胡飛 熊恒多 黃子新 劉萬里 黃波
摘要:2011年征集了14個鮮食大豆品種在湖北武漢、黃岡、黃石、孝感等8個試驗點進行區(qū)域試驗。結果表明,宏大七號等10個品種由于熟性、品質和產量等因素不符合品種審定標準建議退出試驗,綠寶石(安)等4個品種可保留進行后續(xù)試驗。
關鍵詞:鮮食大豆;區(qū)域試驗;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S529;S-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3-2998-04
Regional Experiment of Edible Fresh Spring Soybean Varieties
in Hubei Province in 2011
HU Fei,XIONG Heng-duo,HUANG Zi-xin,LIU Wan-li,HUANG Bo
(Wuha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Wuhan 430016,China)
Abstract: 14 edible fresh soybean varieties were used for regional experiment in 8 test stations including the cities of Wuhan, Huanggang, Huangshi and Xiaogan of Hubei province in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 varieties were out of the test due to the maturity, yield, quality and other factors not meeting the variety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tandards. 4 varieties (such as Green gem) could be retained for further test.
Key words: fresh edible soybean; regional examination;supervision standard
鮮食大豆是湖北都市農業(yè)產業(yè)的優(yōu)勢作物,可用作糧食、蔬菜、飲料等。目前湖北種子市場銷售的鮮食大豆品種多、亂、雜,且大多數(shù)未經審定。為規(guī)范湖北鮮食大豆市場,科學、公正、及時地審定出適合湖北種植的鮮食大豆品種,從2011年起,正式開展鮮食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工作。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材料與試驗單位
2011年參試品種(系)共14個,對照品種為開育九號和AGS292,均為第一年參加試驗。試驗由8個單位承擔。品種(系)名稱、供種(選育)單位及試驗承擔單位及地點如表1所示。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qū)種植面積10.8 m2,行距0.40 m,株距0.08 m。每穴播種2~3粒,定苗時留苗1株,密度30萬株/hm2。收獲前割去邊行邊株,每小區(qū)實收計產面積6.7 m2。
1.3 統(tǒng)計分析
運用《農作物品種(系)區(qū)域試驗管理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 1.0》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產量數(shù)據(jù)為主要分析依據(jù),對參試品種進行產量方差分析、豐產性和穩(wěn)產性等分析。
1.4 特性鑒定
1.4.1 參試品種大豆花葉病抗病性鑒定 由南京農業(yè)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對參試品種進行大豆花葉病主要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性鑒定。2011年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取樣,在播種前將鑒定樣品寄至鑒定單位,每個品種樣品數(shù)量為250 g。
1.4.2 參試品種純度和DNA指紋檢測 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進行該項工作。在播種前取樣,提取葉片DNA,利用SSR分子標記技術對參試品種的純度及遺傳關系進行檢測分析。
1.5 大豆生育期間的氣候條件
根據(jù)試驗點對試驗期間氣候條件的記錄以及中期考察情況,分析氣候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精確度
2011年8個試驗點均提供了試驗結果及總結,但黃石試驗點生長后期因病害導致爛莢嚴重,其產量結果僅供參考。對照品種由于受氣候、病害等影響,產量較低,無法納入?yún)R總,因此2011年使用其余12個品種的產量平均值作為產量對照(以均值CK表示),進行方差及顯著性分析。
經試驗精確度分析(表2),7個試驗點誤差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5%,符合匯總要求,因此,13個參試品種(包括均值CK)在7個試驗點的產量結果納入?yún)R總,進行一年多點產量方差分析、豐產性和穩(wěn)產性分析。
2.2 品種抗性
對所有參試品種進行大豆花葉病毒主要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性鑒定,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武青一號和AGS292對兩個病毒株系均表現(xiàn)為感病,抗性較差,其余品種對SC-3株系均表現(xiàn)中感至抗性水平。極品天箭對兩個病毒株系均表現(xiàn)為抗病,抗性較好,真龍二號、真龍五號、宏秋88、福優(yōu)六號、開育九號(CK1)的抗性也較好。
2.3 品種純度及遺傳距離
表4結果表明,參試品種純度較高,分布范圍為93.3%~100.0%,平均純度98.3%。分析品種間的遺傳關系,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見,翡翠夏寶、福優(yōu)六號、宏秋貴妃、景峰至尊、真龍五號和宏秋88遺傳距離為0,綠寶石(安)、宏大七號、極品天箭和真龍二號4個品種的遺傳關系較近,其遺傳距離為0.03~0.08,以上品種的同一性需要結合品種表型情況進行判定。
2.4 產量
2.4.1 產量結果 通過對7個試點13個品種(包括平均值(CK)3次重復的一年多點方差分析(表6),試驗點、品種間差異以及試驗點×品種間互作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品種與試驗點間互作程度較大,可進行品種間多重比較以及豐產性分析。
由參試品種(系)的產量結果可知,參試品種(系)平均產量鮮莢介于7 419.0~9 589.5 kg/hm2之間,其中,7個品種較均值CK增產,增產幅度介于2.1%~12.6%,其中,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與CK對比增產達極顯著水平;比均值CK減產的品種有5個,減產幅度介于2.4%~12.9%。
2.4.2 試驗期氣候條件對產量的影響 總體來看2011年的氣候條件對試驗較為不利,4月雨水較少,導致播種后出苗受到很大影響,部分試點因缺苗嚴重必須進行二次播種,如新洲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出苗率差,造成田間部分缺苗,如武青二號、AGS292等。同時由于干旱少雨,品種長勢受到一定影響,田間病蟲害發(fā)生較重。5月大豆開花期雨水較多,落花落莢情況較嚴重,對結莢率及產量產生一定影響,6月后降雨增加,參試品種營養(yǎng)生長旺盛,部分品種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結莢偏少,導致整體產量下降。
2.5 參試品種的主要性狀
2.5.1 生長期 參試品種全生長期為70~85 d(表7),均屬鮮食大豆春播型品種。其中武青一號對照品種開育九號和AGS292生長期較短,福優(yōu)六號、極品天箭和宏秋貴妃生長期最長。
2.5.2 抗病性 田間植株感SMV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在多數(shù)試驗點各品種感病程度輕,但在東西湖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發(fā)病較重。
2.5.3 抗倒伏性 除部分品種在黃陂、黃石及蔡甸點有中度倒伏外,其余品種在各試驗點均表現(xiàn)為抗倒伏性良好。翡翠夏寶、福優(yōu)六號、武青一號、武青二號和真龍五號在各試點均表現(xiàn)為不倒伏。
2.5.4 產量相關性狀 室內考種結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參試品種的平均株高為23.7~51.1 cm,宏秋貴妃最高,武青一號最矮;主莖節(jié)數(shù)為7.3~12.1個,極品天箭最多,武青二號最少;有效分枝數(shù)為1.3~2.7個,以武青二號、宏秋88和開育九號(CK1)最多,真龍二號最少;單株莢數(shù)為19.2~29.1個,其中以宏秋88最多,武青一號最少;單株莢重為29.9~49.8 g,以極品天箭最大,真龍五號最小。
2.5.5 品質性狀 由參試品種口感評價結果可知,參試品種在8個試驗點口感評價為香甜柔糯(A級)超過60%的品種有武青一號、真龍二號和AGS292(CK2),其余品種口感品質一般;從參試品種商品外觀品質來看,真龍五號、宏秋88和開育9號(CK1)莢長×莢寬小于4.5 cm×1.3 cm,表現(xiàn)為莢窄莢??;每500 g標準莢數(shù)與AGS292(CK2)相近的品種為武青一號、武青二號,表現(xiàn)為莢大粒大。
3 結論
對2011年12個參試品種(系)的產量、品質、抗性等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武青一號、真龍二號、AGS292(CK2)口感品質為A級,符合鮮食大豆要求,可繼續(xù)進行試驗觀察。綠寶石(安)特征特性表現(xiàn)為中等,需進一步試驗驗證。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景峰至尊、真龍二號、極品天箭、福優(yōu)六號、武青二號、宏秋88及開育九號10個品種由于口感品質與鮮食大豆的要求有差距,遺傳距離偏近,建議退出試驗。
參考文獻
[1] 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標準》(鄂品審委〔2012〕2號)2012[EB/OL].http://www.chinaseed114.com/news/10/news_49370.html.
[2] 姜信科,姚 俐,穆洪麗,等.我國春播鮮食大豆生產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探討[J].中國果蔬,2009(5):52.
[3] 朱徐燕,龐英華,鄒宜靜,等.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1(4):769-770.
[4] 張銀霞,宋曉華,馬宏瑋.幾個鮮食大豆品種在寧夏引黃灌區(qū)的引種表現(xiàn)[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6):50-51.
[5] 陳艷秋,陳應志,蔡淑平.2008年遼寧省國家菜用(鮮食)春播大豆區(qū)域試驗評價[J].大豆科技,2009(5):24-26.
由參試品種(系)的產量結果可知,參試品種(系)平均產量鮮莢介于7 419.0~9 589.5 kg/hm2之間,其中,7個品種較均值CK增產,增產幅度介于2.1%~12.6%,其中,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與CK對比增產達極顯著水平;比均值CK減產的品種有5個,減產幅度介于2.4%~12.9%。
2.4.2 試驗期氣候條件對產量的影響 總體來看2011年的氣候條件對試驗較為不利,4月雨水較少,導致播種后出苗受到很大影響,部分試點因缺苗嚴重必須進行二次播種,如新洲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出苗率差,造成田間部分缺苗,如武青二號、AGS292等。同時由于干旱少雨,品種長勢受到一定影響,田間病蟲害發(fā)生較重。5月大豆開花期雨水較多,落花落莢情況較嚴重,對結莢率及產量產生一定影響,6月后降雨增加,參試品種營養(yǎng)生長旺盛,部分品種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結莢偏少,導致整體產量下降。
2.5 參試品種的主要性狀
2.5.1 生長期 參試品種全生長期為70~85 d(表7),均屬鮮食大豆春播型品種。其中武青一號對照品種開育九號和AGS292生長期較短,福優(yōu)六號、極品天箭和宏秋貴妃生長期最長。
2.5.2 抗病性 田間植株感SMV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在多數(shù)試驗點各品種感病程度輕,但在東西湖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發(fā)病較重。
2.5.3 抗倒伏性 除部分品種在黃陂、黃石及蔡甸點有中度倒伏外,其余品種在各試驗點均表現(xiàn)為抗倒伏性良好。翡翠夏寶、福優(yōu)六號、武青一號、武青二號和真龍五號在各試點均表現(xiàn)為不倒伏。
2.5.4 產量相關性狀 室內考種結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參試品種的平均株高為23.7~51.1 cm,宏秋貴妃最高,武青一號最矮;主莖節(jié)數(shù)為7.3~12.1個,極品天箭最多,武青二號最少;有效分枝數(shù)為1.3~2.7個,以武青二號、宏秋88和開育九號(CK1)最多,真龍二號最少;單株莢數(shù)為19.2~29.1個,其中以宏秋88最多,武青一號最少;單株莢重為29.9~49.8 g,以極品天箭最大,真龍五號最小。
2.5.5 品質性狀 由參試品種口感評價結果可知,參試品種在8個試驗點口感評價為香甜柔糯(A級)超過60%的品種有武青一號、真龍二號和AGS292(CK2),其余品種口感品質一般;從參試品種商品外觀品質來看,真龍五號、宏秋88和開育9號(CK1)莢長×莢寬小于4.5 cm×1.3 cm,表現(xiàn)為莢窄莢??;每500 g標準莢數(shù)與AGS292(CK2)相近的品種為武青一號、武青二號,表現(xiàn)為莢大粒大。
3 結論
對2011年12個參試品種(系)的產量、品質、抗性等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武青一號、真龍二號、AGS292(CK2)口感品質為A級,符合鮮食大豆要求,可繼續(xù)進行試驗觀察。綠寶石(安)特征特性表現(xiàn)為中等,需進一步試驗驗證。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景峰至尊、真龍二號、極品天箭、福優(yōu)六號、武青二號、宏秋88及開育九號10個品種由于口感品質與鮮食大豆的要求有差距,遺傳距離偏近,建議退出試驗。
參考文獻
[1] 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標準》(鄂品審委〔2012〕2號)2012[EB/OL].http://www.chinaseed114.com/news/10/news_49370.html.
[2] 姜信科,姚 俐,穆洪麗,等.我國春播鮮食大豆生產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探討[J].中國果蔬,2009(5):52.
[3] 朱徐燕,龐英華,鄒宜靜,等.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1(4):769-770.
[4] 張銀霞,宋曉華,馬宏瑋.幾個鮮食大豆品種在寧夏引黃灌區(qū)的引種表現(xiàn)[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6):50-51.
[5] 陳艷秋,陳應志,蔡淑平.2008年遼寧省國家菜用(鮮食)春播大豆區(qū)域試驗評價[J].大豆科技,2009(5):24-26.
由參試品種(系)的產量結果可知,參試品種(系)平均產量鮮莢介于7 419.0~9 589.5 kg/hm2之間,其中,7個品種較均值CK增產,增產幅度介于2.1%~12.6%,其中,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與CK對比增產達極顯著水平;比均值CK減產的品種有5個,減產幅度介于2.4%~12.9%。
2.4.2 試驗期氣候條件對產量的影響 總體來看2011年的氣候條件對試驗較為不利,4月雨水較少,導致播種后出苗受到很大影響,部分試點因缺苗嚴重必須進行二次播種,如新洲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出苗率差,造成田間部分缺苗,如武青二號、AGS292等。同時由于干旱少雨,品種長勢受到一定影響,田間病蟲害發(fā)生較重。5月大豆開花期雨水較多,落花落莢情況較嚴重,對結莢率及產量產生一定影響,6月后降雨增加,參試品種營養(yǎng)生長旺盛,部分品種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結莢偏少,導致整體產量下降。
2.5 參試品種的主要性狀
2.5.1 生長期 參試品種全生長期為70~85 d(表7),均屬鮮食大豆春播型品種。其中武青一號對照品種開育九號和AGS292生長期較短,福優(yōu)六號、極品天箭和宏秋貴妃生長期最長。
2.5.2 抗病性 田間植株感SMV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在多數(shù)試驗點各品種感病程度輕,但在東西湖點和黃石點部分品種發(fā)病較重。
2.5.3 抗倒伏性 除部分品種在黃陂、黃石及蔡甸點有中度倒伏外,其余品種在各試驗點均表現(xiàn)為抗倒伏性良好。翡翠夏寶、福優(yōu)六號、武青一號、武青二號和真龍五號在各試點均表現(xiàn)為不倒伏。
2.5.4 產量相關性狀 室內考種結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參試品種的平均株高為23.7~51.1 cm,宏秋貴妃最高,武青一號最矮;主莖節(jié)數(shù)為7.3~12.1個,極品天箭最多,武青二號最少;有效分枝數(shù)為1.3~2.7個,以武青二號、宏秋88和開育九號(CK1)最多,真龍二號最少;單株莢數(shù)為19.2~29.1個,其中以宏秋88最多,武青一號最少;單株莢重為29.9~49.8 g,以極品天箭最大,真龍五號最小。
2.5.5 品質性狀 由參試品種口感評價結果可知,參試品種在8個試驗點口感評價為香甜柔糯(A級)超過60%的品種有武青一號、真龍二號和AGS292(CK2),其余品種口感品質一般;從參試品種商品外觀品質來看,真龍五號、宏秋88和開育9號(CK1)莢長×莢寬小于4.5 cm×1.3 cm,表現(xiàn)為莢窄莢?。幻?00 g標準莢數(shù)與AGS292(CK2)相近的品種為武青一號、武青二號,表現(xiàn)為莢大粒大。
3 結論
對2011年12個參試品種(系)的產量、品質、抗性等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武青一號、真龍二號、AGS292(CK2)口感品質為A級,符合鮮食大豆要求,可繼續(xù)進行試驗觀察。綠寶石(安)特征特性表現(xiàn)為中等,需進一步試驗驗證。宏大七號、宏秋貴妃、翡翠夏寶、景峰至尊、真龍二號、極品天箭、福優(yōu)六號、武青二號、宏秋88及開育九號10個品種由于口感品質與鮮食大豆的要求有差距,遺傳距離偏近,建議退出試驗。
參考文獻
[1] 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標準》(鄂品審委〔2012〕2號)2012[EB/OL].http://www.chinaseed114.com/news/10/news_49370.html.
[2] 姜信科,姚 俐,穆洪麗,等.我國春播鮮食大豆生產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探討[J].中國果蔬,2009(5):52.
[3] 朱徐燕,龐英華,鄒宜靜,等.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1(4):769-770.
[4] 張銀霞,宋曉華,馬宏瑋.幾個鮮食大豆品種在寧夏引黃灌區(qū)的引種表現(xiàn)[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6):50-51.
[5] 陳艷秋,陳應志,蔡淑平.2008年遼寧省國家菜用(鮮食)春播大豆區(qū)域試驗評價[J].大豆科技,2009(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