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挺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企業(yè)新產品營銷過程的重點工作,構建有效的市場營銷課程的任務教學體系。
關鍵詞:中職生特點 市場營銷課程 任務教學體系 能力構建 驅動任務設計
一、目前技工學校教學難題
1.技工學校生源總體素質不高
(1)沒有學習動力,對未來的職業(yè)生涯迷茫。相當一部分學生入讀中職學校是情非得已,帶著挫敗感、自卑感、逃避心理及叛逆心理入學,并對讀書的前途感到渺茫。他們通常的表現是上課帶著淡漠的表情玩著手機,或者是常常遲到、曠課,或者是一到學校趴倒就睡。針對這類學生,我們在入學開始就必須進行恰當的職業(yè)生涯引導,讓他們樹立信心,否則他們在以后的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只會作為旁觀者出現在課堂中。
(2)對家長和學校都缺乏信任感,比較叛逆。社會原因造成單親家庭學生增多,或父母對學生缺乏關懷,導致部分學生對父母、學校都懷有很大的敵對情緒和防備心理,行為會出現很強的叛逆性,喜歡在課堂上違反課堂紀律并挑戰(zhàn)老師的權威。這類學生需要班主任長期持續(xù)地關心和引導,并且需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甚至需要與家長反復溝通,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這樣才有可能讓這類學生有所改變。否則,這類學生很容易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難題。
(3)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比較差,不愛動腦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技校學生的普遍問題是,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文案寫作能力更是非常薄弱,喜歡接收圖片、音頻、視頻類材料。這成為他們學習營銷類專業(yè)的一個很大障礙。在近年來實施的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學生持抵制態(tài)度,他們認為老師就應該像義務教育階段一樣,從頭講到尾,具體教他們怎么做。他們不愿意自己閱讀材料,不愿意思考該怎樣做。
2.選擇教學重難點的標準不明確
在制定營銷學教學任務時,教師沒有清楚地掌握企業(yè)在營銷活動過程中的重點工作,以及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時的崗位層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知識點、技能點的選擇要么過高,要么過低。
3.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目前,教學過程使用的營銷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多使用PPT為教學工具,把教材內容的教學重點整理出來,配合使用案例來說明知識點,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沒有被開發(fā)出來,而且課堂氣氛并不十分理想。這也是很多課改專家學者詬病的地方。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幾乎被現在倡導教育改革的學者全盤否定了。
4.學校與企業(yè)的交流不充分
學校與企業(yè)的溝通不足,導致無法把握現有營銷崗位的要求與營銷活動的新走向,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列舉出很有啟發(fā)性的案例,以及設計出有效的關鍵任務。
5.過度依賴項目教學法
學校過度依賴項目教學法,把項目教學法轉變?yōu)閺碗s的文本設計、僵化的流程。目前,大多數教育專家都推薦項目教學法,認為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做中學”。但是筆者發(fā)現,我們想要達到這個教學效果,需要構建的基礎因素很多,如果缺乏一些基礎條件,而完全排除傳統教學方法,硬性推行任務教學,效果未必理想。
首先,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要明確,對營銷工作有職業(yè)認同感,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條件。筆者曾經在不同專業(yè)認同感的班級里用任務驅動教學,收到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異。把自己的未來定位為營銷人員的班級,學生學習熱情很高漲,對每個任務都盡力思考,想盡辦法完成好任務;把自己的未來定位為會計人員的班級,學生對營銷課及任務驅動教學的興趣不大,認為這是一門普及商業(yè)知識的課程,沒有必要太花心思,從而完成任務的效果不太理想。
其次,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以及計算機與網絡應用能力。在上述能力上,技校生源的素質不夠理想,因此,這也成為采用任務教學法不大不小的障礙。特別是對于從山區(qū)來就讀技校的生源,辦公軟件的使用以及網絡都成為他們完成任務時十分尷尬的障礙。另外,團隊合作能力也是技校學生面對的困境,常常出現團隊中有的成員獨立完成所有任務,其他人坐享其成。這也讓獨撐場面成員的積極性受挫,但卻不知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時甚至出現團隊的解散。這也是推行任務教學法的一個障礙。
因此,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改善,不能只采取“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方法,而需要全面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另外,很多時候教師把任務教學法簡單理解為按照教材知識點設計成具體的任務流程,或者一個個提問,然后讓學生主導課堂。同時在教學的設計上也出現誤區(qū),有時教學設計的文本編制非常復雜,教學環(huán)節(jié)多,實行起來不好控制時間和效果,導致事先設計的教學流程沒有時間完成,也缺乏對學生完成任務后的有效評價。這樣的教學效果反而不如傳統的教學方法。
二、實施任務教學法必須具備的因素
1.職業(yè)認知感
在學生入學時,學校需要及時引導,讓帶著好奇心來到新校園的學生對所學專業(yè)以及專業(yè)中設置的市場營銷課程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
2.教師個人魅力
教師第一堂課的教學印象很重要。教師需要在學生心目中打造專業(yè)的個人形象,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權威感,并且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市場營銷課程的興趣,讓學生有個總體認識,對職業(yè)前景有美好的憧憬。
3.工作流程意識因素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設計獨立的章節(jié)教學任務,前后沒有銜接,而是要有一個全局觀,根據企業(yè)的營銷活動重點、營銷活動的流程以及學生初期及中期的就業(yè)崗位,選出重點教學內容,并承前啟后地設計出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的任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在學完市場營銷課程后,能對企業(yè)的各營銷活動的關聯性有個全局的把握,從而增加他們對市場營銷相關課程的重視程度。
4.文書能力
對于很多技校學生而言,寫作是比較頭痛的事情,就算勉強寫出來,常常也是文不達意,表達錯誤和語法錯誤非常多,并且他們對不同文案的格式也是一頭霧水。因此,營銷課的任課老師,需要為他們提供各種營銷文案的參考格式,并且在評價階段糾正他們的文書錯誤。目前筆者了解到,很多學校壓縮了基礎語文課的課時,這有一定的道理。語文課如果只是學習傳統的詩歌、散文等,的確對職業(yè)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應用文寫作課程卻是需要保留和擴充課時的,因為這些內容直接影響到培養(yǎng)學生的文書能力。
5.靈活變通的意識
市場營銷工作需要面對眾多復雜因素,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靈活變通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變通意識的構建需要安排在學生開課初期及每次任務完成后的評價階段。另外,教師在為學生分配任務的時候,要給予學生選擇產品的自由度,而不限定學生只能按照老師指定的產品完成系列營銷策劃。不同組的學生由于選擇了不同的產品,面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和需求差異,他們會在任務完成后,在全班內互相分享信息和看法,并且其他組也能根據所選產品的情況差異,做出不同的評價和判斷,這在無形中為學生建立了變通的思維能力。
6.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是營銷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課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有多種方式,除了使用任務教學外,必要的案例分析作為行業(yè)參考經驗能很 好地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好的,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提出與別人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在任務完成的評價階段,對學生提出的有創(chuàng)意的策略方案,要給予充分的激勵,這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7.團隊精神因素
學生小組的團隊精神需要任課老師的激勵。這種激勵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比如對團隊合作很好的小組,教師在課堂上對他們的表現給予正面評價和獎勵;而對于團隊合作不順暢的小組,教師可以適當地支持他們對小組成員的淘汰和重組,并要配合進行課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8.計算機應用能力
計算機應用能力雖然屬于基礎的辦公能力,但也在市場營銷課程中被廣泛應用。因此,這些計算機課程的開設,應該在上營銷課之前或者同步進行學習,否則會影響任務教學的進度。
三、基于企業(yè)產品開發(fā)過程的營銷課程教學重點內容
企業(yè)產品的開發(fā)過程最能體現企業(yè)營銷的全面工作。據李小勇等課題研究組對300家企業(yè)關于課程培養(yǎng)重點的課題研究結果顯示,營銷環(huán)境、消費者購買行為、顧客滿意觀念、市場細分和定位、營銷管理過程、產品策略、品牌策略、渠道建設、價格規(guī)劃、促銷管理等為企業(yè)營銷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這一調研結果,筆者分析基于新產品開發(fā)過程的營銷教學重點中,營銷環(huán)節(jié)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市場定位策劃、產品策劃、品牌策略等是營銷管理過程中的前期準備階段,而渠道構建、價格規(guī)劃、促銷管理等為營銷管理的后期階段。因此,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任務也應該圍繞這幾項重點工作來設計,以達到企業(yè)實情與課堂教學相對接的效果。
四、教學模塊與任務設計
根據企業(yè)的銷售管理過程,教學模塊可以提煉為6個模塊與11個具體任務。
參考文獻:
[1]李小勇等.基于用人單位需求的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1(2).
(作者單位: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