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玲玲
【摘 要】 體驗生活不僅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而且為學生習作創(chuàng)建了源泉地。學生在體驗富有情趣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jīng)歷,親心感悟來獲得具體的素材和豐富的生活體驗,也誘發(fā)了孩子的寫作熱情,對于他們來講,寫作就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顯得有血有肉、有激情、有靈氣、有個性。
【關(guān) 鍵 詞】 習作;體驗;素材;情境
“體驗”是指通過親身實踐或自身感受來認識周圍的事物?!绑w”即親身經(jīng)歷,“驗”即自身感受;所謂“言為心聲”“情動辭發(fā)”都與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墩Z文課程標準》在關(guān)于寫作的教學建議中寫道:“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可見,作文是以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為題材,學生習作的靈感來自于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真切體驗和感悟。近兩年,我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體驗活動,適機進行習作指導,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快樂習作。
一、角色體驗,積累素材
角色體驗就是讓學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視角去參與體驗,讓他們感受參與的真實,參與的快樂,參與的辛勞,從而獲得真實感受。一個人感受到的生活越多,經(jīng)歷的生活越精彩,其生活和積累越豐富,寫作素材就越豐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走進大自然,畫自然神韻,感四季美景;涉足社會嘗人間真情,悟世事真諦;留心校園,觀校園風情,繪五彩世界;體察家庭,看家庭變化,品家庭雜味,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生活中,可讓孩子參與體驗的方式很多,如:
1. 在家庭生活中體驗。家庭是學生體驗最多的場所,把家庭生活服務作為“崗位”,扮演一天爸爸、媽媽的角色,打掃房間、買菜、做飯、洗衣服、照顧老人、鄰里溝通等具體事務,體驗父母的辛苦和緊張,獲得家庭生活的真實感受。
2. 在學校生活中體驗。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不同的活動孩子們的感受也不盡相同。如開展“今天我是小老師”活動,讓學生當老師的助理,體驗老師一天工作的繁忙;開展“消防抗震逃生演練”活動,讓孩子們在演練中體驗危險來臨時應該怎么做;開展“親子互動——學包餃子”,讓家長手把手交孩子包餃子,讓孩子學會一項生活技能,增進親情;孩子們體驗參加各項比賽(唱歌、寫字、演講、運動會等)后的感受。
3. 在社會生活中體驗。把為社會服務作為“崗位”,體驗面對工作時的心情和責任、工作過程中的辛勞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緒和收獲,獲得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真實感受。如“我為社區(qū)洗洗臉”“我與武警叔叔手牽手”“走進消防大隊”等活動。
4. 在大自然中體驗。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大自然,如踏春、秋游、參觀均溪河、縣污水處理廠等活動,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懂得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
5. 在學科活動中體驗。在各學科教學中,也有許多可供學生體驗的活動。如科學課上做實驗的成功與失敗的感受、勞動課后第一次煮飯的感受、美術(shù)課上學會了剪窗花的成功體會、體育課中參與游戲的快樂等等。
為了讓學生積極觀察體驗生活,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生活隨筆”,把每天體驗到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可以是一段話,也可以是幾句話,實踐證明,學生有了體驗與積累,再也不會為“寫什么”而發(fā)愁。如貼膏藥游戲后,日記中出現(xiàn)了這樣生動有趣的句子:“我的臉紅紅的,頭上還長霧了?!薄拔叶己沽鳑驯沉?!”“是呀!我流了好多汗,衣服都印花了?!薄皬埿∪A跑得好快,我使出全身的力追呀,追呀,腿發(fā)軟了,一點力都沒了,還是沒追上?!薄袄蠲返倪B衣裙飄起來了,像只花蝴蝶,真漂亮?!薄敖裉熨N膏藥,我只玩了三次,每次他們跑到我面前,我大聲喊‘貼到我面前,貼到我面前,可是他們又跑過去了?!薄把劭淳鸵サ剿?,他機靈地向右一轉(zhuǎn),又逃脫了”……這就是孩子們對生活的體驗,這是在享受生活后真實的感受,這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二、再現(xiàn)情境,指導方法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靜態(tài)的事物可以讓你慢慢研究,慢慢體會,進行多角度的立體觀察;而動態(tài)的事物卻不容你準備,不容你琢磨,一閃而過,轉(zhuǎn)瞬間即逝,以至于沒有觀察的時間和機會。盡管在活動前,對觀察的要點、觀察的要求交代得具體再具體,可活動一開始,這些要點不是忘記了,就是沒來得及看清,事情就過去了?;顒咏Y(jié)束后,大部分同學只記得大概的過程,根本記不住形象的動作、生動的神態(tài)、具體的心理。因此,再現(xiàn)情境,成了觀察的重要倚仗。
所謂再現(xiàn)情境,就是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如錄音筆、照相機、錄像機等,把生活中的片斷在課堂上逼真再現(xiàn),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反復觀察,深入思考。學生只有細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觀察事物,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大量的寫話素材。
一年一度的校運會,是孩子充分展示體育風采的重要舞臺,我拍下不同項目的比賽場景后,把相片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欣賞,為學生再次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條件。當然,此時要適機進行方法的指導,如寫活動、比賽場景的作文,要注意點面結(jié)合、要注意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還要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等。因為過程的回放,讓活動充滿了情趣;因為充滿情趣,讓觀察不斷地深入;因為觀察的深入,總會有新的東西發(fā)現(xiàn)。有了深入的觀察和具體的指導,自然而然就有孩子們的妙筆生花。參加跳繩比賽的曾桂蓉寫道:拿著跳繩,心撲騰撲騰跳個不停。洪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別緊張,你平時怎么跳,現(xiàn)在就怎么跳?!甭犃撕槔蠋煹脑?,我不那么緊張了。哨子一響,我兩手熟練地揮舞著繩子,兩個腳尖富有彈性地一起一落……一分鐘到了,我跳了206個,得了第一名,那高興勁,就別提了。
一年里有很多節(jié)日讓孩子們難以忘懷,如植樹節(jié)、母親節(jié)、六一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等等。而對孩子而言,最開心的是六一節(jié),每到這個節(jié)日學校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充分展示孩子的才華,讓孩子們過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節(jié)日。每一次的六一節(jié),我都會拍下了孩子們在舞臺上的精彩表演鏡頭,并讓孩子們回憶參加演出或觀看演出時的情境,此時,與畫面相關(guān)的細節(jié)、想法及情感也融進了畫面,兒童的思維活躍了,畫面豐富了,寫的內(nèi)容也就生動了。
三、自主作文,個性表達
對于同一個活動,要杜絕學生從文章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乃至語言都趨于一致,出現(xiàn)大量的雷同文章,而是要少一些規(guī)定,多些自主作文,才有孩子們的個性表達。記得有這樣一首詩:學生是由一百種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文,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和說話的方式……我們不要一種顏色,我們需要萬紫千紅;我們不要統(tǒng)一聲音,我們需要唧唧喳喳;我們呼喚個性的舒張,呼喚心靈的坦白。因此,同一個活動,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感悟點入手,用手中的筆發(fā)出真實的、自我的聲音,給孩子們一個自由抒寫的空間。只有在自由的空間里,孩子才能用自己最熟悉、最得心應手的話語來描寫自己的生活。正如管建鋼老師在《我的作文教學主張》中提出,“解決學生作文上的溫飽,老師最不需要做的,是給學生做飯,飯已經(jīng)有了,老師要做的,是教會學生自己去拿喜歡的飯。
如同樣的接力賽,有的同學是以《第一次參加比賽》,重點寫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前后心理變化;有的同學是以《接力棒“掉”了》為題,重點寫接力棒掉棒前后運動員的表現(xiàn);有的同學是以《傷心的時刻》為題,重點寫由于自己的失誤,導致比賽失敗等等。總之,孩子們寫的是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觸的內(nèi)容。孩子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寫出的作文也因之賞心悅目,富有個性。
國際教育界流行的那三句話:“你看了,你忘了。你聽了,你知道了。你做了,你記住了?!弊?,即實踐、體驗。體驗生活不僅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而且為學生習作創(chuàng)建了源泉地。學生在體驗富有情趣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jīng)歷,親心感悟來獲得具體的素材和豐富的生活體驗,也誘發(fā)了孩子寫作熱情,對于他們來講,寫作就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顯得有血有肉、有激情、有靈氣,有個性。
【參考文獻】
[1] 解蕊蕊. 生活中寫作,寫作中的生活[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2).
[2] 劉斌. 讓寫作教學走向生活[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1).
[3] 潘琪. 在生活中挖掘?qū)懽鞲坏V[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