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今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人們在緬懷這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之時,不能忘記,他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代領導核心、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一直十分關心青少年一代的成長,高度重視青年工作。
近日,本刊記者采訪到原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希望工程創(chuàng)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副會長徐永光,一起追憶鄧小平關心青年工作、關愛青少年成長的往事。
坐在位于北京朝外萬通中心的南都公益基金會辦公室里,徐永光回憶鄧小平與希望工程的點點滴滴,深情地說:“一代偉人鄧小平對希望工程的關心和支持,為改變數(shù)以百萬計失學兒童的命運,發(fā)揮的影響難以估量。”
“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
1988年,徐永光辭去團中央組織部長一職,投身救助貧困地區(qū)失學兒童的公益事業(yè)中。1989年3月,憑著團中央劃撥的10萬元注冊資金和1萬元工作經(jīng)費,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在京成立,徐永光出任法定代表人和秘書長。
“因為對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有著切身感受,青基會創(chuàng)建團隊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鎖定在一個目標——教育。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每年約有100多萬名小學生因貧輟學。這樣的時代背景也令希望工程成為必然?!毙煊拦庹f。
1989年10月30日,青基會宣布:實施以救助貧困地區(qū)失學少年為主旨的希望工程。“我把生命中最寶貴的一段獻給希望工程,是大瑤山孩子的呼喚,也是命運的呼喚;是生活信念的理性選擇,也是一種合乎邏輯的人生必然?!毙煊拦馊绱吮磉_自己的希望工程情結(jié)。
1990年5月,團中央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請他為剛剛實施不到一年的希望工程題名?!皼]想到,很快,9月5日,我們就收到了小平同志的題詞。拿著那張還散發(fā)著墨香的字幅,看到小平同志揮灑蒼勁的書法‘希望工程,我們激動的心情難以言喻。好多年來,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希望工程四個大字,就像明燈一樣在我們的心頭高懸,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他使希望工程有了今天的輝煌?!泵慨敾貞浧?4年前的場景,徐永光依然激動不已。
有了鄧小平的題詞,徐永光堅信,將會極大地增加希望工程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現(xiàn)在,即使是貧困地區(qū)剛?cè)雽W還不識字的孩子,他們的文盲父母,也能認得鄧小平的行書手跡,他們認定,小平同志推動的希望工程定會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希望。”
1992年4月15日,“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序幕正式拉開,以此為契機,鄧小平為希望工程的題詞也在《人民日報》上正式發(fā)表。
徐永光介紹,1992年青基會實施“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創(chuàng)新了資助模式,第一次以“一助一”結(jié)對的方式展開助學行動。捐款20元即可幫助一位失學兒童完成一學期的學業(yè),捐款人與受助人通過郵局統(tǒng)一發(fā)行的明信片實名結(jié)對。“希望工程成立前三年,累計救助失學兒童3萬名,而‘百萬愛心行動實施當年,救助規(guī)模就突破30萬名?!?/p>
就在這項活動進入高潮的時候,6月10日,青基會捐款接待室來了兩位軍人,他們拿出了3000元捐款,但不留捐款人的姓名。負責接待的會計張培明告訴他們:“留下捐款人的名字是我們的規(guī)定,不僅為我們,更是為后人留下一份責任與愛心的清單。”這兩位軍人想了想,說:“如果一定要留名,就請寫‘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吧?!?/p>
“那時,青基會位于北京東城區(qū)后圓寺胡同,當這兩位軍人離開時,張培明多了個心眼兒,他給海外部的甘東宇使了個眼色,小甘悄悄地跟了出去,一直跟到胡同口,只見他們上了一輛車,他默默記下了車牌號。根據(jù)車號,我們判斷這輛車可能來自中南海,后來通過求證,進一步確定了那輛車就是小平同志的工作用車,從而判斷出這位給希望工程捐款的‘老共產(chǎn)黨員就是小平同志?!痹挼酱颂帲煊拦馊噪y掩興奮與喜悅。
“您的心與我們貼得好近好近”
不久,1992年10月6日,這兩位軍人又來到青基會,再次以同樣的方式捐款2000元?!敖?jīng)過討論決定,這兩筆共5000元的捐款用于小平同志早年戰(zhàn)斗過的地方——廣西百色地區(qū),救助那里的失學兒童?!?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親自組織領導和發(fā)動了百色起義,創(chuàng)建了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并建立起右江蘇維埃政權(quán)。
最終,鄧小平的捐款用于救助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希望小學25名壯、瑤族的失學兒童。徐永光說:“沒有刻意宣傳,但小平同志資助希望工程的消息還是在平果縣希望小學和百色地區(qū)悄然傳開,受惠于小平同志捐款的25個孩子還特意給鄧爺爺寫了一封充滿感情的信?!?/p>
信中說:“當我們得知您以‘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人民幣,又知道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把這些錢用于救助我們百色革命老區(qū)的失學兒童,我們都激動得哭了。我們的父母、老師知道了,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您的工作多忙呀,可您還時刻惦記著我們這些老區(qū)山里的娃娃。我們感到,雖然您住在北京離我們好遠好遠,但您的心與我們貼得好近好近。我們一定不辜負鄧爺爺?shù)挠H切關懷和期望,珍惜學習機會、好好學習,長大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新更美?!?/p>
徐永光稱,孩子們的這封感謝信經(jīng)青基會等相關部門,最終確定交到了鄧小平的手里。“這件事情過去很多年以后,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榕曾對我說,‘父親是在一次全家人一起吃飯時聽大家議論希望工程,當即表示要捐款。后來,娃娃們的感謝信他也看到了,父親非常高興?!?/p>
鄧榕還好奇地問徐永光:“你們?nèi)绾沃肋@位‘老共產(chǎn)黨員就是父親?是不是來捐款的同志‘泄密了?”徐永光聽后笑了,擺擺手說:“那兩位軍人絕對保守了秘密,至于我們是如何知道的,這也是秘密。哈哈!”
如今,在這25個孩子中,有11人考上了大學。其中,周標亮畢業(yè)后選擇回母校平果縣希望小學執(zhí)教,并通過競聘出任校長,現(xiàn)已成長為平果縣教育局副局長。這位被希望工程選為“希望之星”的女孩曾對媒體說:“有一天,我的班主任找到我說,你很幸運,你得到了鄧爺爺?shù)馁Y助,你可以繼續(xù)上學了。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當回想起我的成長歷程,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恩人鄧爺爺,想起他老人家傾注大量心血的希望工程?!?
“泄密”帶來巨大號召力
“小平同志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支持希望工程,不僅體現(xiàn)了這位中國人民的兒子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一貫重視教育、對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殫精竭慮的焦灼心情。他的匿名捐款,也為世人詮釋了慈善的真諦——參與慈善是個人行為,不能成為政府行為。假設,小平同志當年運用他的影響力,要求政府出面推動希望工程,我相信,希望工程早就‘壽終正寢了?!毙煊拦庹f。
1992年年底,青基會組織首都記者赴廣西考察,記者們聽說了此事,希望向海內(nèi)外披露這一消息。但按規(guī)定,新聞機構(gòu)披露主要領導人的消息須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青基會向中共中央辦公廳遞交報告,懇請批準對鄧小平向希望工程捐款一事予以報道。很快,青基會得到答復:不予報道。
“一位在全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領袖,他的示范力量是無比巨大的。”想到此,徐永光請來新華社專門報道中南海的記者鄒愛國,商議如何報道此事,并讓其在新聞稿的第一句寫上“記者從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獲悉”,表示如有責任由他個人來負。
新華社通稿很快發(fā)出去了,包括《人民日報》在內(nèi)的各大報紙都在報眼的位置刊登了這一新聞。
“第二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就打來電話追查此事。但是,小平同志資助希望工程的號召力很快顯現(xiàn)出來,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幾乎都派人送來了捐款,而民間捐款數(shù)額也顯著增多?!毙煊拦夥Q,1993年年底,希望工程累計資助54萬名貧困學生,1994年,隨著“希望工程1+1助學行動”深入開展,資助規(guī)模當年即突破100萬名貧困學生。
徐永光笑稱,這一“泄密”事件是他最開心的事?!跋Mこ淘缫殉蔀槲覈鐣⑴c最廣泛、最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民間公益事業(yè)。一個獨立評估機構(gòu)1998年曾在我國29個省會城市的16歲以上居民中,做入戶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知道希望工程的占93.9%,以各種方式參與并捐款的占63.5%?!?/p>
據(jù)青基會統(tǒng)計,截至2013年,全國希望工程累計募集捐款97.57億元人民幣,資助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包括小學、中學、大學生)逾490萬名,建設希望小學18335所,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20604個,配備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5959套,配備希望工程快樂音樂教室924個,配備快樂美術(shù)教室320個,配備希望工程電腦教室926個,配備希望工程快樂電影放映設備565套,建設希望廚房2850個,培訓農(nóng)村小學教師近8萬名,建設希望社區(qū)5個,建設希望醫(yī)院22所,建設希望衛(wèi)生室507個。
鄧家人的新公益新希望
就在鄧小平為希望工程捐款的兩年后,1994年6月,《我的父親鄧小平》的作者鄧榕來到青基會,向希望工程捐款1.5萬元,用以救助50名沂蒙山區(qū)的失學兒童。她對徐永光說:“我們一家人都支持希望工程,母親曾多次為希望工程捐款,今年初她補發(fā)了4000多元工資,都捐給了希望工程。不過,她也沒透露真實姓名?!?/p>
至今,徐永光仍記得鄧榕的話,“母親時常在飯桌上詢問子女:‘你捐了嗎?”言談中表現(xiàn)出老人對希望工程的極大關注。
“1997年6月,小平同志的外孫女羊羊(大名卓玥,鄧榕的獨生女)來到青基會做義工?!毙煊拦饣貞浾f,羊羊后來又捎來奶奶卓琳的1萬元捐款,再次以“一名老共產(chǎn)黨員”的名義捐給了青基會。
2002年5月15日,鄧小平原警衛(wèi)秘書張寶忠中將親赴平果縣希望小學,送去小平夫人卓琳捐出的5000元,以及中央軍委辦公廳全體官兵的捐款105967.9元。
“雖然小平同志已經(jīng)離開我們很多年,但是鄧家人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一直在持續(xù)著?!毙煊拦饨榻B道,鄧小平的長女鄧林10年前就曾公開表示,因出版《鄧選》,小平同志得到80萬元稿酬,這兩年已存到100萬元,老人家生前就明確說過,這筆錢要捐給教育事業(yè),鄧家人打算用這筆錢創(chuàng)辦一個旨在鼓勵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金會。
這個“旨在鼓勵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金會”就是如今落地在中國青基會,在鄧家人支持下建立的希賢教育基金會,徐永光也是重要參與人之一。他介紹說:“希賢教育基金會以小平同志的本名‘希賢命名?;饡趯嵤┑摹⑸铺枴行W生微公益創(chuàng)意行動,將是一個青少年公益教育行動的新希望工程,希望通過這一創(chuàng)新公益,幫助更多的孩子敲開公益之門?!?/p>
而就在不久前,鄧林還為希賢教育基金會題詞、捐畫。她說:“希賢教育基金會以探索人文慈善教育為使命,倡導中小學生點滴的微公益創(chuàng)意行動,用自信、實踐之手,好奇、探索之心,去關注、解決發(fā)生在身邊的每一個小小社會問題,這顆微善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fā)芽、抽枝、長葉,以至吐露芬芳,成長為一片片大森林。童蒙養(yǎng)正、少年養(yǎng)志。”她為微善號項目題詞“以德鑄魂、以善育人”,希望希賢教育基金會能秉持這種理念,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加入到微公益行動中。
責任編輯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