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鶯
(華南農業(yè)大學珠江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跳遠是一項普及范圍非常廣的體育運動,實踐表明,控制好助跑速度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對于最終的跳遠成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就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助跑速度及助跑速度利用率對最終跳遠成績的影響進行簡單分析。
對跳遠運動員的實際經(jīng)驗及相關的研究進行分析總結發(fā)現(xiàn),跳遠的過程中,助跑速度與跳遠總成績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出高度正相關的關系,助跑速度對于整個跳遠成績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能夠達到所有影響因素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得出這樣的結論采用的是宏觀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這描述的是一種普遍意義上的運動規(guī)律,但是這并不是說助跑的速度是跳遠成績的決定因素,對跳遠運動員的成績有較大的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各項因素都對跳遠運動員的成績有較大的制約與協(xié)助作用。
助跑速度與助跑速度利用率是兩個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但是在實際的跳遠運動研究中,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們對于跳遠總成績的影響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在跳遠運功中,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概念是指:運動員在助跑的過程中,其擁有的最大平跑速度與助跑中的比率,其與跳遠運動總成績之間的關系,并不能應用正比或反比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描述,實質上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即當助跑速度利用率到達某一數(shù)值時,由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使得成績提高停止或開始下降。從相關曲線來看,在較低的數(shù)值范圍內,成績坐標值隨著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坐標值的上升而提高,但是當助跑速度利用率到達某一數(shù)值時曲線存在一個拐點,成績并不是一直保持提高。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性,這在以往的研究中沒有得到證實。
我國選手由于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98~99%),使得助跑速度已經(jīng)達到世界優(yōu)秀選手的水平,但是運動成績卻仍然有較大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遠低于我們自己制定的模式成績,即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我國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是由于我國運動員在高速助跑條件下的起跳能力差而造成的,這個結果明確帶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雖然提了助跑速度,但是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因此在決定跳遠成績的眾多因素中,不能忽視其它因素的作用。
競技跳遠的最高目標是提高跳遠的遠度,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原因是基于高助跑速度利用率可以提高助跑到速度,而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有高度的相關性,因此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提高成績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但是人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由于采用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使運動員以接近本人最大平跑速度助跑,這就造成了起跳技術難度大,反過來影響了跳遠成績。
我國男、女跳遠運動員起跳時的垂直騰起速度分別要低于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0.31m/s和0.25m/s,騰起角分別小2.06度和1.78度。由于垂直騰起速度和騰起角度差距,雖然我國男運動員的水平騰起速度大于世界優(yōu)秀選手0.06m/s,但是成績卻相差0.36m。這個結果說明垂直騰起速度和騰起角度對成績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設想,如果降低助跑速度導致的損失由于提高了垂直騰起速度和騰起角度得到了補償,使運動成績有所提高,就可以考慮實施較低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畢竟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是運動成績而不是助跑速度,更不是高助跑速度利用率。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改變思路,采用較低一些的助跑速度利用率,這樣雖然會降低助跑速度,但同時也降低了起跳的難度,如果兩者相比較,得大于失,就可以考慮進行嘗試。
幾乎所有研究跳遠助跑速度的文獻都毫無例外地提出了提高絕對速度是今后我國運動員提高助跑速度的唯一途徑。這是由于我國跳遠運動員的平跑絕對速度距離世界優(yōu)秀跳遠運動員有較大的差距,而我國運動員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經(jīng)達到99%,再無潛力可挖,要想提高助跑速度只有提高絕對速度,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聯(lián)想到有些研究在對我國運動員采用的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給予肯定的同時,說明采用這種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觀點。
采用較低一些的助跑速度利用率會降低助跑速度,但同時也降低了起跳的難度,如果兩者相比較,得大于失,對提高成績有利就可以考慮,“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應該是考慮問題的落腳點。在有關資料中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有資料顯示:“龐巖跳7.99m時的助跑最后9m速度是10.34m/s,而當助跑最后9m速度提高到10.59m/s時,幾乎沒有一次能跳到7.90m以上。劉玉煌能用9.89m/s和10m/s的助跑最后9米速度反復跳出7.95m以上的成績,而在10.34~10.47m/s的助跑最后9m速度條件下,很少跳出7.95m的成績。王世杰和陳尊榮也有這種現(xiàn)象。”還有資料顯示,劉玉煌跳出8.27m時的助跑速度9.91m/s,相當于他本人平跑最大速度的93%。這充分證明我國運動員采用較低的助跑速度利用率也有可能跳出好成績。
國內很多研究認為,由于我國運動員的絕對速度低,為了達到較高的助跑速度不得已而采用98~99%的高助跑速度利用率,而外國運動員的絕對速度高而采用了92~93%的助跑速度利用率。所以筆者認為:助跑速度越高,跳遠成績越好是一種客觀規(guī)律;助跑速度利用率越高,成績不一定越好這是其本身的負面作用;國外運動員不會放棄任何增加助跑速度的機會。
基于上述理由,助跑速度利用率相關曲線的拐點,高該值后,運動成績將不與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成正相關關系。
跳遠運功中進行一定的助跑是非常關鍵,并且助跑速度是影響總的跳遠成績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就結合國內外優(yōu)秀跳遠運動員的實際經(jīng)驗及相關的研究,對助跑速度利用率與跳遠成績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簡單分析,對于跳遠運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金程.跳遠助跑訓練應重視的幾個環(huán)節(jié)[J].科技信息,2012(32).
[2]汪海燕.跳遠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