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李思忠+付延峰
一年一度的暑假,缺乏親情呵護、安全管護的留守兒童問題備受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竹溪縣地處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地域遼闊。境內有大小河流191條,水庫40座,池塘3000余口。竹溪縣同時又是勞務輸出大縣。全縣現有留守兒童1.2萬余人,大多分布在農村。他們會不會私自下河塘游泳?留守兒童的暑假安全,讓家長擔心、社會擔憂。
今年暑假,竹溪縣由教育局牽頭,全縣上下齊心協(xié)力,積極開展愛心家訪、結對幫扶、安全包、“五老”關愛等活動,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度過一個快樂充實的暑假。
愛心家訪面對面
“童校長,這么熱的天,您跑這么遠的路來家訪,真是太辛苦了?!?月8日,天寶鄉(xiāng)中心學校副校長童克勤帶著八(1)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坐船前往家在偏遠的白雞村的留守學生李銘家走訪,李銘78歲的爺爺十分感動。
“李銘在家中做不做家務?每天是否能按時做暑假作業(yè)?”童克勤與李銘的爺爺拉起了家常。
“你家住在水庫邊,天氣炎熱,一定不要下河洗澡;爺爺年紀大了,在家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幫他做些家務事;每天要按時完成作業(yè),一定不要貪玩?!焙屠钽懙臓敔斄牧颂欤饲谶€反復叮囑李銘。童校長的一席話,讓李銘熱淚盈眶。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搭建愛心橋梁,暑假前夕,竹溪縣教育局下發(fā)文件,要求暑假期間每名教師走訪2-3名留守兒童。同時創(chuàng)新了四種走訪形式:一是調查式家訪,主要是了解學生家庭結構、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學生本人學習環(huán)境和在家的表現等,掌握學生在家表現的第一手資料,有利于以后的學校教育。二是跟蹤式家訪,對在校期間存在問題的“留守兒童”,抓住主要矛盾有計劃地進行階段性跟蹤家訪,加強家校聯系,及時協(xié)調配合教育,促進學生不斷進步。三是鼓勵式家訪,對取得成績或有了進步的留守兒童,特別是后進生,哪怕他們只有點滴的進步,家訪中也要給予鼓勵。四是慰問式家訪,對生病不能到校上課或家庭突然出現變故的留守兒童,教師在家訪時表達關心和慰問,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暑假期間,全縣各中小學創(chuàng)新家訪內容和方法,形成了“師蹤遍鄉(xiāng)井,真情暖萬家”的局面,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huán)境。
親情結對手拉手
“子靈,吃飯了”。7月6日,在該縣實驗小學李云老師家,李老師的女兒楊揚拉著一個女孩的手,親熱地讓她在餐桌邊坐下。
這個女孩叫黃子靈,是該縣實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也是李云老師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子靈父母離異,母親在外打工,平時生活起居都靠大姨照顧。學校剛剛放假,李老師就帶著女兒到黃子靈的家,把她接到自己的家中。李老師每天輔導兩個孩子做作業(yè),陪她倆玩游戲,飯后還帶她們去健身,幾天下來,楊揚和黃子靈已經成了好姐妹。
該縣廣泛動員社會好心人士在暑假期間與留守兒童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當好“愛心爸爸”、“愛心媽媽”。同時,要求“愛心爸爸”、“愛心媽媽”對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做到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健康;了解留守兒童家庭情況、思想動態(tài)、掌握學業(yè)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為監(jiān)護員、生活
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
據了解,暑假期間,該縣900多名愛心人士與全縣1200余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給予留守兒童學習上幫助、經濟上幫扶、精神上關愛、心理上疏導,讓留守、貧困兒童“身有人護、心有人疼、難有人幫、學有人教”。
安全包保心貼心
“李曉!家里有困難直接告訴我,叔叔幫你解決。暑假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私自下河游泳……”7月8日,竹溪縣兵營鎮(zhèn)宣傳委員毛光明為四條溝村留守兒童李曉送去削筆器、鉛筆等學習用品,并反復叮囑李曉要聽爺爺、奶奶的話,過一個快樂安全的暑假。
7月份以來,竹溪縣兵營鎮(zhèn)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把關注留守兒童的暑假安全,作為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對173名留守兒童建檔立卡管理,逐一落實由鎮(zhèn)村干部兼顧“臨時家長”的包保責任。
竹溪縣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多、分布散、安全管理難的實際,專門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與各相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由教育部門牽頭,建立了安全管理聯防、聯控機制。暑假前,組織鄉(xiāng)鎮(zhèn)、水務部門、村組對本轄區(qū)內的河流、水庫、池(坑)塘進行一次拉網式全面排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治,在危險路段及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牌、安全隔離帶、防護欄,做到提前部署、防患未然。
鎮(zhèn)村干部對轄區(qū)內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全面掌握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學習和生活情況。以鎮(zhèn)中心學校和各村小為單位,按照父母一方外出、雙方外出和貧困留守兒童等類別,對留守兒童進行分類建檔。
與此同時,根據留守兒童的不同類別,組織鎮(zhèn)村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簽訂關愛、幫扶、幫教包保責任書,切實落實聯系、監(jiān)督、管理留守兒童暑期安全責任。并幫助留守兒童及時解決學習、生活、心理上存在的問題,讓每一個留守兒童暑期安全多一份保障,學習生活多一份關愛。
“五老”關愛顯真情
7月2日下午,該縣實驗小學舞蹈室里熱鬧非凡,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正在輔導留守兒童練習打腰鼓。這位老人叫周湯鳴,是縣實驗小學退休音樂老師。退休后,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堅持義務輔導留守兒童練習腰鼓。5年來,他共培訓出200多名腰鼓特長學生。這是竹溪縣開展“五老”關愛留守兒童的縮影。該縣教育局充分發(fā)揮“五老(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人員社會威望高、社會經驗豐富等優(yōu)勢,邀請他們參與到“關心下一代”活動中來,請他們走進學校、走進留守兒童家中,擔負起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科學技術教育、家庭成長教育的重任。
“作為老人,我們應該善于揣摩小孩子的心理,消除代溝,讓他們能夠接受我們的教育?!?月30日下午,該縣實驗小學舉辦“隔代教育”課堂,30多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聆聽退休教師周秀菊授課。暑期,全縣共有15個由“五老”人員自發(fā)成立的關愛留守兒童組織,遍布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huán)境。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關注留守兒童,不僅是我們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愛。竹溪縣教育局局長鄭傳寶說:“我們將進一步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同時,呼吁和動員社會力量,攜起手來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大家庭的呵護下健康快樂成長?!?/p>
(作者單位:竹溪縣教育局)
(責任編輯 王甜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