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琴
·臨床醫(yī)學·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肝功能損害156例臨床分析
王敏琴
目的 研究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肝功能損害的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156例甲狀腺亢進(甲亢)患者, 以是否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分為兩組。分析并比較兩組患者病程時間、肝功能及甲狀腺功能及甲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結(jié)果 患者病程越長, 其發(fā)生甲亢性肝損害率則越高;并發(fā)伴有其他甲亢合并癥時甲亢性肝損害發(fā)生率越高;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ALT及ALP均顯著上升,且FT3水平顯著高于甲亢肝功能正常組(P<0.05)。結(jié)論 甲狀腺亢進與肝功能損害可交互影響, 應盡早測定甲亢患者肝功能各項指標, 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 使患者早日康復, 回歸社會。
甲狀腺功能亢進;肝功能損害;臨床分析
甲狀腺功能亢進主要指因多種因素致使甲狀腺腺體自身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導致出現(xiàn)甲狀腺毒癥的一種內(nèi)分泌疾?。?,2]。甲亢疾病本身及使用的治療藥物后均可導致肝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害, 而臨床治療過程中, 臨床醫(yī)生因?qū)Ω闻K功能損害的認識及注意不足, 常因患者病情較重而忽視了肝臟受損的表現(xiàn), 又或由于患者肝臟受損病情較重而忽略了甲亢診斷。本文選取156例甲狀腺亢進患者, 分析其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影響因素、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 現(xiàn)將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期間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156例, 上述患者均從未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或停止使用抗甲狀腺藥物1個月及以上, 且排除既往患有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膽疾病。通過肝功能測定試驗, 以是否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分為兩組。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共78例,男38例, 女40例, 年齡16~77歲, 平均年齡(42.4±7.23)歲。肝功能損害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之一:肝腫大, 轉(zhuǎn)氨酶及膽紅素水平異常上升, 低蛋白血癥或A/G倒置, AKP或r-GT上升, 并排除甲乙丙等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膽囊類疾病。甲亢肝功能正常組:共78例, 男35例, 女43例, 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6.7±7.1)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經(jīng)確診及肝功能檢查, 肝功異常組進行治療前, 檢測肝炎抗體并排除病毒性肝炎。給予兩組患者他巴唑30 mg/d, 心得安30 mg/d, 并同時服用肌苷片, 甘利欣等進行護肝治療。定期復查患者血常規(guī)、肝臟及甲狀腺功能。
1.3 實驗室檢查[3]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分析檢測;甲狀腺功能測定(TT3、TT4、FT3、FT4、TSH)使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甲亢患者年齡與肝功能損害關系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平均年齡為(42.4±7.23)歲, 甲亢肝功能正常組平均年齡為(36.7±7.1)歲,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23, P<0.05)。
2.2 兩組患者甲亢病程比較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76例患者中, 共28例(36.8%)患者病程<1年, 48例(63.2%)患者病程>1年, 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亢肝功能正常組76例患者中 , 共41例(53.9%)患者病程<1年, 35例(46.1%)患者病程>1年, 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3 兩組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患者FT3、TT4水平均顯著高于甲亢肝功正常組(P<0.01)。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甲亢病程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x-±s)
2.4 甲亢性肝損害并其他甲亢合并癥與甲亢僅合并肝損害患者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76例甲亢合并肝損害患者中, 共6例患者并發(fā)患有甲亢性心臟病, 14例患者并發(fā)患有低鉀周期性癱瘓, 3例患者并發(fā)患有浸潤性突眼。甲亢肝損害合并其他甲亢合并癥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顯著高于無其他合并癥患者。詳見表3。
2.5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患者肝功能異常指標分布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患者中, ALP異常率最高, 其次為ALT。詳見表4。
表3 甲亢性肝損害并其他甲亢合并癥與甲亢僅合并肝損害患者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x-±s)
表4 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組患者肝功能異常指標分布
2.6 治療結(jié)果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 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血液FT4、FT4、TSH 、T3及T4于1~2個月后至正常范圍,肝功能各項指標于l~3個月內(nèi)降至正常水平。持續(xù)治療1.5~2年, 隨訪顯示肝功能正常。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機體內(nèi)系統(tǒng)出現(xiàn)興奮性增高和代謝性亢進等。當該疾病不斷深入發(fā)展時, 可造成多個臟器受到影響, 其中最為常見的即為肝臟損害, 主要為肝功能受損、肝腫大及肝硬化等[4-6]。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 甲亢合并肝損害患者平均年齡高于甲亢肝功能正?;颊? 表明隨著年齡的不斷上升, 患甲亢性肝功能損害的人數(shù)也不斷增長。在甲亢合并肝損害組中, 共28例患者病程<1年, 其甲亢性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為36.8%;共48例患者病程>1年, 其甲亢性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為63.2%, 不同病程間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差異明顯。表明甲亢性肝損害的發(fā)生率與病程有關, 且病程越長發(fā)生率越高。甲亢合并肝功能損害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水平中FT3及TT4顯著高于甲亢肝功正常組, 但TSH水平差別不大。表明甲狀腺功能亢進與肝功能受損可進行相互影響, 在進行甲亢的治療時, 臨床醫(yī)生應提高對甲亢性肝損害的認識, 及時檢測甲亢患者各項肝功能, 降低漏診及誤診率。
綜上所述, 確診甲亢后, 應盡早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并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應積極有效的防治抗甲狀腺藥物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害, 提高患者生命質(zhì)量。
[1] 任艷婷,王娟娟,付懷云,等.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肝功能損害176例臨床分析.臨床與實踐, 2012,16(5):583-584.
[2] 李慧敏,趙葉麗.甲狀腺功能亢進伴肝功能損害94例林分析.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 2013,20(10):10-11.
[3] 董威.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肝功能損害48例臨床分析.診治分析, 2013,6(2):92.
[4] 司瑋,王長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伴肝功能損害的臨床分析.安徽醫(yī)藥, 2010,31(4):332-333.
[5] 張志祥.131I治療Grave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伴肝功能損害的臨床觀察.重慶醫(yī)學, 2011,40(8):781.
[6] 喬旭霞.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肝功能損害的臨床研究.河北醫(yī)學, 2012,18(10):1351-1352.
2014-03-21]
518101 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