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簡介:2 0 1 3年7月1 0日,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局主辦,成都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承辦的“2 0 1 3成都伏季水果產業(yè)(葡萄)成果及集成技術推介會在雙流永安舉行。四川省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區(qū)域服務平臺、國家葡萄產業(yè)體系成都試驗站、四川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四川農業(yè)大學等代表、成都市科技信息服務站,以及成都、重慶、南充、攀枝花、綿陽等地葡萄產業(yè)園區(qū)、專業(yè)合作社代表等1 0 0余人參加了本次推介會。推介會上,國家葡萄產業(yè)體系成都試驗站站長劉曉研究員做《葡萄栽培新品種新技術介紹與質量安全標準》的報告,成都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相關水果產業(yè)站點進行了新技術、新成果等的發(fā)布。
本次推介會重點圍繞葡萄“避雨栽培”模式、“T型架和V型架”新型栽培架式等5項葡萄種植栽培新技術,以及巨玫瑰、夏黑、美人指、醉金香等1 0種新品種進行推介和示范,旨在通過引進先進葡萄生產模式,促進成都伏季水果(葡萄)產業(yè)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成都區(qū)域葡萄產業(yè)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區(qū)域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本刊將陸續(xù)介紹,以饗讀者。同時,讀者還可在成都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網(wǎng)站(w w w.c d a a s.c o m)進行專題搜索。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京亞屬于歐美雜交品種,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從1 9 8 1年播種的黑奧林實生苗中選出;1 9 9 0年通過鑒定,為紀念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取名為京亞。果穗圓錐形或圓柱形,平均穗重4 0 0 g,果粒著生緊密,果粒橢圓形,平均粒重1 0.8 g;果皮紫黑色或藍黑色,果粉厚,肉質較軟,汁多,味酸甜,微有草莓得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 3.5%~1 8%,品質中上等。在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qū)一般7月下旬成熟??共×?,上色容易,耐運輸,適應性強,適宜露地及保護地栽培。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藤稔葡萄是日本民間育種家青木一直在1 9 7 8年用井川6 8 2×先鋒雜交育成,1 9 8 5年登記,1 9 8 6年引入我國。引入我國后,在各地栽培表現(xiàn)比巨峰生長勢弱,坐果率高;其植株外部形態(tài)與巨峰相似,明顯區(qū)別為:巨峰葉片3~5裂,裂刻較淺;藤稔葉片5裂,極少3裂,且上裂刻深,葉片大、較粗糙、較厚、網(wǎng)狀皺紋較明顯。巨峰冬芽鱗片為紅色,藤稔冬芽鱗片為綠色,巨蜂果粒平均重1 1~1 2 g,個別粒重可達1 7~1 8 g;藤稔果粒平均重1 5~3 5 g,每穗中通??梢? 0 g以上的大果,因此又稱為“乒乓葡萄”。近幾年由于果實膨大技術的普及以及貝達等嫁接苗的培育,藤稔葡萄的粒重也在不斷增大,產量也進一步提高。藤稔葡萄成熟期稍早于巨峰,因此栽培效益與巨峰相當。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本品為歐美雜交種,四倍體,遼寧省農科院于1 9 8 1年用沈陽玫瑰與巨峰雜交育成,1 9 9 7年命名。果穗圓錐形,平均穗重8 0 0 g,果粒倒卵圓形,自然粒重1 2 g,經(jīng)無核化處理后平均粒重可達1 5 g,最大2 5 g。果粒黃綠色,果臍明顯,果皮中厚,果皮與果肉易分離,果汁多,有濃郁的茉莉香味。品質極上,充分成熟含糖量可達2 2%。豐產性好,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紅地球又名紅提,歐亞種。原產于美國加州,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于2 0世紀7 0年代進行雜交試驗培育而成的一個葡萄品種。自我國1 9 8 7年引入該品種以來,目前各省都進行了引種及栽培,在東北地區(qū)的南部,華北及西北大部分地區(qū)栽培表現(xiàn)極好,但抗病性較差。因此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qū)主要采取避雨方式栽培。果實品質優(yōu),晚熟,耐貯運,豐產,是發(fā)展葡萄的首選優(yōu)質高效品種。
該品種果穗大,長圓錐形,平均穗重6 5 0 g,最大穗重可達25 0 0 g。果粒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粒重1 1~1 4 g,最大可達2 3 g,果粒著生松緊適度,整齊均勻;果皮中厚,果實呈紅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味甜可口,風味純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 6.5%,刀切無汁,品質極上。果柄長,與果實結合緊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著生極牢固,耐拉力極強,不脫粒,故稱之為“提子”;果實可遠途運輸和長期貯藏,可貯藏到翌年3月份。果實生育期1 0 0天,從萌芽到果實完全成熟1 3 5天,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美人指屬于歐亞種,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1 9 8 4年雜交育成。親本為尤尼坤×巴拉迪2號,1 9 9 8年引入中國。果穗中大,初結果樹果穗較小,穗重 2 0 0~3 0 0 g;盛果期穗重4 0 0 g,果粒大,粒重 1 1~1 2 g,穗重 4 0 0~7 0 0 g,平均粒重1 2 g。果粒細長形,尖端呈紫紅色,近根部呈黃色至淺粉紅色,宛如染紅指甲油美女的指甲一樣美麗,外觀極奇艷麗,故此得名。果肉脆,果實皮肉不易剝離,皮薄而韌,不易裂果;果肉緊脆呈半透明狀,可切片,無香味;含糖量為1 8%~2 1%,甜酸適宜,食味清爽,口感爽脆,具有典型的歐亞種品系風味,品質極上??共∪酰a量中等,較耐儲運。在南方地區(qū)著色略差,且必須避雨栽培,一般在7月下旬成熟。
1.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簡介 蜀葡1號是2 0 0 9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新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葡萄新品種,錄入農業(yè)部農作物新品種目錄。該品種屬美國紅提芽變品種,無核、抗病、早熟、豐產、果實完全成熟后呈紅色。新梢生長量大,結果枝占新梢總數(shù)的7 0%左右,果粒長橢圓形,平均穗重7 4 0 g。果皮亮紅色,果肉淺黃色,半透明,肉質較硬,無種子,耐貯運。
1.技術推介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2.技術要點
(1)核心技術
①避雨栽培技術 采用連棟大棚、單體大棚、簡易大棚等方式進行避雨栽培。
②促成栽培技術 采用日光溫室或大棚,通過早期覆蓋和溫光水調控及葡萄破眠技術,提早葡萄發(fā)芽、開花和成熟時間,提早上市。
③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技術 在連棟大棚、單體大棚中,早春全覆膜增溫,使葡萄早發(fā)芽早開花。4月中下旬,揭裙膜進入避雨栽培模式,可使葡萄成熟期提早1 5~2 0天,栽培效益明顯提高。
(2)配套技術
①H型整形修剪技術 葡萄園稀植,畝栽 1 2株,主蔓間距 2~2.5 m,主蔓長 5~7 m,每株占面積 5 0 m2,整形成H或雙H型,短枝或極短枝修剪。
②限根栽培技術 將葡萄的根域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限制其無序生長,從而提升葡萄品質。常有堆壟式、箱框式、坑穴式3種限根方式。
③全園套袋栽培技術 采用葡萄專用袋實行全園套袋,減少葡萄農藥殘留,改善外觀品質,提升質量安全水平。
(3)技術組裝
①避雨栽培技術+H型整形修剪+限根栽培+全園套袋。
②避雨栽培技術+全園套袋。
③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技術+H型整形修剪+限根栽培+全園套袋。
④促成栽培技術+H型整形修剪+限根栽培+全園套袋。
(4)適宜地區(qū) 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技術適宜淮北地區(qū),其他模式適宜全省。
(成都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
作者更正及致歉
本刊2 0 1 3年 1 1期第 1 8~1 9頁《農村土地閑置情況與利用對策》一文中,因作者未參與實地調研,在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誤將農戶非本人種植的耕地統(tǒng)計為閑置地,造成原文表2至表5的數(shù)據(jù)有誤。經(jīng)向調研組核實,實際情況是農戶非本人種植的耕地多由他人代耕種,而并非閑置。經(jīng)核實后,原文中表2至表5更正為下表:
原文中所涉及的相關數(shù)據(jù)以此表為準。對此造成的影響,作者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