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
英語好不是別人喜歡你的理由,看看朋友圈里是怎么調侃財經(jīng)一哥芮成鋼的就知道了。但英語好絕對是可以炫耀的本領,想想芮成鋼是怎么代表亞洲的,還不是仗著比韓國記者說得溜。
小區(qū)里的老張一把年紀了,最近天天念念有詞,湊近一聽,原來是在學英語。知情人說,老張是受刺激了。老張每天到公園里鍛煉,順便顯擺在北京工作的兒子,由此得了個“北京人”的綽號。沒承想“煉友”里斜刺里竟然殺出了一個“美國佬”,那位剛從美國探望女兒回來的大爺,總是綿里藏針式地流露出優(yōu)越感:“還是咱這兒的水蘿卜甜,美國人愣是種不出來……”老張此后就開始戴著耳機學英語,人們都說,老張是拼娃拼不過要跟“美國佬”拼英語,結果走火入魔奔著李陽那個節(jié)奏去了。
為了勸學英語,過去在校園里有一個很流行的段子:說有一位哥們喜歡一位外語系的姑娘,為了顯示胸中有料,他在約會時不斷提到國際形勢、冷戰(zhàn)危機,慷慨激昂之余,還不時夾帶幾個外語單詞,當場就把姑娘給震懾住了。過后他收到姑娘來信,上寫“墻壁”“眼睛”“膝蓋”三個詞。他不明所以,想破了腦袋也沒搞清楚具體意思,遂在回信中含糊其辭答道:你真幽默。結果好事就黃了。后來他才知道,把“wall(墻壁)”“eye(眼睛)”“knee(膝蓋)”三個英文詞連在一起讀,就是諧音 “我愛你”。
不得不說,我的英語一直很爛,基本上也就屬于“圖樣圖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的水平,也曾幾次發(fā)愿,想要把英語學好,可是后來聽到一個朋友說的事,又讓我徹底地失去了動力。這位朋友飛美國,途中見所有乘客都很緊張,飛機降落后,人們又都站起來歡呼互相擁抱,他以為是一種禮節(jié),也傻乎乎地站起來跟著鼓掌。后來有人告訴他,機長中途曾用廣播通知大家,飛機出現(xiàn)了機械故障,一度處于危急狀態(tài)中。因不懂英語,當所有乘客都在焦急痛苦中備受煎熬時,朋友反倒成了整架飛機上最從容淡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