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 莉
怎樣喝粥最養(yǎng)人
◎ 寧 莉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粥是甜的,可以幫助恢復(fù)胃氣,增強胃對藥物成分的吸收。古人在吃藥不能充分吸收的時候,往往先喝粥,用粥來養(yǎng)脾胃,加強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功能。那么,怎樣喝粥最養(yǎng)人呢?
早上來碗雜糧或雜豆粥,是不少家庭的飲食習(xí)慣,很多人煮粥會放上大米、小米、黑米、紅豆、綠豆等十多種食材。食材越多,我們的飲食就越多樣化,攝入的營養(yǎng)種類就越豐富。
小米、玉米、糙米等粗糧是膳食纖維的“大戶”,也是我們現(xiàn)代人普遍攝入不足的物質(zhì)。而紅豆、綠豆、黃豆等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其營養(yǎng)價值接近于動物性蛋白質(zhì),是最好的植物蛋白,其氨基酸的組成也接近于人體的需要。
做雜糧粥或雜豆粥時,要注意營養(yǎng)的搭配,盡量攝入全谷類食物,比如雜糧類食材取幾種,豆類食材取幾種,還可加點南瓜、地瓜等蔬果,還有枸杞等其他食材。有些人不習(xí)慣雜糧粥的口感,覺得太粗糙,那么可以讓大米在所有食材中的量占1/3~1/2。
先燒開水,再放食材。米的主要成分是以淀粉為主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團的外面包著細胞壁,當水溫達到60℃時細胞壁就容易打開,使淀粉分解糊化,口感軟糯。用熱水下鍋,會提升粥的口感,喝起來更粘糯。建議食材和水的比例為1:10~1:15。如果是密封的鍋,1:10即可。
如同素雅的衣服反顯高貴一樣,喝粥也要講究清談。往粥里加精制糖容易導(dǎo)致血糖不穩(wěn)定。我國居民的鹽攝入量本就超標,當然煮粥時不宜再加鹽。此外,熬粥加堿是不少人的習(xí)慣,殊不知,堿中不僅含大量的鈉,還會破壞谷物中豐富的B族維生素。
粥本身的味兒就值得我們好好享受,很多天然食材也是提高粥食香甜味道的好幫手,比如放入黑米、紫米能讓粥香味襲人。想吃更甜的,可選擇在粥中添加南瓜、地瓜、紅棗、枸杞等。
粥怎么喝最好呢?有些人圖省事,一頓飯只喝粥,基本不吃其他膳食。但粥中的食材再豐富,只喝粥也會讓你的身體缺少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一些重要的礦物質(zhì)。因此,喝粥時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別忘了吃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果蔬等。
南方不少地區(qū)只在夏季喝粥以解暑,冬季則不喝粥。其實,粥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且可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有意識地隨四季喝粥養(yǎng)生。比如冬季可多添加小米、紅小豆等較暖的食物;春季則可多喝韭菜粥、薺菜粥、芹菜粥等菜粥;夏季主推綠豆粥、薏米粥,清涼解暑;秋季不妨喝點去燥的百合粥、銀耳粥;冬天可以喝蓮子粥、紅棗山藥粥等。
(蝴蝶飛飛 摘自《家庭科學(xué)·新健康》2013年第11期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