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鷹升
我站在那條土路邊上,眼前是一條泛著泥沙的河流從前方緩緩流淌,兩岸斜坡地郁郁蔥蔥的玉米和盛開著粉紅或雪白色的洋芋花,泛出夏季一派鮮活的生機。坡地上坐落了一些稀疏的諾蘇人家的房屋,掩映在樹木里。天空籠罩了一大片灰色的云霧,太陽躲藏在云后,久久不肯露臉??諝鉂駶櫱逍?,令人感到神清氣爽。一條土路蜿蜒穿過斜坡地,隱約可見。每逢趕集日,四山的人們陸續(xù)從清晨趕來這里賣土特產(chǎn),等候著縣城乘著面包車來的小商販。他們買賣交易就是在那條土路上進行的?,F(xiàn)在看來很普普通通的這一帶山巒山坡,有誰能知道河岸那邊的耕地,曾是大雁落腳的地方。
我那次來這里,竟然不知此地流傳著大雁的傳說。大雁在這里棲息,是后來聽一位住在這里的老人說的。老人說,原來河岸是一片濕地,生長的一些植物和那條河里的水生物為大雁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每年,大雁北歸南遷都要飛落這里,棲息幾天,然后才依依離去。大雁在諾蘇人的眼里,是美麗高貴善良和自由的化身。近三十年,我沒有看到雁陣飛過天空的景象了。于是,想起大雁,想起天空的雁陣,我的心底產(chǎn)生些許無奈的
悲傷。
有關大雁的故事,在涼山有個家喻戶曉的古嫫阿芝的神話傳說。在嘛則洛戳山腳下,住著一個孤苦伶仃的男子,名叫木嘎。有一天,雁陣飛過天空,落下了一根漂亮的雁羽,木嘎把它撿回家里,插在火塘上方的隔板上。次日,落下羽毛的那只大雁,化成一位美麗大方的姑娘,曾木嘎出門勞作,她背水把木嘎的水桶裝滿,燒柴火煮好苦蕎粑,然后悄然離去。木嘎勞作回來,很是驚奇。一天,木嘎看到他家茅草房炊煙裊裊騰升的時候,把那位美麗的姑娘擋在屋里。姑娘說出了自己的身世,“你撿到的那根大雁羽毛是從我的翅膀上掉落的,我是大雁姑娘古嫫阿芝,從古戳戳洪(雁的故鄉(xiāng))飛來的。我家離這里很遠,親人等著我回去……”男子懇求她嫁給他。古嫫阿芝看到木嘎孤苦一人,便答應了。不過,要木嘎承諾一件事,就是不要跟任何人講自己的身世,也不要傷害所有飛翔的鳥兒,不然雁神就將她變回大雁。他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幾年后有了兩個女兒。一天,母親古嫫阿芝出門勞作,兩個女兒爭吵起來。父親木嘎說,你們這兩個大雁的女兒,怎么不聽話……古嫫阿芝知道此事后,深感自己受了羞辱和傷心,雁神把她變?yōu)榇笱?,她無奈地含淚飛去。過了一年又一年,又到了一個秋收時節(jié),雁陣鳴叫著在藍天上飛翔,古嫫阿芝的兩個女兒仰望那里,想起了日思夜想的母親,“媽媽……媽媽……我們的媽媽!”大雁古嫫阿芝聽到女兒的叫聲,由于傷心過度,從空中墜落下來,氣絕身亡。眾人將死了的大雁帶回家中,讓其穿上壽衣,設靈堂悼念三天三夜后將她火化了。關于古嫫阿芝的故事,還有其他不同的版本,不過反映了人愛大雁和崇尚大雁的故事是一樣的。
在大雁落腳的地方,大雁和人之間又演繹著怎樣的故事呢?老人說,大雁落在這片濕地棲息,受到他的父輩們的保護,這里的人們都保護大雁。那片濕地后來開墾成了耕地,種上苦蕎、玉米和洋芋等??墒?,大雁春天北去,或秋天南歸,飛過此地上空,依然落下來,棲息幾天,甚至更長。在山里,誰也不能傷害大雁。遇到灰蒙蒙的霧天,他們晚上打起火把,巡視大雁是否安然。如果遇上一連幾天凝重的灰霧,或是陰雨不止,村人認為這是誰得罪了雁神,就請畢摩用羊來作畢(作法)祭天。
把大雁視為神鳥,為了風調(diào)雨順,人們不惜傷害另外一種動物——羊的生命,來祭祀雁神。這是外人不可思議的迷信。不過,體現(xiàn)了諾蘇人尊重和敬畏大雁的思想。諾蘇人諺語說,“傷妻怒妻族,射雁怒上蒼”,可見大雁在諾蘇人心中的神秘和
分量。
老人又說,大雁沒有來此地棲息,應該是十幾年了。可是,我疑惑,那片濕地消失后,它們在這里吃什么呢?
老人低沉著說,“會有吃的,大雁只是這十多年才不來這里棲息的。”
我到過的昭覺比爾拉達、解放溝和莫獲山等地,人們傳說著大雁的故事,甚至好多地方取名為大雁棲息的地方,或是大雁筑巢的地方,在眾人的眼里,大雁是高貴、自由的神鳥。當那些濕地或沼澤地,被開墾后種上莊稼而消失的時候,人們掠奪了大雁生存的環(huán)境,無異于在驅(qū)趕它們,遠離它們。沒有飛雁的時候,天空也傷感,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人對自然不再是敬畏,人變得無所顧忌,這是人的悲哀。
山里人用鷹爪作為杯腳制作成鷹爪杯。凝眸鷹爪杯,瞬間,我的心底為那只早已死去的鷹悲傷。鷹從來是在高空飛翔的。人們對傳說里的鷹不再敬畏,對大雁也是如此。幾個月前,我在縣城的街角,看到一位老者在販賣一只被打掉的大雁,尸體已經(jīng)殘缺不全,因有人傳言雁毛或雁肉是藥,于是,不時有人前去聚在那里,打量和詢問價錢。這個賣雁尸的老者,臉上沒有絲毫的悲傷,可是悲傷隱藏在沒有悲傷之后。
這年秋天苦蕎飄香的時候,在大雁落腳的地方,我仰望藍色的蒼穹,想象著那天使般的雁陣從我眼前上空緩緩飛過。
大雁,大雁,您的飛翔給了天空美麗、自由和高貴。
大雁飛來,我等到何時呢?
(責編: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