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子
感情順其自然
記者(以下簡稱記):在電視劇《大丈夫》里,你扮演的顧曉巖愛上了小自己9歲的男友,由此引發(fā)的姐弟戀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你如何看待“姐弟戀”和“老少戀”?
俞飛鴻(以下簡稱俞):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我覺得戀情本身沒有什么可非議的,還是要看兩個人的感覺。
記:據(jù)說拍完這個戲,你能接受姐弟戀的年齡差由之前的3歲變成了現(xiàn)在的10歲,是嗎?
俞:人的成長是會有變化的,我在更小一點的時候完全不能接受姐弟戀,然而慢慢長大之后,我覺得其實沒必要那么刻意地去界定什么。因為,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前面的界定可能會被全部打破,所以,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感情,面對自己的心靈就好了。
記:年齡不是你選擇另一半時顧慮的因素,那你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俞:要看一個人的性情。這個話題,我曾經(jīng)問過我的父親,我問他:“你需要我找一個什么樣的人?比我大很多或者比我小很多的,你會介意嗎?”我父親說:“不介意,選人就幾點:首先他一定要很善良,其次要孝順,還有要懂得感恩,其他都不重要?!蔽覂?nèi)心非常贊同父親的觀點。
記:你長得很漂亮,又有一定才華,家境也比較好,某種程度會給喜歡你的男性設(shè)置一道門檻,會嗎?
俞:應(yīng)該不會吧。我覺得一個男人應(yīng)該有自信,如果他連這點自信都沒有,那怎么在一起呢?兩個人在一起應(yīng)該很簡單,沒有必要顧慮那么多。
記:感覺你在情感上的氣場很強大,所以要求另一半也要有足夠的自信才可以。
俞:我覺得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對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信心,否則,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也不能很坦然地面對生活。
記:很多人在比較小的時候可以為愛情而愛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為婚姻而婚姻了,你會嗎?
俞:我都不會,我不會過于夸大愛情,也不會放棄它。有的時候,我們把愛情夸得太大了,其實,不是光有愛情就可以充實你的整個人生。人生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里面包容的東西很多,除去愛情,還有親情和友情。所以,我不會把愛情放得那么大。但是,我也不會放棄對愛情本身最簡單最純真的追求。
記:你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嗎?
俞:當然。我父母雖然經(jīng)常斗嘴,但他們感情很好?,F(xiàn)在,他們年紀大了,就像小孩兒一樣吵。有時候,我們常常會幫著媽媽跟爸爸斗,但是媽媽又反過來站在爸爸那頭,說:“哎,你們不能這么跟爸爸說話啊?!蔽壹沂且粋€其樂融融、精神環(huán)境比較自由的家庭,孩子們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愿。
記:你父母現(xiàn)在也不會催你趕緊找男朋友,趕緊成家?
俞:他們放棄了吧。我覺得中國傳統(tǒng)家庭的父母,這方面的意愿肯定還是有的,但是他們還是比較開明的,看我現(xiàn)在狀態(tài)還可以,所以干脆不說我了。
記:現(xiàn)在還沒有情感的歸宿,你不會是恐婚吧?
俞:不是,我不恐婚,也不排斥婚姻,更不會去設(shè)定條條框框,比如一定要到什么時候結(jié)婚、一定要到什么時候生孩子等等。我覺得那樣的話我的人生就不自由了,我喜歡一種很自然的狀態(tài)。此外,如果某一天我結(jié)婚,我會很努力地去經(jīng)營我的婚姻;如果我這一生都沒有結(jié)婚,我也不會過得很悲哀,這就是我的人生態(tài)度。
記:其實,有很多人也這么想過,但是未必能做到,能做到的人還是挺讓人羨慕的。
俞:我只是有這樣一個信念去做,過得自然,過得坦蕩,然后在生命中自己尋找快樂的點。我覺得人不能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施舍和給予上,不能期待別人給你快樂,要自己一點一滴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快樂。
生活順其自然
記:你是那種比較堅持的人嗎?
俞:是的,如果決定了,我就會不惜代價、盡力去做。但如果不是我能力范圍內(nèi)能控制的事情,那也沒有辦法。
記:電影學院畢業(yè)之后,你就留校了。但是,工作一年之后,你選擇了去洛杉磯留學,那么好、那么穩(wěn)定的一個工作怎么說放棄就放棄了?
俞:沒想那么多,想做就做了。當時,我特別想真正地鍛煉自己,特別想去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特別想到一個非常陌生的環(huán)境里去探視自己的底線。
記:當工作和生存掛上關(guān)系,很多人未必會有勇氣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你當時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嗎?
俞:沒有,也許是因為年輕吧,當時沒想那么多。而且,在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我就開始接廣告,開始拍戲,所以,那時候我有一些積蓄,不會太愁生存的問題。
記:如果是現(xiàn)在這個階段,你還那么果斷嗎?
俞:那個時候的勇氣完全是年輕的勇氣,我就怕自己再過幾年就沒有那樣的勇氣了,所以,就做了那樣的決定。如果是現(xiàn)在,我反而會有一些顧慮和思考了,比如我會想我需不需要這樣做。
記:當時做那個決定,你父母支持嗎?
俞:他們一直給我充分的自由,一直培養(yǎng)我獨立的思考能力,讓我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現(xiàn)象都有獨立面對和獨立思考的勇氣。所以,我做決定之后只是跟他們商量,他們會指出他們的擔憂,會告訴我:人生需要自己承擔后果,你做的決定,將來不管是什么后果,你自己都要承擔,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那你就去做。
記:你在洛杉磯待了多長時間?最難的是什么?
俞:3年,剛開始的半年是最難的。之前,我就聽很多去過那里的人說,半年是個坎兒,那個時候會特別想家。去美國與我去電影學院上學完全不同,電影學院完全是在中國人的環(huán)境里,而且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家,我不會覺得特別遙遠,可是到了美國,半年后,突然就不想待了,特別想回來。很多人覺得最難的是生活中的壓力,其實不是,很多體會和成長都是心理和心智上的,我覺得我不去經(jīng)歷那個,可能很難體會到什么是“特別想家”。
記:熬過那個坎兒之后,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俞:就是堅強了。我當時很想放棄,但是我覺得半年時間還不夠鍛煉我獨立生活的能力,我的成果還不是那么多。所以,熬過了以后,我就覺得自己強大了很多。
記:你原本打算待多久?
俞:也就是兩三年吧。除了剛才說的,還有就是,我想把英語學得扎實一些,能夠比較自然地說英語,而不是永遠在想,永遠在背單詞。
記:你覺得沒有語言障礙會特別自由嗎?
俞:對,這也是邁向心靈自由的一小步。我覺得學會一門比較世界性的語言確實讓自己在精神上和心靈上更自由了。比如,旅行的時候,我不用擔心看不懂標語,不用擔心沒辦法跟人家問路;我想去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看看走走,買張機票就能走了。
記:你經(jīng)常會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嗎?
俞:經(jīng)常會。有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有時候和人約好,但人總會有事,那時候我就自己一個人走。有一次我和幾個閨蜜約好去吳哥窟,可真到了約定的時間,她們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我就自己去了。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去學習的收獲,讓我能享受這種精神上的自由。
記:從旅行中,你得到的收獲是什么?
俞:很多。我覺得世界很大,一個人要心胸開闊,一定要去了解很多。若你是井底之蛙,就看不到更大的天空。所以,要想心胸更大眼界更寬,你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去看不同的風景,去不同的地域。而且旅行多了,自己的狀態(tài)會越來越平和。因為你會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種不同的人生,你會覺得你遇到的那點事其實不算什么。
事業(yè)順其自然
記:1998年,你因出演電視劇《牽手》回國。一夜成名之后,你曾一年連拍四五部戲,但是很快,你就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了,為什么?
俞:有一陣子,身邊的人都說怎么怎么努力演戲,一年接了多少戲,怎么怎么忙碌,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不夠努力,我要不要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性格。于是,我也學別人接了很多戲,結(jié)果特別別扭,我就知道:哦,我做不了那樣的事或者我做不了那樣的人,就這樣吧,我還是做回原來的自己吧。慢一點節(jié)奏的生活對我來說,是最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
記:娛樂圈的新人一茬一茬的,你就不擔心降低曝光率會被大家遺忘?
俞:忘就忘了唄,為什么非得要人家記住我呢?我覺得這只是我的一份工作,我認真對待它,至于人家是不是記得我、欣賞我、接受我,都不是我能決定的。所以,何苦讓它去影響自己呢?
記:讓人記住是一方面,另外,不停地拍戲也意味著賺更多的錢,你就不想賺錢嗎?
俞:錢多少算多呢?多少才是足夠呢?對我來說,衣食無憂就可以了,我沒有特別大的欲望。我覺得欲望過多自己會特別痛苦,因為你永遠會覺得自己達不到。我不想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那么累。
記:所以,你不會覺得《愛有來生》圓了自己的一個心愿,從籌備到拍攝一共花了10年時間,如果是別人可能會覺得太不劃算了,但你心甘情愿。
俞:我老做不劃算的事。但我覺得精神上收獲很大,并且,這種收獲別人看不到,只有我能體會到,我覺得我做了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記: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會計算投入和回報比嗎?
俞:會算,只是我算的方式和別人不太一樣,我算的是精神上的收獲。我覺得那更無價。比如,拍《愛有來生》那幾年是我最充實的時候,我比之前更忙碌。我覺得我自己在創(chuàng)造,當你通過努力,把一個沒有的東西,慢慢變得有形,你的成就感就會很大。尤其走過一段再回頭看的時候,成就感更大。比如,有很多意外的收獲,很多本來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去經(jīng)歷的事情濃縮到那幾年,整個拍攝過程對我自己的性格和成長有很大幫助。
記:這個過程里,會讓你有一些妥協(xié)嗎?
俞:會。比如,老天下雨,我就只能等。結(jié)果,那場雨下了一個多月。我們停了一個半月才回去把片子拍完。
記:在戲里的妥協(xié),會讓你學會在生活中也妥協(xié)嗎?
俞:兩碼事吧,我在生活上就是隨意,從來不去刻意。生活上和工作上,我都不去設(shè)定目標,讓它自然地去發(fā)生。比如做導演,我就是隨緣,如果我真看到我想做的故事了,我想去做了,那我就去做。我不會想,前幾年拍過,現(xiàn)在隔了好幾年了,要趕緊拍一個,以此證明什么。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么。
記:最近幾年,你很沉寂,為什么?
俞:我覺得生活中很多感受和感悟都需要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去獲得。所以,如果不給自己一個空閑時間去感悟,人永遠體會不到自己已經(jīng)得到的這種快樂。我很喜歡在平淡的生活里去感受和感悟,跟自己親近的人,跟自己的家人。我覺得若老去追求前面那些看不到的或者看到別人得到的自己也想要,會忽略了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我不想讓我的生活和我的生命這樣盲目地流逝。
記:娛樂圈從來就是一個名利場,即便你再不想,也會被別人比較來比較去,你都不在乎嗎?
俞:為什么要在乎?為什么要讓別人的比較來左右我?我的人生是自己的,我自己知道是什么樣子就行了。再說,我也不覺得娛樂圈就一定要怎么樣,人生就是一種選擇,就看你自己怎么選擇了。
記:你經(jīng)常宅在家里,一點都不覺得寂寞或者是與世隔絕嗎?
俞:不會啊。我很滿意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然后起來看看書,上上網(wǎng),看看片子,沒有什么特別的。比如,我最近在拍戲,中間有一天可以休息,我就會特別珍惜,甚至有一種感恩的心,覺得:“哇,有這么閑暇的一天,太幸福了?!?/p>
記:你的作家朋友很多,之前你自己也寫過《愛有來生》的劇本,生活中,你會經(jīng)常寫東西嗎?
俞:偶然有趣的事可能稍微記一點,但是很少,連現(xiàn)在很普遍的博客或者微博我都很少發(fā)。其實我也不是怕麻煩,我是一個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的人,所以,我沒有那么多話要說。我喜歡偷偷去感受,偷偷去聽聽去看看親朋好友說了什么??吹接腥さ模揖蜁X得很開心。
記:你就沒有需要和朋友分享的東西嗎?
俞:快樂會和人分享,但麻煩都是自己解決,我不太喜歡去麻煩別人。
記:感受多了,總會想要去表達吧?你都會用什么方式表達呢?
俞:演戲和拍電影啊,把用語言很難說出來或者用文字很難寫出來的想法或者情感,通過表演或者通過拍一個片子表達出來。
記:但是,你演的戲也不多啊。
俞:在有限的空間里去表達無限的情感,我覺得這種表達不一定以數(shù)量取勝。所以,我還是挑自己喜歡的,挑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去演。
記:你是個很有主見、特立獨行的人,有人說你長得很“仙兒”,可望而不可即,一般認識你多久才能跟你熟悉起來?
俞:我這個人確實比較慢熱,但我不是一個特別冷的人。我不是一個自來熟的人,不會像有些人一樣見一次面就很親很近。我喜歡自然親近的過程。我身邊的朋友也是慢慢熟悉起來的,我們也會互損,也會說笑話。
記:以你這樣的性格,會有一見如故的情形嗎?
俞:有,但也是藏在心里。我覺得這個人挺好,我挺喜歡,但是不會去過多地表達或者過多地找機會親近。我是個比較被動的人,無論是交朋友還是相處都是這樣。
記:很好奇,你覺得你的缺點是什么?
俞:挺多的,比如比較固執(zhí),比如我其實是一個不太會說好話的人,等等。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我可能比較溫婉內(nèi)向,但實際上我也會有發(fā)脾氣的時候,急起來也會大吼大叫,偶爾也會不給別人面子,等等。
記:唉,女神也總算是有點凡人氣息了。
俞:呵呵,本來就是一個凡人啊。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