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夏
那天,地鐵月臺上人不多。所以,那個人就比較顯眼。他,一個中國人,雙手捧著一本書,在旁若無人抑揚頓挫地高聲朗誦英文。注意,這不是李陽的英語廣場,也不是俞敏洪的新東方禮堂,這是北京南郊的地鐵,還有一個很土的站名——高米店。
憑我的好奇心、還堪堪能用的眼鏡、片段的英國文學史,我拼出了他書的封面上是弗吉尼亞·伍爾芙。地鐵里,無論是帶著小孩的婦女,還有喝著啤酒的民工,都把目光殷切地給了他。他仿佛讀懂了我們的目光,不再甘于坐在那里,于是伸展身體,躺了下去,繼續(xù)朗讀。人們紛紛議論他在干啥,有人說他是個神經(jīng)病,有人說他在搞行為藝術(shù)。我認為他在打著伍爾芙的幌子,從事著一種曖昧的勾引。
地鐵上流轉(zhuǎn)的人愈來愈多,大家都毫無意外把生命中這幾分鐘的注意力給了他。哦,我忘了說,他還算有些帥勁兒吧,有點兒黃立行的那種味道。他仿佛覺得自己的表演不夠精彩,于是開始變換姿勢,做起了仰臥起坐。就在我感覺他開始冒汗的時候,從那邊過來一個穿吊帶熱褲的外國女孩,看那金銀色交織的頭發(fā)應當是東歐妹子。要知道,一般外國妹子穿吊帶的效果還是比我國人民好很多的,我記得有一張油畫就叫《欲望的田野》,說的就是這樣肉感的女孩。吊帶女孩大方地向他走來,然后向他問話,他停止了運動,卻仍然專心朗讀。只見這個吊帶女孩跟她說了幾句洋文之后,突然用手撩撥他額前的頭發(fā),并輕輕地拿開了他的書。而他呢,此時已經(jīng)側(cè)臥著,左手支著下巴,就像咱們晉代東床快婿里的王羲之那位爺。她沒有地方坐,只好用手撫摸他的身體,動作實在是透著點兒火熱。而他,還是把書拿到了手里,繼續(xù)讀著,就仿佛在接受一場中國式的推拿。我回過味來,那女孩應該是他的女朋友,來這里找他;而他在這里,正在展示著一場跨國戀引發(fā)的約會里中國男孩的尊嚴和風度吧。
突然,他起身,指著一張正在打開的地鐵車門。于是,兩人瘋狂地跑上車,車廂很空,但兩個人還是執(zhí)意地模特般地站在車廂門口。在車門關上的一瞬間,我看見女孩的腳從丁字拖里伸出來,在男孩那雙灰色帆布的鞋面上摩挲著。男孩的目光還在書上,女孩的目光在男孩的臉上,我不知道男孩兒的心此時飛到了哪里。
你看你看,青春期的戀愛美好得總是讓人大飽眼福,每一個約會都是狹路相逢,每一個眼神都是情色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