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不是馬,而是一種樣子奇異的魚。海馬的口鼻部很長,身體一圈圈的,行動緩慢(因為只有兩副小小的魚鰭來推動身體),這一切讓人感覺海馬是進化過程的廢品。與它們的近親——尖嘴魚和海龍一樣,海馬也以小小的甲殼綱動物——橈足動物為食物。它們的捕食方法是:潛到一只橈足動物上方,接著,在獵物逃逸之前迅速出擊。這種行為很像一個人拿蒼蠅拍打蒼蠅,但和人不同,海馬只有在足夠靠近獵物的情況下出手才能成功。而在水里,這是一個比在陸地上更了不起的成就,因為像橈足動物之類的動物能敏感地察覺到周圍水流中哪怕很輕微的水力學改變。
樣子“難看”的小小海馬究竟是怎樣覓食的呢?最新研究表明,正是海馬奇怪的模樣和慢吞吞的運動,使得它們成為海面下最成功的偷襲者??茖W家通過在實驗室中監(jiān)控海馬的捕獵模式發(fā)現(xiàn),在襲擊之前,海馬的大腦袋就像是漂浮的海洋沉積物,這讓它們可以漂向毫無戒心的橈足動物。海馬拱起的頸部就像發(fā)動爆發(fā)式攻擊的彈簧,而它的口鼻部形狀(一根細長的管子,嘴巴正好位于管子末端)使得它能在盡量不造成動靜的情況下在水中漂移。科學家比較了海馬與棘魚(一種樣子更像是傳統(tǒng)的魚的海馬親戚)在水中造成的擾動。由于體形和頭部輪廓的因素,海馬在周圍水中造成的流體變形程度比棘魚低得多。換句話說,盡管海馬已經(jīng)變形得太怪而不像魚了,進化卻明顯賜予了它們利于生存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