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3日出席一場音樂會起,直至10月14日拄拐視察某住宅區(qū)止,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公開場合“消失”了近1個半月,引發(fā)了國際社會五花八門的分析、猜測和評論。
在金正恩“消失”期間,這些分析、猜測和評論或言之鑿鑿,或欲言又止,顯得頗有“來頭”,但隨著金正恩本人的重新出現(xiàn),這類信息中相當一部分迅速變成一堆無價值的廢紙、甚至笑話。而這種現(xiàn)象在外界針對金正恩、朝鮮的分析、研究中屢見不鮮,不禁讓人好奇,都有哪些機構在研究金正恩?
其實,研究金正恩的機構,差不多也就是研究朝鮮的機構。
美日韓三國一直將朝鮮當作最重要、最危險的對手之一(盡管措辭上會有變化,但實際上的警惕、防范始終如一),這些國家的政府情報部門,當然是研究金正恩的“主力軍”。
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等機構均肩負著搜集、分析朝鮮情報的使命,朝鮮最高領導人的各種信息自然成為情報搜集的焦點;日本防衛(wèi)廳情報本部下屬朝鮮情報中心,是日本“金正恩研究”的核心官方機構,此外,日本內閣調查室等也擔負這類任務。
韓國和朝鮮在理論上至今仍處于戰(zhàn)爭中的?;馉顟B(tài),雙方總計上百萬軍隊隔著非軍事區(qū)虎視眈眈,擦槍走火的事也曾多次發(fā)生過,搜集“北方敵情”對韓國而言可謂生死攸關的頭等大事,而研究朝鮮最高領導人的動向,自然就成了頭等大事中的頭等大事,因此韓國對朝情報研究投入最多,重視程度也最高。
早在1961年韓國就成立了大韓民國中央情報部,政體改革后改稱韓國國家情報院。該規(guī)模龐大的官方情報機構總編制人數(shù)超過30萬(僅總部就有近3萬人),年活動經費高達3億多美元,其工作重心之一,就是通過一切手段搜集與朝鮮最高領導人有關的信息資料。
國家情報院屬于“政情”部門,韓國軍情部門對朝鮮情報、尤其身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的歷代朝鮮最高領導人情報搜集、分析也不遺余力,負責這方面工作的機構,是韓國軍方情報部。
值得一提的是,重視搜集、研究朝鮮情報的并非僅僅局限于敵對國家,一些和朝鮮保持較密切關系的國家,也很重視這方面的情報,比如俄羅斯,因為歷史和現(xiàn)實淵源,和朝鮮關系一直較為密切,人員往來、信息渠道的可靠性和密度,都讓其對朝情報分析、搜集,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負責這方面事務的,是前身為蘇聯(lián)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的俄羅斯對外情報局。
所有機構中,智庫是研究朝鮮及朝鮮最高領袖問題,搜集相關情報最活躍的機構。
在美國,一些智庫將朝鮮和朝鮮領導人問題當做研究重點方向,比較著名的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韓問題研究所、“北緯38°”、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蘭德公司、對外關系委員會等,都會對朝鮮及朝鮮最高領導人的相關信息著意收集、集中研究,并定期或不定期發(fā)布研究報告。
在韓國,帶有官方背景的東北亞時代委員會、國防部背景的國防安保研究院、統(tǒng)一部背景的統(tǒng)一研究院,都是研究朝鮮、朝鮮最高領導人問題的官方、半官方智庫,此外許多大專院校、媒體集團和民間組織,也組建、資助了五花八門的智庫、機構,專門研究朝鮮問題,朝鮮最高領導人的動向自然是研究的重點。
另一些國際智庫,如法國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所、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等,在朝鮮、朝鮮最高領導人信息情報分析上也有一定投入。(文/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