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qū)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4
維C銀翹片社會用藥風險評估
劉沙
貴陽市南明區(qū)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4
目的促進維C銀翹片社會用藥安全性的提高。方法對67例使用維C銀翹片患者進行中藥及相關問題的調查,根據(jù)調查結果并結合《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進行分析論述。結果導致維C銀翹片使用安全性風險的主要因素為所含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對67例患者進行問券調查,64%被調查者認為維C銀翹片為純中藥制劑,91%患者對該藥安全性缺乏了解。鑒于該藥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較為突出,在缺乏醫(yī)師等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用藥指導下,維C銀翹片的廣泛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社會用藥風險。結論重視對使用維C銀翹片患者的用藥教育,刻不容緩。
維C銀翹片;安全評價;中藥不良反應信息通報
維C銀翹片是我國使用群體較大的一種中西藥復方抗感冒非處方藥,國家藥品食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注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的中藥不良反應信息通報,警示了該藥使用中安全性問題。由于維C銀翹片使用群體巨大,同時我國抗感冒藥物使用過程中普遍存在不規(guī)范的情況,因此,在患者自購藥品中缺乏醫(yī)院醫(yī)師或藥師等專業(yè)技術人員用藥指導的條件下,可能存在放大維C銀翹片社會用藥的風險,為評價該藥社會用藥風險情況,特對我院部分該藥使用者進行相關調查,并結合調查情況加以論述。
1.1 資料 67例維C銀翹片使用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56歲。
1.2 方法 根據(jù)國家藥品食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注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的中藥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相關內容,結合我院67例維C銀翹片使用者調查結果,分析維C銀翹片的社會用藥風險。
2.1 導致維C銀翹片使用安全的根源 對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關于影響維C銀翹片安全性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要為該藥所含對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兩種成分所引起,其中對乙酰氨基酚是皮疹、蕁麻疹、藥熱、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嚴重過敏反應等的主因;馬來酸氯苯那敏導致困倦、虛弱感、為嗜睡、口干、咽喉痛、心悸等。從該信息通報報道的病例情況分析,維C銀翹片使用中出現(xiàn)嚴重安全問題的根源,應該主要指向對乙酰氨基酚。
2.2 對乙酰氨基酚不良反應機理 對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使用非常廣泛的解熱鎮(zhèn)痛藥或成分,其不良反應主要為過敏性反應和肝損壞。
2.2.1 對乙酰氨基酚致過敏反應的機理 查閱部分相關資料,未能找到其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機理。由于對乙酰氨基酚分子結構式中含有氮原子,按資料所述相對分子質量(LMW)較小的有機化合物,致敏性與其化學結構式中含氮原子有一定相關性[1],推測該藥的過敏反應可能與其分子結構中氮原子有關聯(lián)。
2.2.2 對乙酰氨基酚肝損壞的機理 資料顯示對乙酰氨基酚肝臟代謝生成的中間產物N-乙酰-對-苯醌亞胺(NOPQI),具有肝毒性,當機體谷胱甘肽(GSH)解毒能力不足以對生成過多的NOPQI解毒時,對乙酰氨基酚肝損害不良反應將出現(xiàn)[2]。因此,可使NOPQI生成過多的因素,均可能增加其肝毒性風險。
2.3 維C銀翹片使用者用藥調查 對我院67例維C銀翹片使用者,以該藥是否為純中藥、是否認為該藥安全、是否與其他抗感冒藥合用、服用期間是否忌酒或不按說明書用藥等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維C銀翹片使用者用藥調查情況
2.4 調查結果分析 維C銀翹片是價格最低廉的抗感冒藥之一,其使用群體主要以低收入患者為主。我院是規(guī)模較小的基層醫(yī)院,就診患者主要為醫(yī)院附近的居民,該藥的處方年齡統(tǒng)計分析顯示,使用者多為中老年患者。低收入中老年患者所具備的知識素養(yǎng)不足以使其了解或理解相關藥品知識,調查結果顯示,多于半數(shù)的受調查者不能辨別維C銀翹片為中西藥復方制劑;基于對“中藥安全”的傳統(tǒng)認識,使得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該藥使用安全;同時,多種抗感冒藥聯(lián)合使用、擅自加大劑量等不良的用藥習慣,也因基于對維C銀翹片純中藥的認識,在該藥的使用過程中較為普遍。
2.5 維C銀翹片社會用藥風險評估 了解使用藥品的安全特性,是降低藥物使用風險的最佳途徑之一,然而,有限的調查結果顯示,維C銀翹片主要使用群體缺乏對藥品相關知識的正確理解,在該藥的使用過程中,普遍不按說明書規(guī)范用藥,由于該藥為非處方藥,患者自購藥時,又缺乏醫(yī)院醫(yī)師和藥師等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用藥指導,因此,維C銀翹片的廣泛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社會用藥風險。
資料顯示,對乙酰氨基酚主要不良反應與其劑量及使用過程中是否規(guī)范等因素相關。大量資料顯示,我國抗感冒藥使用過程中,不規(guī)范用藥現(xiàn)象較為普遍,例如多種抗感冒藥同時使用、擅自加劑量使用、不按間隔時間使用及服用期間飲酒等[3],這些情況使得對乙酰氨基酚社會用藥潛藏的風險加大。調查結果顯示多于半數(shù)以上患者認為維C銀翹片是純中藥制劑,加之受“中藥安全”的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缺乏相關醫(yī)生等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其社會用藥的風險可能要高于其他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抗感冒藥。因此,重視對使用維C銀翹片患者的用藥教育,刻不容緩。
[1] 譚蓉,楊繼紅,鄭志昌,等.維生素Bl長期習慣性使用管理方式的危害性[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9,29(24):2131-2133.
[2] 張寶旭,賈鳳蘭,阮明. 對乙酰氨基酚誘發(fā)小鼠肝毒性機制的實驗研究[J]. 衛(wèi)生毒理學雜志,2003,17(1):31.
[3] 楊躍輝.抗感冒藥的現(xiàn)狀分析[J]. 中國藥事,2009,23(12 ):1224-1227.
R969.3
A
1007-8517(2014)09-0076-01
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