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杰 王紅兵
目前胃癌被認為是1種多基因遺傳和表觀遺傳的綜合性病變[1]。核苷酸切除修復交叉互補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是1種重要的DNA修復基因。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異性PCR(MSP)技術檢測胃癌ERCC1基因甲基化狀態(tài),以了解胃癌組織、相應癌旁組織及正常胃組織中ERCC1基因甲基化水平。
收集2012年5月-2012年8月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普外科手術切除的新鮮胃癌組織共30例。相應的30例癌旁組織作為對照組,另取10例胃部良性病變旁正常胃組織也作為對照組。癌旁組織距離癌組織5 cm以上。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7~77歲,中位年齡53歲。所有病例術前均未接受過放化療,每例均有詳細的臨床資料和手術記錄,且均經(jīng)術后病理檢查證實。所有標本均于術后半小時內(nèi)獲得,液氮速凍后-80 ℃冰箱保存。
主要試劑:基因組DNA提取試劑、EZ DNA甲基化試劑盒-Gold、PCR試劑。儀器:PCR儀、紫外分光光度儀。
1.3.1 組織DNA提取和甲基化修飾 每個樣本取30 mg左右組織塊進行勻漿處理,參照組織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基因組DNA,UV3000紫外分光光度儀測定DNA濃度和純度,OD260/OD280比值在1.8~2.0之間的DNA用于甲基化修飾。各樣本DNA取800 ng,參照EZ DNA甲基化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甲基化修飾,修飾好的DNA洗脫后于-20 ℃保存。
1.3.2 甲基化特異性 PCR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取修飾好的DNA 2 μl進行MSP反應。ERCC1基因甲基化引物:M,F(xiàn):5′-TTTAGGATTATAGAGAGTAGCGCGA-3′,R:5′-CAAAAAAAATAAAAACGATACAACG-3′。非甲基化引物:U,F(xiàn):5′-TTTAGGATTATAGAGAGTAGTGTGA-3′,R:5′-AAAAAAATAAAAACAATACAACACC-3′。反應體系按照PCR試劑盒推薦量25 μl體系進行:PCR混合液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模板2 μl,無核酶水9.5 μl。MSP循環(huán)條件:97 ℃預變性5 min,然后進行40個循環(huán)擴增:95 ℃變性40 s,甲基化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分別在57 ℃、55 ℃退火60 s,72 ℃延伸60 s,最后于72 ℃延伸10 min,4 ℃保存。甲基化特異性引物(M)擴增的目的片段為166 bp,非甲基化特異性引物(U)擴增的目的片段為164 bp。取10 μl PCR產(chǎn)物在2.5%瓊脂糖凝膠上電泳,以TIANGEN 100 bp DNA Ladder (MD101-01)為標準DNA Marker同步電泳,溴化乙啶染色后凝膠成像系統(tǒng)觀察結果并記錄。判斷標準[2]:M陽性、U陰性為完全甲基化;M陽性、U陽性為部分甲基化;M陰性、U陽性為非甲基化。
統(tǒng)計分析應用SPSS16.0版統(tǒng)計軟件。甲基化結果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0例胃癌組織中ERCC1基因發(fā)生完全甲基化14例,發(fā)生部分甲基化9例,甲基化率為76.7% (23/30);相應的癌旁組織中發(fā)生完全甲基化1例,發(fā)生部分甲基化3例,甲基化率為13.3% (4/30),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15,P<0.05)。10例正常胃組織均未出現(xiàn)甲基化條帶,見圖1。
A為胃癌組織的完全甲基化;B為胃癌組織的部分甲基化;C為癌旁組織的完全甲基化;D為癌旁組織的部分甲基化;E為正常胃組織的非甲基化;M為甲基化(166 bp);U為非甲基化(164 bp)
圖1 ERCC1基因甲基化檢測(MSP)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由C.H.Waddington首先提出的。Holiday針對“Epigenetics”作出了更加系統(tǒng)性的論斷,即“DNA序列不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所發(fā)生的可遺傳性基因表達的改變”[3],包括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基因組印記、隔離蛋白以及非編碼RNA調(diào)控等。DNA甲基化是基因表達的重要表觀遺傳學形式,在細胞生長、胚胎發(fā)育、基因表達調(diào)控、寄生DNA序列的抑制、基因組結構的穩(wěn)定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最為深入的表觀遺傳學表達機制。
核苷酸切除修復交叉互補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是DNA損傷修復基因,是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途徑的限速步驟[4]。ERCC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19q13.2,基因全長15 kb,含10個外顯子,編碼由297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其分子量為32.5 KD。
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胃癌組織中ERCC1蛋白表達的研究有報道,其結果顯示[5]胃癌組織中存在不同程度的ERCC1蛋白表達低下或缺失。但針對胃癌組織中ERCC1基因甲基化的情況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異性PCR技術檢測30例胃癌組織、相應癌旁組織及10例正常胃組織中ERCC1基因甲基化狀況,結果顯示胃癌組織的甲基化率為76.7%,顯著高于癌旁組織中該基因的甲基化率1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例正常胃組織均未檢測到甲基化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胃癌組織中存在高比例的ERCC1基因甲基化,為下一步研究ERCC1基因甲基化是否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打下了理論基礎。
[1] Ali Z,Deng Y,Ma C.Progress of research in gastric cancer 〔J〕.J Nanosci Nanotechnol,2012,12(11):8241-8248.
[2] 尹紅英,王紅兵.耐紫杉醇人肺腺癌A549細胞株中BRCA1基因啟動子CpG島甲基化的研究 〔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4):337-338.
[3] Jones PA,Baylin SB.The epigenomics of cancer 〔J〕.Cell,2007,128(4):683-692.
[4] Croteau DL,Peng Y,Van Houten B.DNA repair gets physical:mapping an XPA-binding site on ERCC1 〔J〕.DNA Repair (Amst),2008,7(5):819-826.
[5] Liu WB,Ao L,Cui ZH,et al.Molecular analysis of DNA repair gene methyl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during chemical-induced rat lung carcinogenesis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8(4):59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