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鎮(zhèn),李鴻檳 (廣東省汕頭市結核病防治所門診醫(yī)療科,廣東 汕頭 515000)
治療耐藥結核菌目前已成為臨床醫(yī)生比較困惑的難題。耐藥結核菌的標準治療方案療程較長,治療過程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多,甚至一些患者因肝功能嚴重受損中斷治療[1]。因此,選擇高效低毒的藥物是治療耐藥結核菌的關鍵。環(huán)絲氨酸因與現(xiàn)有抗結核藥物無交叉耐藥性和肝毒性小,近年來用于耐藥結核菌的治療逐漸增多[2]。本研究旨在觀察環(huán)絲氨酸治療耐藥結核菌患者的效果,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擇100例耐藥結核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環(huán)絲氨酸組和對氨基水楊酸組。環(huán)絲氨酸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齡(36.6±7.9)歲,浸潤型肺結核39例,纖維空洞型肺結核11例。對氨基水楊酸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36.3±9.2)歲,浸潤型肺結核38例,纖維空洞型肺結核1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結核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經(jīng)正規(guī)方案治療6個月后無好轉(zhuǎn),藥敏試驗提示已發(fā)生耐藥,也未曾用過環(huán)絲氨酸和對氨基水楊酸。
1.2 方法:抗結核方案:環(huán)絲氨酸組:6 Z Km Lfx Pto Cs/18 Z Lfx Pto Cs吡嗪酰胺(Z)、卡那霉素(Km)、左氧氟沙星(Lfx)、丙硫異煙胺(Pto)、環(huán)絲氨酸(Cs)。對氨基水楊酸組:6 Z Km Lfx Pto PAS/18 Z Lfx Pto PAS吡嗪酰胺(Z)、卡那霉素(Km)、左氧氟沙星(Lfx)、丙硫異煙胺(Pto)、對氨基水楊酸(PAS)。用法:Z:0.4 mg 3次/d,Km:0.5 mg,肌內(nèi)注射,1次/d;Lfx:0.75 mg,1 次/d;Pto:0.25 mg,3 次/d;Cs:0.25 mg,3 次/d;PAS:4 g,2次/d。因不良反應不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療的患者被排除出本研究。治療期間兩組患者胸片檢查1次/3個月、行痰找結核菌和痰結核菌培養(yǎng)1次/月。另外復查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1次/月,病情有變化時也可隨時檢查。
1.3 觀察指標:兩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痰菌陰轉(zhuǎn)的患者例數(shù),兩組治療結束時X線胸片病灶吸收情況,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肝、腎功能損傷,白細胞減少、胃腸道不適等)。陰轉(zhuǎn)標準:連續(xù)2個月痰菌陰轉(zhuǎn)且不再復發(fā)。病灶吸收評估方法:病灶吸收大于50%為明顯吸收;病灶吸收小于50%為吸收;病灶無吸收為無改變;病灶增大或發(fā)生新病灶為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痰菌陰轉(zhuǎn)情況:治療后兩組患者在各個階段的陰轉(zhuǎn)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X線胸片病灶吸收情況:環(huán)絲氨酸組病灶吸收率為87.5%,對氨基水楊酸組病灶吸收率為88.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痰菌陰轉(zhuǎn)情況(例)
表2 兩組患者X線胸片病灶吸收情況(例)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環(huán)絲氨酸組患者的肝功能損傷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氨基水楊酸組患者(P<0.05),其中環(huán)絲氨酸組有2例比較嚴重,對癥治療后無好轉(zhuǎn)不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療,而對氨基水楊酸組有8例比較嚴重不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療。其他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例)
耐藥結核菌產(chǎn)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3]:①治療方案選擇不合理,如藥物組合不當、假聯(lián)合方案、藥物使用劑量不當?shù)?②治療過程中隨意改變治療方案;③未考慮到患者可能因藥物不良反應或(和)經(jīng)濟狀況不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療;④治療過程中監(jiān)督用藥不力;⑤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療。結核菌一旦發(fā)生耐藥,可導致治療效果下降、療程延長和增加患者的治療費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4]。
環(huán)絲氨酸為D-丙氨酸類似物,可抑制丙氨酸消旋酶、合成酶,抑制細胞壁粘肽產(chǎn)生,使結核桿菌的細胞壁缺損和耐酸能力減弱,起到殺菌和抑菌作用[5]。
環(huán)絲氨酸的優(yōu)勢如下:①耐藥率較低,未見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發(fā)生交叉耐藥;②有較強的組織穿透力、分布較廣,對各種組織或體液中的結核桿菌均有作用;③肝毒性很低,可在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中使用。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推薦環(huán)絲氨酸用于治療耐藥結核菌[6]。
本研究結果顯示,環(huán)絲氨酸和對氨基水楊酸治療耐藥結核菌的效果相當,但環(huán)絲氨酸對肝功能的影響明顯小于對氨基水楊酸,患者的依從性更好。盡管環(huán)絲氨酸效果良好,但在聯(lián)合用藥時不良反應可加重,依從性下降。而且環(huán)絲氨酸影響維生素B6的代謝,使用時每250 mg環(huán)絲氨酸必須給予50 mg維生素B6[7]。另外,使用環(huán)絲氨酸的患者可能會有自殺傾向,使用前應先對患者進行精神評估。
總之,環(huán)絲氨酸治療耐藥結核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陳永忠,潘洪秋.利福布汀聯(lián)用羅紅霉素對耐多藥結核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10):1716.
[2]謝 安,肖和平.環(huán)絲氨酸在治療耐多藥結核病方面的應用[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2):949.
[3]馬 嶼.耐藥結核病及其防治[J].臨床肺科雜志,2005,10(2):137.
[4]Goble M,Iseman MD,Madsen LA,et al.Treatment of 171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sistant to isoniazid and rifampin[J].N Engl JMed,1993,328(8):527.
[5]Bruning JB,Murillo AC,Chacon O,et al.Structure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 -alanine:D -alanine ligase,a target of the antituberculosis drug D - cycloserin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1,55(1):291.
[6]Falzon D,Jaramillo E,Schünemann HJ,et al.WHO 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2011 update[J].Eur Respir J,2011,38(3):516.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anagement of MDR -TB:a field guide-a companion document to 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 - resistant tuberculosis[J].Geneva:WHO,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