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吉霏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醫(yī)院婦科,安徽 亳州 236800)
手術是治療子宮肌瘤的有效方法?;颊哂捎谑中g及手術部位涉及生殖器官的特殊性,手術期間的生理、心理應激較大。隨著醫(yī)療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已經(jīng)從機械性操作過渡到重視人的心理及生理舒適上來。Roy適應模式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改善護理對象的適應方式,系統(tǒng)面對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1]。我院2012年3月~12月對50例子宮肌瘤手術的患者實施Roy護理模式,有效緩解了患者的手術應激,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00例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入選標準:①初次進行手術,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聽力完好,能夠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有足夠的理解能力;③術前無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無明顯心血管疾病;④術前1個月未使用過激素;⑤無全身嚴重感染及惡性腫瘤病史。排除標準:心、肝、腎合并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年齡25~47歲,平均(38.8±6.2)歲。將該組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術前常規(guī)檢查、準備,術后基礎護理,飲食指導,病情監(jiān)護,康復指導等),觀察組采用Roy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 生理方面:術前幫助患者做好各種術前準備,術后疼痛是患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告知患者術后疼痛為正?,F(xiàn)象。指導患者通過看電視、聽音樂、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可幫助其做徒手按摩,冰敷、熱敷等方法,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緩解疼痛[2]。告知患者術后感染的危害,抗生素的使用目的、方法及常見感染的預防方法。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恢復胃腸功能,降低患者的不適感。
1.2.2 情感方面: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的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介紹手術方法、配合要點、注意事項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注意傾聽患者的感受,表達適度的理解和同情,采用合理情緒想象技術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技術對患者進行情緒治療,使患者心態(tài)積極,正確面對手術和術后的癥狀改變,積極的配合治療。
1.2.3 角色功能方面:從正常人到手術患者,角色的轉換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壓力。術前患者擔心手術會影響性生活和生育,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術后患者可在半年內(nèi)恢復性生活,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的進程中,與醫(yī)護人員建立一種新型的互助合作式關系,運用實例(手術成功案例)、應用肢體語言的激勵和家屬參與激勵,幫助患者建立手術信心。術后給予康復性指導,協(xié)助家屬安排好家事,減少患者的顧慮。
1.2.4 相互依賴方面:對配偶及家屬進行認知療法,重復強調手術后不會影響夫妻生活,鼓勵其關心患者。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平衡親友探視和患者休息的時間,協(xié)助患者家屬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使患者既能靜心休養(yǎng)又與社會聯(lián)系保持暢通。
1.3 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術前1 h的生理應激及術后的心理狀態(tài)。①生理應激:心率和血壓(收縮壓SBP)、皮質醇、血糖、C反應蛋白。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置于-20℃冰箱冷凍待測。血糖由我院檢驗科測定。皮質醇、C反應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測定。②心理狀況:用SCL-90自評量表評價:主要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敵對、恐懼、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九個方面。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 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患者術前生理應激的比較:兩組術前1 h的C反應蛋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前1 h的心率、收縮壓、皮質醇和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生理應激的比較(N=50)
2.2 兩組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觀察組術后在軀體化、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精神病性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方面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SCL-90自評量表評分比較
子宮肌瘤是婦女多發(fā)、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在中青年婦女中較為常見。子宮肌瘤的患者多無自覺癥狀,少數(shù)有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塊及壓迫癥狀。如果出現(xiàn)蒂扭轉會引起較為劇烈的疼痛,危害性較大。多數(shù)子宮肌瘤的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子宮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部分患者對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抱有消極態(tài)度,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圍術期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患者是否能夠順利康復。
Roy適應模式是由美國護理學專家Sister Callista Roy于1964年提出的[3],Roy護理模式的優(yōu)點是從整體觀點出發(fā),著重探討了人作為一個適應系統(tǒng)面對環(huán)境中各種刺激的適應層面與適應過程[4]。為增進有效適應,根據(jù)Roy適應模式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護理應不失時機地對個體的適應問題以及引起問題產(chǎn)生的刺激因素加以判斷,找出其相關性,進而制定護理目標,采取干預措施使全部刺激均落在患者的適應范圍內(nèi),再運用護理程序促進患者在生理功能、情感方面、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賴4個方面的適應性反應,幫助患者減少無效反應,促進適應性反應[5]。這對幫助和支持患者創(chuàng)造性運用自身的適應機制,保持健康有重要的意義。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能有效增加患者對醫(yī)療活動的滿意度,使醫(yī)患關系更加融洽,目前該護理模式已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廣泛應用。
本研究根據(jù)子宮肌瘤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發(fā)展的特點協(xié)助其控制角色適應中的各種刺激,協(xié)助初患者積極的面對各種刺激源,通過內(nèi)部調節(jié)機制,增加患者的適應狀態(tài)。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前的生理應激小于對照組,術后的心理應激也小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Roy護理模式給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可提高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手術適應性,減少生理、心理應激,確保手術安全。
[1]彭學葉.Roy適應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J].全科護理,2010,8(3):36.
[2]秦文竹,趙淑波.Roy適應模式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6):197.
[3]曾昭蘊,闞春梅.Roy適應模式在介入治療子宮肌瘤76例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5):1153.
[4]仰明莉.羅伊適應模式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4):56.
[5]廖少玲,鄭婉婷,陳殷琴.羅伊適應模式在乳腺癌術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亂與重塑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