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公元199年,曹操率軍前往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準備和另一個地方割據(jù)勢力袁紹決一死戰(zhàn)。曹操是一個有頭腦的政治家,他很清楚,軍隊紀律是否嚴明,對戰(zhàn)爭的勝負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他在出發(fā)之前再三強調(diào)紀律的重要性,立下軍令,嚴禁任何人搶劫財物,騷擾百姓,強搶民女,踐踏莊稼,違令者當眾斬首。結(jié)果一路上曹操的軍隊秋毫無犯。
無巧不成書。有一天曹操在出巡的時候,他的馬受了驚嚇,不聽他的控制,居然跑到老百姓的麥地里把人家的麥子踩壞了一大片。曹操好不容易把馬控制住,然后跑到掌管軍法的主簿面前下馬認罪,請求按軍法將他斬首示眾。
主簿很吃驚,勸說曹操:“自古以來刑不上大夫,再說您又是全軍主帥,怎么可以將您斬首呢?”
曹操很生氣地說:“我身為主帥,自己制定的法令自己帶頭違反,以后我還怎么帶兵打仗?我制定的軍法豈不成了一張廢紙?”
主簿又解釋道:“軍法是針對其他人的,您是主帥,可以免罪?!?/p>
曹操見主簿不敢治他的罪,當場拔出劍來就要自刎謝罪。幸好身邊的人眼疾手快,把他抱住,劍也奪了下來。
大家紛紛下跪勸解:“主公您乃一軍之主,您要是死了,我們還跟著誰去打仗呢?又如何實現(xiàn)您統(tǒng)一天下的抱負?還是請主公三思,千萬不要尋短見才是啊!”
曹操見大家都反對,只好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大家都這么說,那我就不自刎了,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今天我用我的頭發(fā)來代替我的腦袋,今后誰要是違反軍紀,那就不是割頭發(fā)了!”
于是他將頭發(fā)解開,將劍一把抓過來,一揮手割下一大把頭發(fā),然后叫人把這些頭發(fā)捆起來掛在營門前示眾。
部下聽說這件事后,都很佩服曹操嚴于律己的精神,同時也看到了曹操嚴肅軍紀的決心,更沒有人敢違反軍紀了。
各抒己見
曹操之所以能帶出紀律嚴明的軍隊,是因為他本人首先能夠做到嚴于律己。這樣不但能少犯錯誤,還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墒?,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這一美德不以為然。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