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平
對于每個剛剛接觸《科學》的小學生來說,對于科學這門陌生而新奇的學科,個個充滿好奇。多年的科學教學實踐告訴我,孩子的興趣愛好一般比較短暫,剛開始的時候,由于新鮮而好奇,會對科學課充滿興趣,但是多數(shù)學生這種熱情持續(xù)不了多久,漸漸對科學失去興趣,沒有了剛開始的那股激情和熱情,上課也沒以前那么認真投入,學習效果自然慢慢降低。
玩樂,孩子的天性使然?,F(xiàn)在的大多數(shù)孩子,讓他學習也許會厭倦,如若讓其玩樂,則渾身是勁,樂此不疲。巧妙利用小學生的玩樂天性,將科學學習融入玩樂之中,讓他們愛上科學,甚至迷戀上科學,不失為一種良策。
人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一共安排了四個單元:《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水和空氣》。我覺得每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都能夠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這樣既能讓學生輕松愉悅的學好科學知識,形成較好的科學技能,更有利于培養(yǎng)并保持孩子們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品質。
一、在玩樂中了解植物特征
植物,對于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但是對于如何去觀察植物以及植物的結構、分類、生存需要等方面的特征,孩子們還是相當陌生的。
在教學第一單元《植物》時,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近自然,一起去參觀校園,擁抱大樹,近距離去觀察大樹;用潔白的拓印紙親手拓印出奇幻的樹皮;用美麗的畫筆畫出蒼天的大樹和嬌小的小草。
在教學《植物的葉》這一課時,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學校的小樹林中,撫摸、觀察各種各樣美麗的樹葉,然后采集自己喜歡的飄落在地的樹葉,當作寶貝帶回教室?;氐浇淌液螅覀円煌M情地玩兒樹葉。有的學生在樹葉的葉柄上系上紅絲線,當掛件戴在脖子上;有的學生在樹葉上寫上“書海無涯”當作書簽夾在書本中;更多的孩子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樹葉貼成葉畫,把各自完成的作品張貼在教室后墻上,雖然沒有藝術珍品那樣精美,但他們無比欣賞自己的作品,玩樂時是那么開心,那么投入。
孩子們在輕松愜意的玩樂中初步了解什么是觀察,懂得怎樣去觀察,在各種有趣的玩樂活動中了解植物的結構、種類等方面的特征。
二、在玩樂中認識動物習性
人們常說“玩物喪志”,實則不然,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靈感正是來自于玩樂過程之中。
小動物是每個學生的最愛,即便膽兒小的學生不敢觸碰它們,可心里還是挺喜愛的。在教學第二單元《動物》時,我和學生開開心心、痛痛快快的著實玩了好一陣子。
我首先領著孩子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尋訪各種小動物,和他們一起捉蝸牛,掏螞蟻,挖蚯蚓,然后將蝸牛、螞蟻帶回教室好好玩耍。孩子們讓幾只蝸牛進行爬行比賽;將幾只不同地方的螞蟻放在一個昆蟲盒里,看著它們互相打斗;給蝸牛和螞蟻喂食,看看它們到底喜歡吃什么,怎么睡覺,認識它們的生活習性;用放大鏡觀察蝸牛和螞蟻,看看它們身體構造,并畫出它們的外形。這些有趣的玩耍活動讓孩子們樂翻了天,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啦!
我還布置學生回家后飼養(yǎng)金魚、小烏龜?shù)?,仔細觀察并記錄下它們的生活習性,孩子們一個個都非常樂意的接受了任務,并能夠堅持飼養(yǎng)、觀察、記錄。
孩子們玩樂的天性在此刻肆意爆發(fā),他們在盡情玩樂中不僅僅是學到了科學知識,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提升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他們養(yǎng)成堅持長期科學觀察的毅力,形成珍愛并善待周圍環(huán)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在玩樂中熟悉材料性質
第三單元安排的是《我們周圍的材料》,“材料”的教學不如前兩個單元來得容易,相對于動、植物,學生對“材料”比較生疏,距離感比較大,對各種材料的性質知之甚少。要有效地開展好本單元的教學,還得充分利用孩子們的玩樂天性,讓他們在玩樂中認識材料,熟悉材料的性質。
我們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具有嚴密結構的材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物可玩。
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木頭、金屬、塑料”讓學生通過“刮一刮、拉一拉、折一折”等活動動手測試這些材料的硬度,檢測它們的柔韌性;我們可以讓學生玩“報紙、餐巾紙”吸水比賽,比較它們的吸水能力;我們可以上學生“猜一猜,玩一玩”將“鐵釘、粉筆、木頭、蘋果、紙片、塑料鈕扣、橡皮”等物體放入水中,測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進一步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質。
玩樂,拉近了學生與材料的距離,在多種玩樂活動中認識材料,學習材料的性質,既生動形象,又深刻有效。
四、在玩樂中親近水和空氣
水和空氣都是人類的生命之源,要了解它們的特征,光靠眼睛觀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多種活動來了解,我們要讓學生在玩樂活動中親近水和空氣,認識水和空氣的特征。
我們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滴一滴,將水和油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從同一高度同時將水、油、蜂蜜、洗潔精倒在傾斜的塑料板上,比一比誰流得更快一些;我們可以讓學生把水裝進不同的容器,利用各種工具比較水的多少,在玩耍中學會使用量筒進行測量水的多少;我們可以讓學生想辦法將空氣裝在塑料袋,感受空氣占據(jù)空間;我們還可以把掛在保持平衡的小棒兩邊的氣球中的一個扎破,發(fā)現(xiàn)扎破的一邊翹起來了,懂得空氣是有重量的。
我們要妙用孩子天性,將科學學習融入玩樂之中。融科學學習的玩樂,不是自由散漫的玩樂,不是隨意任性的玩耍。我們要明確目標,精當預設,讓學生在自由平和的氛圍中開展有意義的高效的科學玩樂活動。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