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市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內在地規(guī)定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和巨大作用,堅信廣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的工作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領導工作的基本方法。周恩來同志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闡釋者和忠實踐行者,這里記述的是他堅定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一些感人事跡。
一、不斷地鞏固贏得革命戰(zhàn)爭勝利的群眾基礎
1934年,中央紅軍的長征隊伍到了湖南省通道縣城,紅軍總部駐在一所小學里。次日,周恩來同志到部隊指導工作,剛出門,這所小學的幾位教師便迎面朝他走來,告訴他:“兩天前聽說要來部隊,學生全給嚇跑了,沒想到來的是你們。紅軍紀律嚴,作風好,處處為老百姓做好事,和別的軍隊不一樣,大家又都回來了?,F在想繼續(xù)上課,可教室都讓你們住上人了,想跟您商量一下,能不能讓出幾間教室來,學生們好復課?!彼麄儎傉f完,周恩來同志就喊來號房子的管理員,對他說:“現在你去傳我的話,動員大家馬上把教室統(tǒng)統(tǒng)讓出來,給學生上課用!”很快,學生們復課了,周恩來同志焦急的心情才稍微平靜下來。
1935年,紅軍進入云南后,遭到了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戰(zhàn)斗異常殘酷。一天,部隊路過馬龍縣,夜間在一個村子里休息,周恩來同志又整整工作了一個通宵,可仍然沒吃上飯。村子里的老百姓都讓國民黨兵嚇跑了,幾個警衛(wèi)員跑遍全村也無法買到任何食物,實在沒辦法,只好去老鄉(xiāng)的家里尋找食物了。在一位老鄉(xiāng)家里,找到了兩碗苞米飯和10個雞蛋。這幾個警衛(wèi)人員,見不到人,無法付錢,就想先讓周恩來同志吃上飯再說。當他們做好飯給周恩來同志送去時,他得知這飯還沒有付錢,立即嚴厲地批評了他們,要求立即把這些食品送回去,還說:“我們是工農紅軍,是人民的子弟兵,絕不允許亂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本l(wèi)人員懇求說:“我們已經把老鄉(xiāng)的這些食物做成了熟食,這樣送回去如果老鄉(xiāng)看不到,也就浪費了,不如寫一個條子向他們說明情況,多留點錢,這些熟食能不能就別送回去了?”周恩來同志這才勉強同意了。
1935年中秋時節(jié),紅一方面軍主力進入甘肅境內,群眾正在收獲梨子,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滿了果子,院子里、屋里也是水果成堆。經過連續(xù)長途行軍的紅軍戰(zhàn)士,真想吃幾個梨子消除一下疲勞。這時,周恩來副主席的病剛好,部隊休息時,他一手端著開水,一手拿著鉛筆,坐在掛滿梨子的大樹下,在專心致志地看地圖。戰(zhàn)士們看到周副主席大病初愈,還這樣模范地遵守群眾紀律,極為感動,決心學習他這種時時處處維護群眾利益的高尚品質。就這樣,中央紅軍主力經過甘肅盛產水果的地方,秋毫無犯,受到群眾的交口稱贊。
不久,部隊要通過甘肅回民區(qū)了。紅軍指戰(zhàn)員翻了一天的山,晚上駐在一個小山村里。這地方,水貴如油。全村幾十戶人家就靠一口十幾丈深的水井飲水。小村里一下子駐進這么多紅軍部隊,吃水就更加困難了。警衛(wèi)員急急忙忙地向老鄉(xiāng)借了一只水桶,抬著兩盤井繩,跑到井邊去排隊打水。等了好久,才輪到他們。因為井太深,他們又非常著急,一下子把水桶底摔壞了,只好回來再向老鄉(xiāng)借一只桶。一直折騰到晚上9點多鐘,才燒好開水。警衛(wèi)員送開水來了。周副主席對晚吃晚飯、晚喝開水這些事情一句話也沒提,可對摔壞老百姓的水桶卻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同志啊,你們?yōu)槭裁醋鍪虑椴恍⌒模驂牧死相l(xiāng)的水桶讓人家用什么,你們一定要挽回影響,馬上去問問多少錢,賠人家,并且要好好地向老鄉(xiāng)道歉!”周副主席讓警衛(wèi)員賠償回族老鄉(xiāng)水桶的事很快在當地傳開了,紅軍戰(zhàn)士秋毫無犯的良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1947年中央會議后,周恩來副主席派工作人員到基層調查農村土地改革的實際情況,作戰(zhàn)參謀張清化回到了晉西北的臨縣三交鎮(zhèn),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活動。張清化回到中央支隊以后,周恩來副主席找到了他,讓他談談在臨縣三交鎮(zhèn)的所見所聞所感。張清化說,不敢講,怕認識不準,講錯了會犯錯誤。周副主席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你有什么就講什么,我絕不會給你扣帽子。”于是,張清化就匯報了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和看法,他對周副主席說,晉西北臨縣三交鎮(zhèn)正在搞劃階級、定成分、斗地主、挖地財、挖元寶運動。在定成分時要查三代,如果三代中曾經有地主或富農的,即使現在是貧農,也要定成地主或富農;給工商業(yè)者定成分,如果擁有大一點的鋪子的店主,就定成地主、富農,而且把他們的鋪子都給分了。周副主席了解到農村土改中這些“左”的錯誤后,向毛主席作了匯報。經過研究,中共中央在全黨發(fā)出糾正解放區(qū)農村土地改革中“左”的錯誤的一系列指示,確保黨在新區(qū)和老區(qū)的土改運動正確開展,夯實和擴大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群眾基礎。
二、把清正廉潔作為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條件
周恩來同志對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求非常簡單,并且也這樣嚴格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他把正人先正己作為與群眾相處、密切聯系群眾的一項重要原則、一個重要條件。
建國后,有一次,周恩來總理身邊的個別工作人員在出國后,看到國外豪華的辦公樓,便聯想起中國也應有自己氣派的國務院辦公大樓,并且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周總理。沒想到,總理對他們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只要我當總理,你們就要打消大興土木的念頭,國務院不能帶這個頭?!背私^對必要的開支外,總理不同意多花國家的一分錢。慶祝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筑”計劃交他審批時,他堅決從計劃中刪除了一項工程——國務院辦公大樓。他斬釘截鐵地說:“只要我當一天總理,就不蓋國務院大樓!”為此,周總理向國務院解釋說,連清朝最后一個攝政王載灃辦公的地方,也只有東花廳和西花廳兩處,他的辦事人員只有四五個人,他的衙門總共不過十幾個人。我們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更要處處為人民著想,必須勤儉建國。
西花廳是周總理的住所兼辦公的地方,這是清朝留下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油漆剝落,陳舊不堪。尤其是到了下雨的時候,磚鋪的地面濕漉漉的,大家都擔心,這樣下去會危害周總理的身體健康。行政處和保衛(wèi)處的人員一致認為,不能再這樣繼續(xù)下去了??蓭状涡蘅樂桨付家蚩偫聿煌舛鴶R置下來。又過了一段時間,周總理出差去了廣東,行政處的人員趁機組織人員修繕了一下??偫砘氐奖本┌l(fā)現后,當即對他們提出了嚴肅的批評,還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作了檢討,反省自己沒有把好關。他說,自己對此承擔全部責任。以后,未經總理同意的事,行政處的同志再也不敢自作主張了。
為了減少會議經費,國務院經常在中南海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多是部長級以上的干部,會議時間多在一天以上。為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大家往返吃飯花去的時間,國務院為與會者安排工作餐,即合餐,通常一張桌上擺上四個菜,一個湯,大家正好能夠吃飽,不浪費,周總理稱之為“四菜一湯”,他說,這樣既經濟,又實惠。于是,“四菜一湯”就成了政府公務接待提倡節(jié)儉的一種慣例。
周總理到外地視察,吃飯后常常補交飯費。1966年7月28日中午,總理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調研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同學們一起到師生食堂就餐。他和師生們一樣,從廚房里端出主食、燒茄子和炒青椒,和同學們一樣站在飯廳里吃飯。這時,炊事員特意做了一碗湯送到總理面前,他隨即問:“同學們有這樣的湯沒有?”當他得知同學們沒有湯時,他也不喝這碗湯了,而是倒了一碗白開水喝。飯后,總理讓隨行的工作人員向食堂交了糧票和菜金,并補交了湯錢。學生食堂的午飯是貳角伍分,而總理的飯費收據上則寫著:“貳角伍分,伍分”。
三、敢于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義作堅決斗爭
1955年至1956年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一些地方發(fā)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由于當地干部救災措施不力,導致500多人餓死。周總理聽了匯報后,心情極為沉痛,他說:“我們的黨必須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不關心人民疾苦或者關心不夠,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廣西發(fā)生的事是絕對不應該的,不管它是局部,是一省、一縣,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必須嚴肅追究責任,嚴肅處理?!辈痪茫瑥V西餓死人事件得到了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受到了黨紀政紀處分。
1960年五一節(jié)前夕,周總理在聽取北京市治安狀況的匯報時,聽說前一天發(fā)生了電車被燒的事件,他立即詢問匯報的同志到過現場沒有,回答說,沒到過。周總理立即帶領相關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他和同志們在現場仔細地查看,深入群眾了解情況。在回來的途中,總理沉痛地說:“我們險些為官僚主義所害啊!”總理簡單的一句話,字字千鈞,愛護群眾、憎惡官僚主義的態(tài)度使在場的同志深受教育。從此以后,公安機關立了一條規(guī)矩,凡是重大案件和治安事故,領導同志必須立即趕赴現場,了解第一手材料,全面掌握情況,親自指揮戰(zhàn)斗。
1962年1月,七千人大會在北京召開。周總理聽到下級同志的反映,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強迫命令、浮夸風、講假話等不良作風。在談到這種官僚主義作風對黨群關系造成的危害時,周總理說,這幾年,黨風不正,產生了浮夸和說假話的現象,我們要提倡講真話,首先領導要喜歡聽真話,反對說假話。大家都說假話,看領導的臉色行事,那不就同舊社會的官場習氣一樣了嗎?說假話不對,上面的領導對下屬采取高壓政策更不對。唐代皇帝李世民能對魏征的反對意見“兼聽則明”,使唐朝興盛起來了,他們是君臣關系,還能做到這樣,我們是同志關系,就更應該養(yǎng)成聽真話、講真話的良好習慣了。接著他說,我們必須提倡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反對強迫命令和形式主義。
1963年5月,周總理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作了《反對官僚主義》的專題報告。他指出:“官僚主義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幾種政治病之一?!彼€把官僚主義分為20種:第一種是,高高在上,孤陋寡聞,不了解下情,不調查研究,不抓具體政策的落實,不做思想政治工作,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這種官僚主義危害極大。他說:“一旦不切實際地發(fā)號施令,必將誤國誤民。”他進一步指出:“黨的路線、政策再好,如果業(yè)務部門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給阻塞了,那就是把黨和群眾給隔開了?!彼嬲]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周總理還列舉了官僚主義的其他表現,如對群眾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無頭腦、迷失方向、事務主義的官僚主義,頤指氣使、不能平等待人的老爺式的官僚主義,不學無術、浮夸謊報、弄虛作假、不誠實待人的官僚主義,遇事推諉、辦事拖拉、麻木不仁、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不學政治、不鉆研業(yè)務、濫竽充數、行政能力差的官僚主義,糊里糊涂、人云亦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官僚主義;還有懶漢式的官僚主義;機關式的官僚主義,文牘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官僚主義,特殊化的官僚主義,擺架子的官僚主義,自私自利的官僚主義,爭名奪利的官僚主義,鬧不團結的官僚主義,宗派性的官僚主義,蛻化變質的官僚主義,違法亂紀、作奸犯科、害黨害國、走危險道路的官僚主義等等。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官僚主義的丑惡嘴臉,并對這些思想意識和行為進行了嚴厲的駁斥。
1973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宋平同志向總理反映,甘肅中部的定西,是一個有十幾個縣、200萬人口的地區(qū),許多人還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被子蓋,有的因為沒有衣服甚至不能出門,日常生活極為困難。但有些領導無視群眾的疾苦,還在唯心地說形勢一片大好。周總理聽了之后,難過地流下了眼淚。他說:“我們搞了2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這樣,國務院有責任,我有責任,過去我們不曉得,事實上,200萬人的基本生活問題不是小問題,為什么不解決這個問題,軍隊倉庫里有物資,為什么不救濟,要趕快解決?!睍螅芸偫砹⒓赐ㄖ婈牶偷胤降挠嘘P部門迅速進行救濟,幫助甘肅定西等地區(qū)的人民群眾解決生活困難,積極發(fā)展生產。
四、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治國理政經驗
周恩來同志把與群眾交朋友、向群眾學習作為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職責,他號召全黨要“面向群眾,不僅要教育群眾,還要向群眾學習,因為領導者本身知識還不完全,經驗還不夠。領導地位并不能使其得到知識和經驗,所以面向群眾、汲取群眾的經驗十分必要?!彼麖娬{,密切聯系群眾,走群眾路線,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我們處理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p>
吳春安,全國農業(yè)勞動模范,山西省翼城縣西梁大隊黨支部書記,1954年、1955年,他兩次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yè)會議。兩次來京,周總理都接見了他。1955年春天的一天,總理問吳春安:“你們的棉花長得好,是怎么種的?”吳春安向周總理詳細地談了如何施肥、選種、下種、管理等一整套種植棉花的方法??偫碚J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有時為了弄清楚種植棉花的一個細節(jié),他常常要問好幾次??偫黻P心地對吳春安說;“你們還要搞科學植棉,看一畝地究竟能產多少斤棉花,還要搞科學實驗,不要怕失敗,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準能成功的?!备鶕芸偫淼闹甘荆轿魇∥髁捍宄闪⒘酥裁蘅蒲行〗M,經過八年的反復實踐,他們終于總結出一套棉花生產經驗,皮棉畝產達到166.6公斤,對全國的棉花生產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廣作用。
1959年9月,周總理第二次到密云水庫視察,當他看到水庫沙盤模型上沒有移民標志,就對北京市有關負責人說:你們的模型圖表中缺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人”,修密云水庫有5萬人需要遷移,你們對這5萬人作了安排沒有?回答說,沒有??偫砼u說:“你這是見物不見人啊,這是一條腿走路,是走不好的?!苯又?,總理對在座的修建水庫總指揮部副政委、密云縣委書記閻振峰說:“你是縣委書記,老鄉(xiāng)的房子蓋了多少?你要趕緊蓋,不然老鄉(xiāng)就對我們有意見了,也會影響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的,以后我每月都要問你,你要是不把移民群眾的房子蓋好,我就月月催你?!?960年9月的一天,周總理第6次來到密云水庫工地視察,當他聽說仍有一部分移民群眾的房子沒有蓋好,便嚴肅地批評說:“你們就是見物不見人,你們不把移民群眾的房子蓋好,我再也不來了?!痹谥芸偫淼挠H自督促下,到1960年底,密云水庫移民搬遷的房屋全部建造完成,周總理聽到此消息后,欣慰地對有關人員說:“這就對了!”
1961年調整黨在農村的政策時,周總理派出工作組到河北邯鄲地區(qū)調查了20多天,可是仍未了解到真實情況。隨后,他親自到武安縣伯延公社蹲點,在這里住了5天,他訪問了許多干部和群眾,與他們交知心朋友,寓調查研究于工作、活動和交往中。這樣,總理獲得了許多第一手資料?;氐奖本┖螅堰@些資料中反映的情況向毛主席作了匯報,指出,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體群眾都要求解散食堂,回家做飯,不贊成供給制,要求恢復高級社評工記分的辦法。這為毛主席最終決定取消食堂大鍋飯,提供了重要的群眾愿望和訴求依據。
1972年11月,身患重病的周總理仍然堅持工作,他頂著初冬的嚴寒,到北海公園檢查北京市的煙塵污染情況。總理徒步登上白塔,站在塔的平臺上,仰望遠方,當他看到遠處有煙囪冒黑煙時,對相關部門的領導同志說:“首都煙霧彌漫,污染相當嚴重,要趕快采取措施解決??!”從那時起,北京的環(huán)境保護問題,就提到了政府的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