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 要:中國的“拆遷史”可謂是一部濃墨重彩的悲喜劇,一邊是暴力拆遷的惡性循環(huán),一邊又是“拆遷暴富”的不斷刺激,“拆二代”也由此開始進入輿論的視野,作為一種負面形象而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以網絡媒體上有關“拆二代”的新聞報道為研究對象,采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其進行多維思考,主要探討了大眾媒體對于“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的成因,分析了大眾媒體所構建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對于“拆二代”負面群體形象認知起到的重要影響,最后對媒體應該如何更好地向受眾傳遞信息給出一些中肯的建議。
關鍵詞:“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擬態(tài)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9-0050-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劇烈的社會畸變,而“拆二代”現(xiàn)象即其中之一。
一、“拆二代”負面形象的產生
1.客觀現(xiàn)實?!安鸲笔强坎疬w補償“政策”致富從而形成的一個特殊群體[1]。然而一夜暴富帶來的物質層面的極大滿足,沒有經過一個漸進的過程,因而滋生了一些滯后性問題: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往往樂于享受得到的大批財富,從而會產生強烈的迷茫感,導致炫富、賭博、厭學等一些典型行為頻繁發(fā)生,成為了社會輿論關注的對象。“拆二代”一詞最先出現(xiàn)于《北京日報》,后被光明網、新華網等各大網絡媒體轉載,從而流行。
2.媒介建構。眾所周知,媒介營造的是一種典型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它并不是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鏡子式的再現(xiàn),而是通過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后向人們提示的環(huán)境[2]。網絡媒體的傳播范圍廣、信息海量、開放性強等特點為營造擬態(tài)環(huán)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安鸲边@一稱謂和群體形象的建構,也和大眾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密不可分。新浪門戶網一則《“拆二代”喝毒藥逼父親買豪車》新聞的出現(xiàn)以及其他“拆二代”當事人的拙劣表現(xiàn)讓這個群體開始為人們所熟知,并且媒體對待“拆二代”的群體形象評價像對待其它“X二代”一樣,也不可幸免地以一種揮霍浪費、游手好閑的負面認知形象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也因此引發(fā)大眾對這個群體的好奇、羨慕、嫉妒、擔憂和關注。
二、“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的內容分析設計
1.評價預測。在大眾傳播極為發(fā)達的今天,人們對現(xiàn)實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媒體構建的“象征性現(xiàn)實”的中介,因此,這種“擬態(tài)環(huán)境”導致人們所認識到的現(xiàn)實和真實環(huán)境之間存在一定的偏離。人們對“拆二代”現(xiàn)象的認識也是如此,“拆二代”形象建構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間存在很大的距離。為了探究大眾媒體對“拆二代”報道的內容是否屬實,公正,會否有失偏頗,筆者遂按照內容分析法進行以下的設計和取樣分析。
2.報道內容的選取和分類??紤]到研究的可實施性和可得性。本次研究主要以網絡媒體為主,以新聞抽樣的方法分別對搜狐新聞網和騰訊新聞網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一年內的“拆二代”相關新聞報道進行了樣本選取和分析。此次研究以“拆二代”為關鍵字搜索,因為“拆二代”新聞話題較年輕,所以只要可以作為衡量網絡媒體對“拆二代”態(tài)度的新聞報道,都列入了數(shù)據范圍之內。搜索源是以搜狐和騰訊的獨家新聞報道為主,搜狐網獨網以新聞全文查找到的關于“拆二代”的新聞報道總共204篇,騰訊網獨網以新聞全文查找到的總共91篇,由上述數(shù)據可得知,全部“拆二代”的報道總共有295篇,經過對這些數(shù)據內容進行分析,歸類和總結,可以解讀出網絡媒體對“拆二代”的媒介形象的態(tài)度和評價。
3.新聞內容的報道傾向。按照上述搜集到的新聞數(shù)據,可得出網絡媒體對“拆二代”新聞內容報道傾向的統(tǒng)計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的相關數(shù)據,可以看出以網絡媒體為代表的大眾媒體對“拆二代”形象的建構和態(tài)度。2013年搜狐對“拆二代”的新聞報道中,其中正面報道有29篇,負面報道有34篇,負面報道略微高于正面。但是,不得不提及的是媒體對“拆二代”的正面報道,部分是帶有一種反諷的態(tài)度。2013年騰訊新聞的統(tǒng)計結果和搜狐新聞的統(tǒng)計結果也比較一致,由此可看出媒體給“拆二代”營造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大都皆以負面為主。
但是比較欣喜的是,2014年以來正面傾向的新聞報道數(shù)量開始高于負面傾向的新聞報道數(shù)量,與2013年的新聞報道傾向有所不同。例如搜狐網最近發(fā)出的新聞,如《“拆二代”需要“立起來”》等,比較傾向于為“拆二代”營造一種正面的形象,由此可見以網絡媒體為代表大眾媒體已經充分的意識到需要為受眾去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去引導人們的行為和認識。
4.新聞內容報道主題。如表2所示,網絡媒體對“拆二代”的新聞報道主題主要集中分布在犯罪賭博、生活消費和投資經營以及價值觀念這四個方面。其中又以犯罪賭博方面的報道數(shù)量居多。犯罪內容種類單調,較為集中,往往是根據“拆二代”們一夜暴富,由負作用力產生的行為后果,主要涉及犯罪、賭博等較為普遍的惡劣現(xiàn)象。生活消費行為主要是指購買豪車豪宅等。投資經營較多地體現(xiàn)了“拆二代”高瞻遠矚的能力,很多有智慧的“拆二代”都走上了因拆遷而可持續(xù)良性發(fā)展的富裕路。價值觀念體現(xiàn)在了“拆二代”對待暴富生活后的價值態(tài)度和取向。根據報道主題的分布來思考,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拆二代”這一特殊群體開始成為媒體新的寵兒,由于媒體塑造“富二代”的慣性,造成了“拆二代”同樣被貼上了負面的標簽,以負面的形象不斷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安鸲毙蜗笾饕载撁鏋橹?,并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生活奢侈,揮霍成空;第二,厭學棄學,犯罪賭博;第三,價值觀念偏離正軌。大量的負面傾向報道內容和方式不得不使受眾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對“拆二代”這一群體的負面形象認知。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些門戶網的新聞報道還是比較公正的,他們或多或少也承認部分“拆二代”實現(xiàn)了社會可持續(xù)的良性發(fā)展。
三、媒體“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的傳播學思考
1.“沉默的螺旋”理論視野下的“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諾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傳播媒介對人們的環(huán)境認知活動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多數(shù)傳媒的報道內容具有高度的類似性,產生“共鳴效果”;同類信息的傳達活動在時間上具有持續(xù)性和重復性,產生“累積”效果[3]。“拆二代”負面形象的形成即是如此,這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北京日報》上,后被各大網絡媒體跟風轉載,記者、編輯等“把關人”關注到了拆遷戶這個群體,并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拆二代”這個術語,確實很新鮮,有它“存在即合理”的理由,于是各大媒體就都人云亦云地挖掘報道“拆二代”這一群體的信息。但經過統(tǒng)計不難發(fā)現(xiàn),各大媒體轉載報道有關“拆二代”的新聞稿件在內容上卻具有很大的雷同性、重復性、類似性,加之“拆二代”這一術語在媒體傳達的時間上具有持續(xù)性,信息抵達的范圍上具有廣泛性,使得受眾對“拆二代”這一群體形象具有高度的共鳴,如此鋪天蓋地報道“拆二代”一夜暴富、揮金如土的新聞就會迅速吸引受眾的眼球,并在受眾心中刻畫塑造出了一個負面的“拆二代”形象。
2.框架分析理論視野下的“拆二代”負面形象建構。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書中指出“框架指的是人們用來認識和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認知結構,人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經驗的歸納、結構與闡釋都依賴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們能夠定位、感知、理解、歸納眾多具體信息。[4]”眾多媒體在對“拆二代”這個群體報道時,源自于之前對“官二代”“富二代”等實際新聞的報道經驗,會以二代相關的累積經驗形成新聞框架,作為一定的知識體系或認知定勢預存在大眾媒體及廣泛受眾的大腦中。所以當大眾媒體在報道“拆二代”時,這些既有的框架、基模就會條件反射地浮現(xiàn)在記者們的腦海中,從而有選擇性地報道新聞事實,引導受眾繼續(xù)加強對“X二代”這些群體負面形象的構建??梢?,大眾媒體有意無意的選擇,使“拆二代”負面形象的披露較多,由此使人們在心目中對“拆二代”的群體形象形成了負面的認知。本文的內容分析法研究表明,以網絡媒體為代表的大眾媒體所構建的擬態(tài)環(huán)境顯著影響了對某一群體社會形象的構建[5]。事實上,負面現(xiàn)象只是“拆二代”群體中的一部分,其中還有許多正面形象值得報道。因此,大眾媒體應該充分地發(fā)揮其傳播功能,客觀地報道有關“拆二代”新聞事件,去積極地探索更加合理真實的報道方式和切入點,從而構建更加健康、文明和客觀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引導社會從更客觀、理性的角度關注“拆二代”群體,以期塑造受眾的理性精神,擴大整個社會的和諧共識。
參考文獻:
[1] 畢樹文,高原.眾說紛紜“拆二代”[N].發(fā)展導報,2014(4).
[2] (美)沃爾特·李普曼著.公眾輿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德)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著.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4] 陳陽.框架分析:一個亟待澄清的理論概念[J].國際新聞界,2007(4).
[5] 宣寶劍.媒介形象系統(tǒng)論[C].中國傳媒大學,2008.
[責任編輯: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