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才
摘要 針對規(guī)模牛場母牛產犢管理粗放現象,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產房的建設與準備、母牛的護理、助產的方法、新生犢牛以及產后母牛的管理技術要點,以供規(guī)模牛場和基層技術人員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 規(guī)模牛場;母牛;助產;產犢;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3-0301-01
1 產房的建設與準備
1.1 產房的建設
產房是規(guī)模牛場必備的設施之一,主要是為臨產母牛提供一個舒適的生產環(huán)境,方便母牛分娩產犢。應選在坐北朝南、背風向陽、臨近母牛舍的地方,一般為單列、磚木或鋼構結構、一牛一舍帶有圍欄的運動場,要求做到冬能保暖、夏能通風涼爽,舍內便于清掃和消毒。
產房內要配備有接生經驗、責任心強的人員,還要配備助產的器械,如產科繩、照明燈、消毒器械等,以及消毒和抗生素藥品,如碘酒、酒精、青霉素等。
1.2 產房的準備
根據母牛臨產期,合理安排。臨產母牛應準備產房和產欄,產房要求寬敞、清潔、保暖、安靜。母牛進舍前要對地面和舍內環(huán)境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消毒,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射等,產床要鋪干凈的點草(結合時節(jié)),保持舍內通風干燥,達到冬暖夏涼。產房內設立產欄,一牛一欄。
2 母牛護理準備
母牛應在臨產前1~2周進入產房,入產房前要對母牛進行消毒,可用2%來蘇水溫水液清洗后軀和四肢,待母牛全身干燥后即可牽入產房。采用單欄飼喂,可讓牛自由運動。喂食的飼草飼料要利于消化;飲水要清潔衛(wèi)生,溫度適宜。
母牛產前要準備好接產、助產用具、器具和藥品。在臨產時要用紗布繃帶將尾巴纏裹,拉向一側,以防浸染后軀。準備2只塑料桶,一只用來盛消毒液清洗待產母牛外陰戶及其周圍,另一只塑料桶消毒液專用于消毒助產員手臂和產科繩。接產遵守自然分娩原則,注意防止造成產道創(chuàng)傷和感染。當出現臨產征兆時,應盡快移至分娩牛床位,分娩時要細心照顧,需要時做好助產[1-2]。
3 助產方法
3.1 助產前準備和檢查
將母牛的身體處于前高后低的站位保定或者左側臥保定,再將尾根、外陰以及露出的部分進行清洗和消毒。通過產道檢查胎位是否正常和犢牛的生命體征,若胎位不正要及時進行矯正,應將胎兒順勢推回子宮進行矯正,防止胎兒腹部進入產道;再檢查母牛的身體狀況,如心跳節(jié)律等。
3.2 難產時助產
用消毒后的助產繩拴住胎兒兩前腿,并固定,助產者雙手伸入產道,大拇指插入胎兒口角,然后捏著前額,趁母牛努責時,一起用力,用力方向應稍向母牛臀部后下方,切忌硬拉;當胎兒通過陰門時,一人雙手固定母牛陰唇及會陰,以防撐破,為防子宮發(fā)生內翻或脫落,胎兒頭部出來后,要緩慢拉出。母牛分娩無力時,接產者要按照助產的方法和步驟,強行將胎兒拉出。母牛產道開張不良時,可在子宮頸口注射普魯卡因,刺激子宮頸擴張,再慢慢拉出。若遇胎兒死亡,在保母牛的前提下,胎兒能拉出就拉出,拉不出就肢解胎兒拉出。為預防產道感染,拉出胎兒后,先用生理鹽水或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產道和外陰,再用青霉素或土霉素粉撒入產道;若有出血現象,可注射或輸液進行止血,抗繼發(fā)感染。
3.3 降低難產幾率的方法
頭胎牛建議選用難產系數低于8的公牛精液或選用性控凍精亦可降低難產率;加強后備牛飼養(yǎng),避免配種過早;關注預產期滿而未產母牛。因超期未產容易造成妊娠毒血癥和增加難產幾率。建議超預產期2~3 d未產的牛肌注前列腺素,靜注地塞米松催生,對母牛無不利影響[3-4]。
4 新生犢牛的護理
胎兒產出后,應立即擦干或讓母牛舔干其口鼻內的羊水,觀察其呼吸是否正常;斷臍帶時,將臍帶內血液擠回胎兒體內,斷臍帶不宜過長,將臍帶斷端涂上碘酒,必要時可以結扎;讓新生犢牛在1~2 h內吃到足夠的初乳。
5 母牛產后護理
應驅趕母牛站立,讓其舔干犢牛被毛和喝飲羊水,以幫助母牛子宮收縮,助于排出胎衣,增加與新生犢牛之間的母子關系。母牛分娩后喂給溫熱(37~38 ℃)麩皮鹽鈣水(麩皮1.0~1.5 kg,食鹽50~100 g,碳酸鈣50 g),以補充體液損失和體力,調節(jié)酸堿平衡,冬季還可暖腹充饑。一般在母牛分娩后5~8 h可排出胎衣,最長不應超過12 h。如果超過12 h,尤其是夏季,應進行藥物治療,投放防腐劑,或及早進行剝離手術,否則易繼發(fā)子宮內膜炎,影響以后繁殖。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多以優(yōu)質牧草為主,自由采食,精料逐日增加0.5 kg,注意觀察母牛消化、乳房水腫以及糞便情況適度增減精料。
6 參考文獻
[1] 韋人,王秀清,楊莉萍,等.規(guī)模奶牛場怎樣做好接產助產工作[J].科學種養(yǎng),2013(4):37-38.
[2] 吳清明.奶牛接產技術與管理[J].南方奶業(yè),2013(4):17-20,29.
[3] 王秀清.如何做好奶牛的接產助產工作[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3(4):55-56.
[4] 沈伏忠,艾琦,朱海宏.奶牛接產助產工作的探討[J].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13(8):52-53.
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