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稻赤枯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2014-09-18 13:08:45駱寅濤王文輝
      吉林農業(yè) 2014年9期
      關鍵詞:發(fā)病原因防治措施特征

      駱寅濤 王文輝

      摘要:水稻赤枯病又叫“紅葉子病”、“鐵銹病”,是一種由于營養(yǎng)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大安市常年發(fā)生,多見于鹽堿土質和砂壤田,或地勢低洼的冷涼地塊,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稻產量。

      關鍵詞:水稻赤枯?。惶卣?;發(fā)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7-83-1

      1 發(fā)病特征

      我市赤枯病一般發(fā)生在7月的上旬。癥狀為稻苗返青慢、植株矮小、分蘗少、不生新葉或新葉少、葉色暗淡,病株發(fā)病多從下部老葉開始,逐步向上擴展,但新葉往往保持綠色,進入分蘗盛期癥狀最為明顯,葉片顏色變淡出現碎屑狀褐色斑點,以后逐步發(fā)展成深褐色的不規(guī)則形狀,病株生長緩慢,根系上白根少,多為褐色,嚴重的田塊遠望如同火燒焦狀。

      2 發(fā)病原因

      誘發(fā)水稻赤枯病的主要因素是稻田溫度過低和土壤營養(yǎng)元素的缺失。具體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2.1土壤缺鉀型

      此類型多發(fā)生在鹽堿性土壤和砂壤田中,因土壤本身鉀元素含量低,在長期施肥的過程中,氮肥使用量偏多而缺少對鉀元素的補充,是導致赤枯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初期葉色略顯深綠,葉片狹長下垂,下部葉片自葉尖沿兩側葉緣向下逐漸變黃或黃褐色,并逐漸向上位葉擴展,嚴重時田間水稻葉面發(fā)紅似火燒狀。

      2.2土壤缺鋅型

      此類型發(fā)生的環(huán)境與缺鉀型相似,多發(fā)生在插秧后的15~30天。具體表現為:植株下部葉片上沿主脈出現失綠條紋,萎縮不發(fā)棵,葉片上出現棕色銹狀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嚴重時葉脈變白色。新生葉片基部失綠,褪色。稻株生長受抑制,中部葉片出現棕色斑點。逐漸形成棕色條紋,葉尖向下變褐色。老葉葉鞘高于新葉葉鞘,成為“倒縮苗”。水稻缺鋅后植株矮小,不分蘗或少分蘗,生長參差不齊,出葉周期延長,葉尖內卷,老葉下垂,根系不發(fā)達,長勢不旺,成熟期延遲,產量大幅下降。

      2.3植株中毒型

      此類型多發(fā)生在深泥田、長期灌深水通氣不良和過量使用未腐熟有機肥的田塊。前期溫度低,有機質分解慢,隨著氣溫升高,土壤中的氧氣減少,有機質分解成有機酸和大量的有毒氣體。這類稻田插秧后返青慢,或返青后稻苗直立瘦弱無分蘗,沿葉尖向下褪色,葉脈周邊黃化并長出褐色斑點,甚至腐爛,使稻苗出現中毒現象。

      2.4低溫誘發(fā)型

      因長期低溫陰雨影響水稻根系發(fā)育,導致吸肥能力下降而發(fā)病,此類型多發(fā)生在水稻生長前期多陰雨天氣,大面積同時發(fā)病,程度輕重不同。由于在低溫條件下,植株上部嫩葉變成淡黃色,葉片上也出現許多褐色針尖狀小點,尤其尖葉為多。下部老葉起初呈黃綠色或淡褐色,隨后出現典型癥狀。稻根綿軟,彈性很差,白根少而細。另外秧苗栽插過深,稻田長期積水都會加重水稻赤枯病的發(fā)生。

      3 防治措施

      預防水稻赤枯病要采取綜合手段,根據發(fā)生的不同類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3.1精耕細作,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質量

      當年水稻收獲后,秋天要及時整地,最好是翻耕與旋耕相結合,翻耕一年,旋耕兩年,這樣可以加深耕層,達到整地的目的。土質差的要調換客土,鹽堿重的要拉沙壓堿,根據土壤的鹽堿化程度,一般每公頃拉沙500立方米。

      3.2測土配方,科學施肥,使所需各種營養(yǎng)元素達到均衡、合理

      增施有機肥,施用優(yōu)質腐熟糞肥,一般每公頃施30~40立方米 ,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和膠體顆粒含量,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也可先將綠肥或秸稈進行漚制后再還田。合理多施磷鉀肥、減少氮肥的過量使用。采用根外追肥,既可以防止貪青、倒伏,又可以促進水稻葉綠素的合成,提高水稻的抗病性,特別是由于缺鋅而引起赤枯病的鹽堿地塊,采用葉面噴施硫酸鋅的效果更佳,這也是水稻在生長后期常用的補肥方法。

      3.3加強田間管理,改進栽培措施

      對于爛泥田、長期水淹田等低洼冷涼的地塊,要適時曬田。根據大安市的農業(yè)生產情況,6月末7月初水稻分蘗末期為曬田最佳時期。曬田時間5~7天,曬到田面出現雞爪裂紋,水稻葉色變淡,葉片豎起為宜。通過曬田,增強了土壤的通透性,改善了土壤的結構,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根系活力。鹽堿地塊不宜曬田,要采取排水洗堿和“淺——濕——淺”的管理方法 。

      3.4 建立合理的排灌體系

      良好的排灌系統是水稻田間管理的基本保障。在鹽堿地塊,既要有健全的灌溉系統,以保證水稻需水,又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統,以保證及時排走含有鹽堿的稻田水,消除鹽堿的危害。灌排工程配套,一般多采用單排單灌系統。在低洼地塊,建設水稻田時,一般采用條型田以增強排水能力,既可排除內澇,又可以及時曬田增加地溫,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作者簡介:駱寅濤,本科學歷,大安市水田開發(fā)辦公室,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王文輝,大專學歷,大安市太山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endprint

      猜你喜歡
      發(fā)病原因防治措施特征
      如何表達“特征”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抓住特征巧觀察
      水稻稻瘟病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新農村(2016年12期)2017-01-12 08:50:59
      關于淡水魚養(yǎng)殖發(fā)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討
      關于仔豬水腫病的防治措施的探究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措施
      煤礦井筒裝備防腐涂料的選擇和施工
      對某雞場雞白痢發(fā)病情況的調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6:08
      兴义市| 陇西县| 江西省| 天水市| 喜德县| 溧水县| 抚州市| 清水县| 齐齐哈尔市| 宜兰县| 祥云县| 华安县| 方山县| 武定县| 监利县| 甘洛县| 许昌县| 来凤县| 德化县| 九江市| 革吉县| 潜山县| 临沭县| 百色市| 澄城县| 开原市| 宁远县| 德化县| 泗阳县| 宜阳县| 尚义县| 当雄县| 凌云县| 正蓝旗| 林甸县| 龙江县| 邢台县| 安化县| 年辖:市辖区| 林周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