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
我有一個朋友,她本來是個親切和善的人,說話慢條斯理??勺罱荒甓鄟恚麄€人變了,變得很焦躁,說話急吼吼的,一點耐心也沒有。我問她到底遭遇了什么天災(zāi)人禍,她長嘆一聲,把手機一晃:“還不是因為它。”
“喬布斯?”
“什么呀!我是說微博!”
她一年半前順應(yīng)潮流開了一個微博,玩得如魚得水,尤其是裝了手機客戶端以后,更是樂此不疲。從此她告別了從容的人生:從前等車時她會欣賞一下路過姑娘的裙子,現(xiàn)在只是捧著手機不停地刷刷刷;從前上菜的時候她會品評一下菜式色澤,現(xiàn)在只是拿著手機拍拍拍然后發(fā)發(fā)發(fā);從前她和朋友們交流些讀書心得,現(xiàn)在互相給對方看微博最新的段子哈哈哈……
類似的癥狀羅列下來,沒完沒了。她說最麻煩的,是她的生活已經(jīng)快被微博給綁架了。
這邊兒剛走失一孩子,趕緊悲痛萬分轉(zhuǎn)發(fā)呼吁,那邊兒菲律賓忽然又挑釁了,義憤填膺轉(zhuǎn)發(fā)譴責(zé);才看見一只小貓賣萌的視頻,哈哈一笑,立刻又有人發(fā)了條長微博加截圖解說一起侵權(quán)事件,得點開看看。好不容易處理完了,還沒歇兩分鐘,又刷出十來條,國家大事亟須關(guān)注,還老帶著“是中國人就轉(zhuǎn)”“還有點人性就都轉(zhuǎn)起來”之類的標語。微博上的情緒更新,都快比液晶屏刷新率高了。
我說你可以自己控制啊。她苦笑說我倒是想克制,可有時候身不由己。微博上的綁匪們會問:這個女孩得了白血病,你給轉(zhuǎn)了;那個男娃娃生了腫瘤,你為什么不轉(zhuǎn)?為什么要厚此薄彼?難道你做好人也要挑揀?你到底是什么標準?一連串問題問下來,往往啞口無言。
嚴鋒老師曾經(jīng)做過一個生動描繪:“早晨起來看微博,確實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種皇帝批閱奏章,君臨天下的幻覺。國家大事潮水般涌來,需要迅速做出各種判斷,提出各種建議,各種轉(zhuǎn)發(fā),各種憂國憂民,各種躊躇滿志,萬物皆備于我。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微博把人的這種情結(jié)激活了?!?/p>
作為一個微博的老用戶,我告訴她,微博其實和參禪一樣,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微博是微博。在這個階段,你還沒有把微博和其他網(wǎng)絡(luò)平臺區(qū)分開來,只當(dāng)是個新鮮玩意兒。第二個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微博也不是微博了。微博變成了整個社會,微博綁匪對你惡狠狠地說:“快點刷!抓緊轉(zhuǎn)!多多評論!”你就會誠惶誠恐連滾帶爬地去刷新,生怕一眼不看微博,就要跟時代脫節(jié)。
而我們真正要修煉到的,是第三個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看微博,終究不過就是個微博罷了,它代表不了輿論,更折射不了全社會。要是微博綁匪膽敢再威脅你,看透一切的你就輕蔑一笑:“多大點事兒啊,我還以為搶我雞蛋呢。”
她聽我說完,不禁心悅誠服地說大師您太睿智了,竟能把微博和參禪的境界聯(lián)想到一起。我微微一笑,手做拈花狀,把自己的手機拿了過來。
“我也覺得自己說得挺好,等我發(fā)條微博,免得忘了?!?/p>
(選自《看天下》2012年第19期,有刪改)
【賞析】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微博能讓我們更深入地觀察社會萬象,體味民生疾苦,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及國際風(fēng)云變幻,提高思想覺悟和認知水平,豐富日常生活。但微博也會讓我們的情緒被各種外部負面信息所干擾,個人言行被各色評論形成的輿論壓力所左右,甚至丟掉過去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我們必須有節(jié)制、有選擇、有“境界”地參與其中,讓微博真正“為我所用”。endprint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2014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