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雷
出差,夜宿小山村。天悶熱,至夜深也不能眠,遂起床到院子里乘涼。有螢火蟲飛過,落在院角的菜叢中,一閃一閃的,仿佛天上掉落的星星。
“螢火蟲,打燈籠,飛到東,飛到西……”久違的童謠驀(mò)地在腦海里響起來。突然想念故鄉(xiāng)的村莊了,想起那99只螢火蟲的往事。
故鄉(xiāng)的村莊,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風(fēng)景很美。那時,我還是孩子,和栓子、二牛是最好的玩伴。夏日里,我們上山采野果,下河捉魚蝦,別提有多快樂了。
但那個夏天剛開始,二牛就悶悶不樂,因為他娘病了,是眼病,看東西模模糊糊。上縣醫(yī)院看了,也沒查出啥來,只是開了些藥,但眼還是看不清。
二牛是個孝順的孩子,見娘這樣,自己很難過。他難過,我們也不高興。
突然有一天,二牛興沖沖地來找我和栓子,說他娘的病有治了。有人說,捉99只螢火蟲,裝在玻璃瓶里,每晚夜深12點(diǎn),用螢火蟲的光照三次眼,連著照七天就能治好。
我們歡呼雀躍。于是,每天,我們都盼著夜晚來臨,那樣就可以捉螢火蟲了。
夏夜的村莊,打麥場上,菜園里,河邊,樹林里,到處都能看到螢火蟲打著燈籠的身影。我們用破蚊帳做成捕蟲網(wǎng),去捉螢火蟲。
河邊的草叢里,通常是螢火蟲出沒最多的地方。天上,星光燦爛。夜空下,我們奔走在河岸上。
捉螢火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在同一個地方能發(fā)現(xiàn)兩三只。但有時跑出幾里地,也看不到一只。每捉到一只,我們就高興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放在玻璃瓶里。
一天,兩天……半個月過去,捉了96只,還差三只。
最后那晚,我們?nèi)チ藦臎]去過的一個地方——墳場,因為栓子曾聽爺爺說,那里螢火蟲最多。墳場在河南岸的樹林里,白天就很陰森,更別說晚上了。在猶豫了很長時間后,我們手拉手,唱著歌,壯著膽子走進(jìn)了墳場。那里的螢火蟲果然多,不長時間就捉夠了三只。
后來,二牛娘的眼好了,二牛爹專門買了大西瓜給我們吃。但我娘告訴我,二牛娘的眼睛能好起來,是因為二牛的舅舅從省城里拿來的藥。
時光流轉(zhuǎn)。栓子、二牛和我,長大后離開了村莊,栓子去了東北,二牛去了南方,我在山東,都在城市扎下根來。但那99只螢火蟲卻一直飛在我們記憶的天空里,燦爛了我們的童年。
出差,夜宿小山村。天悶熱,至夜深也不能眠,遂起床到院子里乘涼。有螢火蟲飛過,落在院角的菜叢中,一閃一閃的,仿佛天上掉落的星星。
“螢火蟲,打燈籠,飛到東,飛到西……”久違的童謠驀(mò)地在腦海里響起來。突然想念故鄉(xiāng)的村莊了,想起那99只螢火蟲的往事。
故鄉(xiāng)的村莊,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風(fēng)景很美。那時,我還是孩子,和栓子、二牛是最好的玩伴。夏日里,我們上山采野果,下河捉魚蝦,別提有多快樂了。
但那個夏天剛開始,二牛就悶悶不樂,因為他娘病了,是眼病,看東西模模糊糊。上縣醫(yī)院看了,也沒查出啥來,只是開了些藥,但眼還是看不清。
二牛是個孝順的孩子,見娘這樣,自己很難過。他難過,我們也不高興。
突然有一天,二牛興沖沖地來找我和栓子,說他娘的病有治了。有人說,捉99只螢火蟲,裝在玻璃瓶里,每晚夜深12點(diǎn),用螢火蟲的光照三次眼,連著照七天就能治好。
我們歡呼雀躍。于是,每天,我們都盼著夜晚來臨,那樣就可以捉螢火蟲了。
夏夜的村莊,打麥場上,菜園里,河邊,樹林里,到處都能看到螢火蟲打著燈籠的身影。我們用破蚊帳做成捕蟲網(wǎng),去捉螢火蟲。
河邊的草叢里,通常是螢火蟲出沒最多的地方。天上,星光燦爛。夜空下,我們奔走在河岸上。
捉螢火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在同一個地方能發(fā)現(xiàn)兩三只。但有時跑出幾里地,也看不到一只。每捉到一只,我們就高興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放在玻璃瓶里。
一天,兩天……半個月過去,捉了96只,還差三只。
最后那晚,我們?nèi)チ藦臎]去過的一個地方——墳場,因為栓子曾聽爺爺說,那里螢火蟲最多。墳場在河南岸的樹林里,白天就很陰森,更別說晚上了。在猶豫了很長時間后,我們手拉手,唱著歌,壯著膽子走進(jìn)了墳場。那里的螢火蟲果然多,不長時間就捉夠了三只。
后來,二牛娘的眼好了,二牛爹專門買了大西瓜給我們吃。但我娘告訴我,二牛娘的眼睛能好起來,是因為二牛的舅舅從省城里拿來的藥。
時光流轉(zhuǎn)。栓子、二牛和我,長大后離開了村莊,栓子去了東北,二牛去了南方,我在山東,都在城市扎下根來。但那99只螢火蟲卻一直飛在我們記憶的天空里,燦爛了我們的童年。
出差,夜宿小山村。天悶熱,至夜深也不能眠,遂起床到院子里乘涼。有螢火蟲飛過,落在院角的菜叢中,一閃一閃的,仿佛天上掉落的星星。
“螢火蟲,打燈籠,飛到東,飛到西……”久違的童謠驀(mò)地在腦海里響起來。突然想念故鄉(xiāng)的村莊了,想起那99只螢火蟲的往事。
故鄉(xiāng)的村莊,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風(fēng)景很美。那時,我還是孩子,和栓子、二牛是最好的玩伴。夏日里,我們上山采野果,下河捉魚蝦,別提有多快樂了。
但那個夏天剛開始,二牛就悶悶不樂,因為他娘病了,是眼病,看東西模模糊糊。上縣醫(yī)院看了,也沒查出啥來,只是開了些藥,但眼還是看不清。
二牛是個孝順的孩子,見娘這樣,自己很難過。他難過,我們也不高興。
突然有一天,二牛興沖沖地來找我和栓子,說他娘的病有治了。有人說,捉99只螢火蟲,裝在玻璃瓶里,每晚夜深12點(diǎn),用螢火蟲的光照三次眼,連著照七天就能治好。
我們歡呼雀躍。于是,每天,我們都盼著夜晚來臨,那樣就可以捉螢火蟲了。
夏夜的村莊,打麥場上,菜園里,河邊,樹林里,到處都能看到螢火蟲打著燈籠的身影。我們用破蚊帳做成捕蟲網(wǎng),去捉螢火蟲。
河邊的草叢里,通常是螢火蟲出沒最多的地方。天上,星光燦爛。夜空下,我們奔走在河岸上。
捉螢火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在同一個地方能發(fā)現(xiàn)兩三只。但有時跑出幾里地,也看不到一只。每捉到一只,我們就高興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放在玻璃瓶里。
一天,兩天……半個月過去,捉了96只,還差三只。
最后那晚,我們?nèi)チ藦臎]去過的一個地方——墳場,因為栓子曾聽爺爺說,那里螢火蟲最多。墳場在河南岸的樹林里,白天就很陰森,更別說晚上了。在猶豫了很長時間后,我們手拉手,唱著歌,壯著膽子走進(jìn)了墳場。那里的螢火蟲果然多,不長時間就捉夠了三只。
后來,二牛娘的眼好了,二牛爹專門買了大西瓜給我們吃。但我娘告訴我,二牛娘的眼睛能好起來,是因為二牛的舅舅從省城里拿來的藥。
時光流轉(zhuǎn)。栓子、二牛和我,長大后離開了村莊,栓子去了東北,二牛去了南方,我在山東,都在城市扎下根來。但那99只螢火蟲卻一直飛在我們記憶的天空里,燦爛了我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