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福建柏幼林覆蓋地膜對林木生長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2014-09-19 08:57:45黃秀蘭
      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4年14期
      關(guān)鍵詞:福建柏幼林林地

      黃秀蘭

      摘 要:通過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試驗對比幼林的生長狀況,并對林下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福建柏幼林使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幼林成活率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提高了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在0~20cm的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

      關(guān)鍵詞:福建柏;地膜覆蓋;生長量;土壤養(yǎng)分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4-86-02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 et Thomas)為柏科福建柏屬,是第三紀孑遺的單種屬植物,也是我國二級珍稀保護樹種[1],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樹種。其主干通直圓滿,外形優(yōu)美,觀賞價值高[2],且生長較快,適應(yīng)性強,可以分布在各種不同立地類型的林地上。閩南丘陵山地多陡坡,成熟林皆伐后造林更新至林分郁閉前,新造林地在前幾年往往處于近乎裸露狀態(tài),隨著降雨來臨,由于幼林攔截降水的能力較弱,導(dǎo)致地表容易發(fā)生徑流,土壤貯存水分的功能不強,而在干旱季節(jié),土壤水分又很容易在烈日暴曬下蒸發(fā),從而引起幼林水分缺乏。為此,筆者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開展了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保水試驗,總結(jié)福建柏幼林宜采用地膜覆蓋營林的措施,以期為該地區(qū)的福建柏幼林營林實踐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于福建省安溪白瀨國有林場白瀨工區(qū)4~8小班,位于東經(jīng)118°01′、北緯25°16′,海拔高度250m,坡度25°,坡位為中部。試驗點地處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9℃,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5℃,年均降水量1 500~2 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每年6~9月常有熱帶風(fēng)暴或臺風(fēng)的影響和侵襲,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900h,全年無霜期330d。

      1.2 試驗設(shè)計 2011年2月,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造林對新造的福建柏進行地膜覆蓋試驗。苗木采用福建柏一級苗,造林密度為2 505株/hm2。以福建柏幼苗主干為中心點,每株苗木種植點覆蓋一塊面積為1m2(1m×1m)的塑料膜,種植點直徑20cm范圍裸露。以不蓋地膜幼林為對照(ck)。試驗沿上、中、下坡隨機設(shè)計,3次重復(fù),每個小區(qū)面積400m2。造林地前茬為杉木采伐跡地。

      1.3 調(diào)查方法

      1.3.1 標準地調(diào)查 2012年11月,對不同試驗點的試驗林復(fù)位,分別設(shè)置面積為400m2的樣地進行生長量調(diào)查,調(diào)查因子有成活率、地徑、胸徑、樹高、冠幅等。

      1.3.2 土壤取樣與分析 將土壤分0~20cm和20~40cm 2個層次分別進行理化性質(zhì)測定。每塊樣地以對角線方式進行土壤取樣,每塊樣地取4個點,每層取3個環(huán)刀,采用一次取樣連續(xù)測定法測定土壤容重、總孔隙度、持水量等;同時采集土樣進行化驗,測定有機質(zhì)、全氮、全磷、全鉀、水解性氮等的含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質(zhì)按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化學(xué)分析按國際分析方法測定[3-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影響 地膜覆蓋的福建柏幼林成活率達97%,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幼林的成活率(87%)提高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表1)。由此說明,福建柏幼林采取覆蓋地膜的措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

      表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生長影響

      [處理方式&成活率(%)&高度(m)&地徑(cm)&地膜覆蓋&97&1.42&2.4&未覆蓋地膜&87&1.23&2.1&]

      2.2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如在0~20cm土層,覆蓋地膜的土壤其容重與沒有蓋地膜的土壤相比下降了3.6%,而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了10.8%、10.1%和14.8%,可見,幼林地通過在幼樹基部蓋地膜可以使土壤不易板結(jié),而且通透性和持水功能都得出了一定的增強,這也是地膜覆蓋后幼樹生長量提高的原因。

      表2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土壤容重(g·cm-3)&毛管

      孔隙(%)&非毛管

      孔隙(%)&最大持水量(g·kg-1)&最小持水量(g·kg-1)&毛管持水量(g·kg-1)&地膜

      覆蓋&0~20&1.315&40.31&26.13&362.43&163.73&306.54&20~40&1.789&31.00&14.62&191.41&109.70&173.24&未地膜

      覆蓋&0~20&1.363&36.39&23.73&363.92&189.85&266.95&20~40&1.534&36.14&14.96&277.98&180.47&235.55&]

      2.3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有覆蓋地膜的林地化學(xué)性質(zhì)好于未覆蓋地膜,以0~20cm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為例,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姡=ò赜琢值夭捎玫啬じ采w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地膜覆蓋了大部分的林地,減少了雜草、灌木的養(yǎng)分消耗,有利于土壤貯存水分和較長時間的養(yǎng)分維持。而未覆蓋地膜的林地表土層暴露在外,在幼林未郁閉前易使表層土壤發(fā)生水土流失,養(yǎng)分隨地表徑流散失,同時雜草、灌木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林地原有的養(yǎng)分。

      表3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速效鉀(mg·kg-1)&水解性氮(mg·kg-1)&全鉀

      (g·kg-1)&全氮

      (g·kg-1)&有機質(zhì)(g·kg-1)&全磷

      (g·kg-1)&未覆蓋

      地膜&0~20&43.325&52.282&4.435&0.626&5.980&0.310&20~40&30.232&31.422&4.961&1.788&24.096&0.236&覆蓋

      地膜&0~20&63.640&82.108&6.021&0.882&7.183&0.382&20~40&39.744&63.439&4.304&0.964&15.466&0.270&]

      3 結(jié)論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地膜覆蓋能提高福建柏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長量,而且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地膜覆蓋和未覆蓋地膜的福建柏幼林林地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差異較大,可知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由此可見,福建柏幼林地覆蓋地膜,有利于減緩林地土壤養(yǎng)分的流失和促進幼林生長。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yè)局,農(nóng)業(yè)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R].北京:1999.

      [2]高兆蔚.珍貴用材樹種—福建柏[J].福建林業(yè)科技,1994,21(2):62-66.

      [3]張萬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6:1-45.

      [4]國家標準局.森林土壤標準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1-28.

      [5]鄒雙全.不同林分類型福建柏人工林土壤特性研究[J].西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1998,18(3):159-163.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摘 要:通過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試驗對比幼林的生長狀況,并對林下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福建柏幼林使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幼林成活率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提高了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在0~20cm的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

      關(guān)鍵詞:福建柏;地膜覆蓋;生長量;土壤養(yǎng)分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4-86-02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 et Thomas)為柏科福建柏屬,是第三紀孑遺的單種屬植物,也是我國二級珍稀保護樹種[1],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樹種。其主干通直圓滿,外形優(yōu)美,觀賞價值高[2],且生長較快,適應(yīng)性強,可以分布在各種不同立地類型的林地上。閩南丘陵山地多陡坡,成熟林皆伐后造林更新至林分郁閉前,新造林地在前幾年往往處于近乎裸露狀態(tài),隨著降雨來臨,由于幼林攔截降水的能力較弱,導(dǎo)致地表容易發(fā)生徑流,土壤貯存水分的功能不強,而在干旱季節(jié),土壤水分又很容易在烈日暴曬下蒸發(fā),從而引起幼林水分缺乏。為此,筆者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開展了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保水試驗,總結(jié)福建柏幼林宜采用地膜覆蓋營林的措施,以期為該地區(qū)的福建柏幼林營林實踐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于福建省安溪白瀨國有林場白瀨工區(qū)4~8小班,位于東經(jīng)118°01′、北緯25°16′,海拔高度250m,坡度25°,坡位為中部。試驗點地處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9℃,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5℃,年均降水量1 500~2 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每年6~9月常有熱帶風(fēng)暴或臺風(fēng)的影響和侵襲,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900h,全年無霜期330d。

      1.2 試驗設(shè)計 2011年2月,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造林對新造的福建柏進行地膜覆蓋試驗。苗木采用福建柏一級苗,造林密度為2 505株/hm2。以福建柏幼苗主干為中心點,每株苗木種植點覆蓋一塊面積為1m2(1m×1m)的塑料膜,種植點直徑20cm范圍裸露。以不蓋地膜幼林為對照(ck)。試驗沿上、中、下坡隨機設(shè)計,3次重復(fù),每個小區(qū)面積400m2。造林地前茬為杉木采伐跡地。

      1.3 調(diào)查方法

      1.3.1 標準地調(diào)查 2012年11月,對不同試驗點的試驗林復(fù)位,分別設(shè)置面積為400m2的樣地進行生長量調(diào)查,調(diào)查因子有成活率、地徑、胸徑、樹高、冠幅等。

      1.3.2 土壤取樣與分析 將土壤分0~20cm和20~40cm 2個層次分別進行理化性質(zhì)測定。每塊樣地以對角線方式進行土壤取樣,每塊樣地取4個點,每層取3個環(huán)刀,采用一次取樣連續(xù)測定法測定土壤容重、總孔隙度、持水量等;同時采集土樣進行化驗,測定有機質(zhì)、全氮、全磷、全鉀、水解性氮等的含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質(zhì)按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化學(xué)分析按國際分析方法測定[3-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影響 地膜覆蓋的福建柏幼林成活率達97%,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幼林的成活率(87%)提高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表1)。由此說明,福建柏幼林采取覆蓋地膜的措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

      表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生長影響

      [處理方式&成活率(%)&高度(m)&地徑(cm)&地膜覆蓋&97&1.42&2.4&未覆蓋地膜&87&1.23&2.1&]

      2.2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如在0~20cm土層,覆蓋地膜的土壤其容重與沒有蓋地膜的土壤相比下降了3.6%,而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了10.8%、10.1%和14.8%,可見,幼林地通過在幼樹基部蓋地膜可以使土壤不易板結(jié),而且通透性和持水功能都得出了一定的增強,這也是地膜覆蓋后幼樹生長量提高的原因。

      表2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土壤容重(g·cm-3)&毛管

      孔隙(%)&非毛管

      孔隙(%)&最大持水量(g·kg-1)&最小持水量(g·kg-1)&毛管持水量(g·kg-1)&地膜

      覆蓋&0~20&1.315&40.31&26.13&362.43&163.73&306.54&20~40&1.789&31.00&14.62&191.41&109.70&173.24&未地膜

      覆蓋&0~20&1.363&36.39&23.73&363.92&189.85&266.95&20~40&1.534&36.14&14.96&277.98&180.47&235.55&]

      2.3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有覆蓋地膜的林地化學(xué)性質(zhì)好于未覆蓋地膜,以0~20cm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為例,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姡=ò赜琢值夭捎玫啬じ采w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地膜覆蓋了大部分的林地,減少了雜草、灌木的養(yǎng)分消耗,有利于土壤貯存水分和較長時間的養(yǎng)分維持。而未覆蓋地膜的林地表土層暴露在外,在幼林未郁閉前易使表層土壤發(fā)生水土流失,養(yǎng)分隨地表徑流散失,同時雜草、灌木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林地原有的養(yǎng)分。

      表3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速效鉀(mg·kg-1)&水解性氮(mg·kg-1)&全鉀

      (g·kg-1)&全氮

      (g·kg-1)&有機質(zhì)(g·kg-1)&全磷

      (g·kg-1)&未覆蓋

      地膜&0~20&43.325&52.282&4.435&0.626&5.980&0.310&20~40&30.232&31.422&4.961&1.788&24.096&0.236&覆蓋

      地膜&0~20&63.640&82.108&6.021&0.882&7.183&0.382&20~40&39.744&63.439&4.304&0.964&15.466&0.270&]

      3 結(jié)論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地膜覆蓋能提高福建柏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長量,而且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地膜覆蓋和未覆蓋地膜的福建柏幼林林地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差異較大,可知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由此可見,福建柏幼林地覆蓋地膜,有利于減緩林地土壤養(yǎng)分的流失和促進幼林生長。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yè)局,農(nóng)業(yè)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R].北京:1999.

      [2]高兆蔚.珍貴用材樹種—福建柏[J].福建林業(yè)科技,1994,21(2):62-66.

      [3]張萬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6:1-45.

      [4]國家標準局.森林土壤標準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1-28.

      [5]鄒雙全.不同林分類型福建柏人工林土壤特性研究[J].西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1998,18(3):159-163.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摘 要:通過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試驗對比幼林的生長狀況,并對林下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福建柏幼林使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幼林成活率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提高了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在0~20cm的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

      關(guān)鍵詞:福建柏;地膜覆蓋;生長量;土壤養(yǎng)分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4-86-02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 et Thomas)為柏科福建柏屬,是第三紀孑遺的單種屬植物,也是我國二級珍稀保護樹種[1],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樹種。其主干通直圓滿,外形優(yōu)美,觀賞價值高[2],且生長較快,適應(yīng)性強,可以分布在各種不同立地類型的林地上。閩南丘陵山地多陡坡,成熟林皆伐后造林更新至林分郁閉前,新造林地在前幾年往往處于近乎裸露狀態(tài),隨著降雨來臨,由于幼林攔截降水的能力較弱,導(dǎo)致地表容易發(fā)生徑流,土壤貯存水分的功能不強,而在干旱季節(jié),土壤水分又很容易在烈日暴曬下蒸發(fā),從而引起幼林水分缺乏。為此,筆者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開展了福建柏幼林地膜覆蓋保水試驗,總結(jié)福建柏幼林宜采用地膜覆蓋營林的措施,以期為該地區(qū)的福建柏幼林營林實踐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于福建省安溪白瀨國有林場白瀨工區(qū)4~8小班,位于東經(jīng)118°01′、北緯25°16′,海拔高度250m,坡度25°,坡位為中部。試驗點地處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9℃,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5℃,年均降水量1 500~2 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每年6~9月常有熱帶風(fēng)暴或臺風(fēng)的影響和侵襲,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900h,全年無霜期330d。

      1.2 試驗設(shè)計 2011年2月,在白瀨工區(qū)4~8小班造林對新造的福建柏進行地膜覆蓋試驗。苗木采用福建柏一級苗,造林密度為2 505株/hm2。以福建柏幼苗主干為中心點,每株苗木種植點覆蓋一塊面積為1m2(1m×1m)的塑料膜,種植點直徑20cm范圍裸露。以不蓋地膜幼林為對照(ck)。試驗沿上、中、下坡隨機設(shè)計,3次重復(fù),每個小區(qū)面積400m2。造林地前茬為杉木采伐跡地。

      1.3 調(diào)查方法

      1.3.1 標準地調(diào)查 2012年11月,對不同試驗點的試驗林復(fù)位,分別設(shè)置面積為400m2的樣地進行生長量調(diào)查,調(diào)查因子有成活率、地徑、胸徑、樹高、冠幅等。

      1.3.2 土壤取樣與分析 將土壤分0~20cm和20~40cm 2個層次分別進行理化性質(zhì)測定。每塊樣地以對角線方式進行土壤取樣,每塊樣地取4個點,每層取3個環(huán)刀,采用一次取樣連續(xù)測定法測定土壤容重、總孔隙度、持水量等;同時采集土樣進行化驗,測定有機質(zhì)、全氮、全磷、全鉀、水解性氮等的含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質(zhì)按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化學(xué)分析按國際分析方法測定[3-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影響 地膜覆蓋的福建柏幼林成活率達97%,比沒有蓋地膜的幼林幼林的成活率(87%)提高10個百分點,樹高和地徑也比未蓋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表1)。由此說明,福建柏幼林采取覆蓋地膜的措施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

      表1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生長影響

      [處理方式&成活率(%)&高度(m)&地徑(cm)&地膜覆蓋&97&1.42&2.4&未覆蓋地膜&87&1.23&2.1&]

      2.2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如在0~20cm土層,覆蓋地膜的土壤其容重與沒有蓋地膜的土壤相比下降了3.6%,而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了10.8%、10.1%和14.8%,可見,幼林地通過在幼樹基部蓋地膜可以使土壤不易板結(jié),而且通透性和持水功能都得出了一定的增強,這也是地膜覆蓋后幼樹生長量提高的原因。

      表2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土壤容重(g·cm-3)&毛管

      孔隙(%)&非毛管

      孔隙(%)&最大持水量(g·kg-1)&最小持水量(g·kg-1)&毛管持水量(g·kg-1)&地膜

      覆蓋&0~20&1.315&40.31&26.13&362.43&163.73&306.54&20~40&1.789&31.00&14.62&191.41&109.70&173.24&未地膜

      覆蓋&0~20&1.363&36.39&23.73&363.92&189.85&266.95&20~40&1.534&36.14&14.96&277.98&180.47&235.55&]

      2.3 不同處理方式對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有覆蓋地膜的林地化學(xué)性質(zhì)好于未覆蓋地膜,以0~20cm土層所測定的各種化學(xué)性質(zhì)指標為例,覆蓋地膜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與未覆蓋地膜的相同土層比較分別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梢姡=ò赜琢值夭捎玫啬じ采w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地膜覆蓋了大部分的林地,減少了雜草、灌木的養(yǎng)分消耗,有利于土壤貯存水分和較長時間的養(yǎng)分維持。而未覆蓋地膜的林地表土層暴露在外,在幼林未郁閉前易使表層土壤發(fā)生水土流失,養(yǎng)分隨地表徑流散失,同時雜草、灌木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林地原有的養(yǎng)分。

      表3 不同處理方式對福建柏幼林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的影響

      [處理

      方式&層次

      (cm)&速效鉀(mg·kg-1)&水解性氮(mg·kg-1)&全鉀

      (g·kg-1)&全氮

      (g·kg-1)&有機質(zhì)(g·kg-1)&全磷

      (g·kg-1)&未覆蓋

      地膜&0~20&43.325&52.282&4.435&0.626&5.980&0.310&20~40&30.232&31.422&4.961&1.788&24.096&0.236&覆蓋

      地膜&0~20&63.640&82.108&6.021&0.882&7.183&0.382&20~40&39.744&63.439&4.304&0.964&15.466&0.270&]

      3 結(jié)論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地膜覆蓋能提高福建柏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長量,而且福建柏幼林用地膜覆蓋基部土壤后,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趨勢。地膜覆蓋和未覆蓋地膜的福建柏幼林林地土壤有機質(zhì)、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差異較大,可知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蓋幼樹對林地肥力的維持有較大作用,而未覆蓋地膜容易導(dǎo)致地力下降。由此可見,福建柏幼林地覆蓋地膜,有利于減緩林地土壤養(yǎng)分的流失和促進幼林生長。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yè)局,農(nóng)業(yè)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R].北京:1999.

      [2]高兆蔚.珍貴用材樹種—福建柏[J].福建林業(yè)科技,1994,21(2):62-66.

      [3]張萬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6:1-45.

      [4]國家標準局.森林土壤標準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1-28.

      [5]鄒雙全.不同林分類型福建柏人工林土壤特性研究[J].西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1998,18(3):159-163.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猜你喜歡
      福建柏幼林林地
      福建柏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生長效果研究
      綠色科技(2022年9期)2022-06-02 03:53:38
      快樂佳縣人
      金秋(2021年20期)2021-02-16 00:58:14
      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研究
      綠色科技(2020年10期)2020-07-17 08:40:08
      馬尾松林下套種福建柏生長效果分析
      自然保護地(2020年1期)2020-04-11 07:15:50
      塞罕壩樟子松幼林撫育與管理
      40年生福建柏不同混交林生長比較
      丹東市林地分類研究
      淺談林地保護及恢復(fù)措施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術(shù)
      林地流轉(zhuǎn)模式的選擇機理及其政策啟示
      民丰县| 湖南省| 曲阜市| 盐津县| 古交市| 江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沾化县| 喀什市| 吉木乃县| 清水河县| 彰化县| 海宁市| 普兰店市| 乳源| 武强县| 兴文县| 景东| 光山县| 穆棱市| 敖汉旗| 徐水县| 武宁县| 吉木萨尔县| 辉县市| 平果县| 万山特区| 马尔康县| 陆川县| 郸城县| 平南县| 大丰市| 高密市| 富平县| 自治县| 平山县| 怀安县| 锡林浩特市| 南康市| 广汉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