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有興趣的事,孩子們樂意做,做起來積極性高,效果好。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為現(xiàn)實的心理因素,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濃厚的興趣,主動進行學習。而低年級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主要是通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達到。在這里,我就低年級兒童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培養(yǎng)途徑談點粗淺的認識。
途徑之一:利用形象語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師以自己的師范形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去影響兒童,要讓自己在兒童心中是一個和藹可親、值得欽佩的長者,要讓兒童覺得自己的老師為人正直、心地善良、知識豐富、見解深刻、頭腦靈活、主意高明、富有情趣。兒童喜歡你這個教師,就會喜歡你教的學科,就會刻意學習,模仿你的品質(zhì)、習慣、作法等等,學習興趣就大大地提高。
教學過程就是師與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思維交流,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通過教學實踐也證明,教師的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中的情感投資,要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把這作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矯正學生對數(shù)學恐懼心理的突破點。課內(nèi)多引導多啟發(fā);課外補充以適當?shù)臄?shù)學講座,開設“數(shù)學活動天地”,成立數(shù)學學習興趣小組,引導他們在數(shù)學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讓他們看到數(shù)學的天地是多么的廣闊,多么的美麗,多么的多姿多彩。
達意傳情主要靠的是語言。課堂教學語言生動有趣才能吸引兒童,兒童學習才有興趣。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兒童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爆F(xiàn)在研究資料表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師表達的清晰程度相關。因此,教師應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用自己的語言去吸引兒童。
兒童有了學習興趣,學習的效果就好;學習效果好,學習興趣就更高,良性循環(huán)就形成了。
途徑之二:利用學具、教具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低年級兒童,他們好說、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敏感,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中,讓他們看老師表演,多動手操作,使之達到手到、眼到、心到,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時,就采用讓學生通過操作掌握新知識。讓每個學生先擺2個,然后再擺3個,問:現(xiàn)在共擺了多少個?學生一口能答出是5個。并從中悟出:求一共有多少?就是開始擺的加上后來擺的,知道一個數(shù)再添上一個數(shù),求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這樣,降低了知識的難度,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了用加法計算的道理。
這樣利用學教學既分散了難點,又化難為易,減輕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途徑之三:巧妙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法是教師講學生聽,運用電教手段教學,能使學生通過形象的圖形進行比較,從而達到目的。另外還可以增加練習的密度,得到教學信息的反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在教學“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時,根據(jù)題意打出小動物吃水果的投影課件,第一行12個香蕉,第二行7個梨,首先結合圖形分析,我把一個香蕉和一個梨看成一對,用虛線一對一的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觀察:要求香蕉比梨多多少個,12個香蕉分成2部分,如果從12個香蕉中去掉7個梨一樣多的一個數(shù),這時用陰影蓋上,剩下的是什么呢?學生清楚的看到剩下的就是香蕉比梨多出的部分,那么,香蕉多多少個呢?學生列式計算,教師結合課件進一步說:香蕉比梨多,反過來,梨比香蕉是多還是少?這樣緊密結合課件的演示,學生迅速就能回答出來。
途徑之四: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低年級兒童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在課堂上精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師精力應該放在學生注意力開始分散時加一些有趣的游戲,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尋找樂趣,獲取知識,牢固培養(yǎng)掌握所學的知識,如:在學7的組成后,用“找朋友”的游戲來鞏固練習。讓6個學生手持寫有1、2、3、4、5、6的數(shù)字卡片,每兩個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互的朋友組成的7,這樣驅(qū)除了學習的枯躁乏味,讓學生在歡樂中完成學習任務。
途徑之五:體驗成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常常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對激發(fā)自我學習主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學生由于自我獲得了成功,就獲到了激勵其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的體驗,那么它隨之而來產(chǎn)生的就是主動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例如:有些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雖然解決的是某個在旁人看來并非困難的問題,卻因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而激動大叫起來,“我終于做出來了!我終于做出來了!”進而點燃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充分肯定學生的一點一滴成績,使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有一種獨特的成功快樂和自我欣賞與陶醉。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積極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新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