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氣缸蓋的作用主要是封閉氣缸體并構(gòu)成燃燒室,但氣缸蓋承受著巨大的燃氣壓力,最高瞬時壓力達6~7 MPa,為了保證安全和良好的密封性能,氣缸體和氣缸蓋用雙頭螺栓固定,并按一定的扭力擰緊螺母,在兩者之間裝有薄的具有彈性的氣缸墊。在氣缸蓋上還安置許多重要零件和機構(gòu),如進排氣門機構(gòu)、氣門搖臂、噴油器、渦流室鑲塊等,內(nèi)部布置有進、排氣道,以控制新鮮空氣與燃料進入氣缸燃燒。此外,還布置有渦流燃燒室、冷卻水腔、通道等,形狀極為復雜。柴油機的經(jīng)濟性、動力性、工作可靠性與氣缸蓋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發(fā)動機修理時,正確拆裝氣缸蓋很重要。
1.氣缸蓋的拆卸
拆卸缸蓋螺母的順序和裝配相反,由外向里交叉地擰松缸蓋螺母,否則將會使缸蓋變形,而且嚴禁在熱車時拆卸,以減少缸蓋的變形。拆下的缸蓋應妥善地放平放穩(wěn),以免使缸蓋表面擦傷或變形。對于因長期使用而不易拆卸的缸蓋應該用木錘在缸蓋四周反復敲擊后再拆,如仍拆不下來,可將缸蓋螺母裝上,但不要擰緊,然后搖轉(zhuǎn)曲軸,借助氣缸內(nèi)壓縮空氣的壓力頂起缸蓋,使其分離,切不可硬性撬打。
2.氣缸蓋完好性檢查
(1)缸蓋裂紋的檢查。缸蓋裂紋一般發(fā)生在與氣缸體接合平面、氣門導管孔、氣門座圈孔、噴油器孔、冷卻水套壁等處,所以拆下缸蓋后要仔細檢查這些部位。也可用水壓試驗、氣壓試驗、著色法和磁力探傷等方法進行檢查。
用著色法檢查裂紋。把缸蓋浸入煤油或煤油的著色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65%煤油、30%變壓器油、5%松節(jié)油加少量紅丹油)中,2 h后取出,擦干表面油跡,涂以薄層漿狀白粉,然后烘干,如有裂紋會顯示黑色線條。
修理有裂紋的氣缸蓋,要根據(jù)裂紋的大小、產(chǎn)生的部位和氣缸蓋的材質(zhì)而定。通過各種檢驗,一旦發(fā)現(xiàn)氣缸蓋底面和其他部位有裂紋時,不管是多么細小的裂紋,都要用鉗工銼、砂輪或油石等工具進行徹底清除,否則這些小裂紋就會很快擴展,以致裂穿。對于氣缸蓋上的細小裂紋,經(jīng)過處理可以徹底消除的,可以繼續(xù)使用。如果裂紋比較嚴重,則只能更換新的氣缸蓋。
(2) 缸蓋翹曲變形的檢查。氣缸蓋長期處于高溫、高壓的作用下,承受很高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且各部位受熱不勻,使缸蓋存在較高的熱應力。還有氣體的作用力將中部向上拱,使表面變形。所以缸蓋拆下后,要檢查缸蓋是否變形。
用平臺著色檢驗。將氣缸蓋平面清潔干凈,在平臺上涂一層紅丹油,要涂得薄且均勻,然后將氣缸蓋放于平臺上,使氣缸蓋底平面與平臺直接接觸,并回轉(zhuǎn)研磨4~5圈后取下氣缸蓋,檢查平面著色情況。由此來判斷翹曲變形程度,此法雖不能知道變形量的大小,但可以比較出貼合平面的不平情況。要求著色點分布均勻,接觸面積應在80%以上。平臺著色檢驗在沒有平臺的情況下,可在平板玻璃上進行。如果缸墊有變黑或燒蝕情況,其對應部位的缸蓋平面處存在不平或下陷,應著重檢驗。
氣缸蓋的底平面翹曲變形超過允許值時,可在平面磨床上進行磨平,或進行人工修刮。人工修刮時,先在平臺上涂薄薄一層紅丹油,然后將清潔干凈的氣缸蓋平面輕輕放在平臺上,來回推拉數(shù)次后,取下氣缸蓋,檢查平面,翹曲變形的凸出部分便顯示出紅丹油的痕跡。然后用刮刀刮去痕跡部分即可。注意每次修刮線痕的方向應當改變,使之相互交叉進行為好。對于修刮后的質(zhì)量要求一般是根據(jù)平面均勻分布的點數(shù)來檢查,要求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有2~3個著色點為合格。
3.氣缸蓋的安裝
在裝配氣缸蓋時,首先要清除氣缸蓋與氣缸的接合表面及氣缸體螺栓孔內(nèi)的油污、碳粒、鐵銹和其它雜質(zhì),并用高壓氣體吹干凈,以免導致螺栓對缸蓋的壓緊力不足。安裝缸蓋螺栓時,應按規(guī)定的力矩擰緊氣缸蓋螺母。在擰緊氣缸蓋螺母時,存在著寧緊勿松的錯誤思想。各種發(fā)動機氣缸蓋螺母扭緊力矩的大小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485型柴油機為125~145 N·m,495型為120~140 N·m,4125 A型為180~210 N·m,S195型為200~220 N·m。在安裝缸蓋時,必須用扭力扳手按一定的力矩和順序分2~3次擰緊螺母。有些人由于沒有扭力扳手就用套管扳手,唯恐不緊,盲目用加力桿擰緊,使缸蓋螺栓在發(fā)動機未工作時就拉長,產(chǎn)生塑性變形,工作后又受到很大的沖擊力,使缸蓋與缸體結(jié)合不緊引起三漏,嚴重時甚至造成螺栓折斷。若是風冷發(fā)動機,缸蓋是用鋁合金制成的,工作時溫度較高,熱膨脹系數(shù)較大,故嚴禁在熱車時擰緊螺母。另外,在整機裝好工作數(shù)小時之后,必須對缸蓋螺母的松緊度檢查一遍。
(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