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歸心
連續(xù)兩次躲過馬航空難把馬爾騰·德·容格的名字推到了大眾的面前,人們驚呼他是上帝的寵兒。
這位自行車手在過去的4個月中先后兩次計劃乘坐馬航航班,但均在最后一刻改變了行程安排。
很難想象這是怎樣的一種幸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幸運。人生有太多不確定,每一次分離也許都是永別。
大學時有一位外教老師,是個很幽默的老頭。一次課上他讓我們講一個自己與家人之間感動或難忘的故事??梢韵胂蟊唤械降娜酥v述的無非都是一些常年被寫入作文的、所謂經(jīng)典的親子故事罷了,毫無感動可言。也或許,我們都不曾在意過父母?
聽大家講完之后,他講了自己和兒子的故事。
我是美國人,但是我的兒子是在日本長到18歲。那天他送我去機場,我要離開日本來中國。
登機前我們在機場告別,我在心里一直想著他能擁抱我一下,給我一個告別的吻。但是直到最后他都沒有這樣做。
在美國我們很重視每一次告別,因為誰都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后一次。但我的兒子不懂這些,因為他接受的是日本文化,他很害羞也很含蓄。我覺得很失落,但又無可奈何。
后來,他在日本出了車禍。我永遠在想機場那次最后的見面,很后悔沒有抱抱他。
當時我看到了外教眼中的淚水,心很酸。永遠以堅強示人的父親要怎樣才能向兒子提出擁抱和吻別的要求呢?應該永遠不會吧。可是這竟是最后一次再見,那一直沒有表達的愛成了永遠的遺憾。
人生充斥著太多的不確定,生死往往都在一念之間。我們都該珍惜眼前人。好好說再見,才不會留下遺憾。
一剎那,也許就是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