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環(huán)境污染是一把雙刀劍,有人憂愁就有人歡喜。如今,“霧霾商機”占據了各大財經版面。其中空氣凈化器就從一個新生事物,大有進軍家家戶戶,成為生活必需品的架勢。
美國《商業(yè)周刊》網站最近的報道指出,日趨嚴重的霧霾引發(fā)了中國的空氣凈化器“淘金潮”,個人和企業(yè)搶購這種設備試圖凈化室內的污染空氣。加拿大特克賽研究公司估計,到2018年,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將達220億美元。
國外品牌紛紛試水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在中國民眾越來越擔心PM2.5對健康造成影響的背景下,富裕群體對空氣凈化器的需求有望擴大。目前,松下和夏普已開始增加空氣凈化器產量,表明各大廠商正在加快爭奪這一市場。夏普的一名代表說,由于人們日益注意健康和環(huán)境問題,日本制造商生產的空氣凈化器在華需求已不斷增長。
東芝去年已然決定進軍中國家庭用空氣凈化器市場,在中國市場推出其原本在中國代工生產、在日本本土銷售的空氣凈化器。東芝通過負責東芝品牌冰箱、電飯煲等白電產銷的子公司東芝電器開展這項新業(yè)務,其推出的產品是在日本也頗受歡迎、附帶加濕器功能的“uLos”空氣凈化器。這款產品在日本的售價是4萬日元(約合2600元人民幣)左右,對中國市場來說屬于高端款式。不過在中國大氣污染尚未解決的背景下,東芝對其銷路十分樂觀。
該報道援引一家日本廠商的話指出,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guī)模將擴大到原來(100萬臺左右)的兩至三倍,銷售將十分火爆。夏普2013年在中國的空氣凈化器銷量正在以約為2012年三倍的勢頭激增,其上海工廠已開始增產。松下也在去年1月份將位于廣東工廠的空氣凈化器生產線的開工率提高至原來的一倍半。
不過,隨著空氣凈化器市場規(guī)模擴大,供應增加很可能引發(fā)價格戰(zhàn)。上述日本廠商表示,如果中國廠商推出廉價產品,將會對日企的盈利造成影響,因此該市場也存在風險。
美國《商業(yè)周刊》網站最近的報道指出,面對市場規(guī)模極具膨脹的中國市場,美國空氣凈化器生產企業(yè)也在躍躍欲試。加拿大特克賽研究公司估計,到2018年,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將達220億美元。
新興企業(yè)奧蘭西公司即是這樣一家看中中國市場的美國空氣凈化器企業(yè)。為了讓該品牌的高端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區(qū)分開來,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彼得·曼著重強調其美國制造的出身,產品針對的是能支付的起每臺設備售價2000美元或更高的中國企業(yè)和個人。彼得.曼表示,這個價格很合理,因為該產品的高質量部件除了節(jié)能的德國發(fā)動機和風扇之外,全部是美國生產。
彼得·曼現(xiàn)在正將第一批500件產品運給4個中國經銷商,他還要再運另外1000件。現(xiàn)年47歲的他認為中國空氣清潔器市場環(huán)境類似于早期計算機時期的感覺:“有很多參與者,有巨大的機會,市場將如何發(fā)展仍需拭目以待?!眾W蘭西的下一步是在凈化器的控制面板上加上美國國旗,顯示它們不是“起美國名字的中國品牌”。
國產品牌僅占兩成
相對于進口品牌的風生水起,國產品牌的銷售也水漲船高。短短數月時間,市場上就突然涌現(xiàn)了數十種未曾聽過的空氣凈化器品牌,除了亞都、遠大等專門從事空氣改善類產品的企業(yè)外,包括美的、格力、TCL等傳統(tǒng)家電廠商也紛紛涉足空氣凈化領域,推出了各自的空氣凈化器產品。有關業(yè)界專家表示,凈化器本身生產工藝并不復雜,也讓不少小企業(yè)得以進入該領域,這類企業(yè)的產品多在線上銷售以及低端渠道銷售。
東興證券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空氣凈化器家庭擁有率不到1%。與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27%和17%的占有率存在較大差距。國內進行空氣凈化類產品生產的企業(yè)數量也相當有限。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11年,國內僅有室內空氣凈化器企業(yè)200余家,其中大多數還都是中小型企業(yè)。
但目前在品牌格局上,國內專業(yè)家電行業(yè)研究機構北京中怡康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已經形成三大陣營:一是以飛利浦、伊萊克斯等為代表的歐美品牌陣營;二是以松下、夏普、三星等為主的日韓品牌陣營,三是以亞都、美的、格力、TCL、華帝、艾美特、萊克等為主的國產品牌陣營。
盡管市場上國產品牌的數量在不斷增多,但根據中怡康的數據,目前飛利浦、伊萊克斯、三星、松下、大金等外資品牌仍占到了據對優(yōu)勢的80%市場份額,其中飛利浦和松下的零售量份額分別為33.4%和28.5%,位居第一和第二。中怡康預測,未來市場增速還會加快,到2015年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50億元。
凈化器市場亟需“凈化”
事實上,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型的大國,全球市場70%左右的空氣凈化器都是在中國生產的。目前空氣凈化器的主要出口市場在美國、日本和韓國。美國市場大概500萬臺,是全球最大的空氣凈化器市場。PM2.5最早是來自于美國,美國從70年前就開始著手處理PM2.5的治理和研究?,F(xiàn)在,美國PM2.5治理相當成熟,空氣凈化器在美國市場家庭的普及率現(xiàn)已經達到27%。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空氣凈化器需求的市場,達到了350萬臺。而韓國市場的消費與中國不一樣,韓國大部分的凈化器都是靠租賃業(yè)務來完成,通過不斷銷售濾芯來掙錢。
盡管空氣凈化器大熱,但由于國標缺失,地方標準自成體系,讓選購的消費者一頭霧水。不少品牌凈化器功能形同虛設,也只能給消費者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中國電子商會對于電子產品的調查顯示,30多款主流空氣凈化器中,只有8款產品的PM2.5凈化率達到99%,其它的均在90%以上;甲醛凈化率最高達到90%以上,個別產品只能達到30%多。
空氣凈化器工作原理并不復雜,通過三層過濾,包括物理過濾、化學分解以及殺菌,把有細菌灰塵的空氣變成清新空氣,其主要部件就是濾芯和送風機。
跟液晶電視、空調壓縮機等不同,空氣凈化器技術門檻很低,目前主要采用碳吸附技術,無論是國內抑或國外品牌,皆尚未發(fā)明更先進技術。也許,正是因為技術門檻太低,各類企業(yè)對之情有獨鐘,趨之若騖。很多國內品牌看到如是巨大商機,也開始生產空氣凈化器,國際品牌則趁機大規(guī)模進入中國市場攻城掠地,國內諸多中小企業(yè)也紛紛擠入這個行業(yè),導致整個行業(y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隨著消費者空氣凈化意識的提高,國家標準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σ廊环浅?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