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蘭
〓〓課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因此,我們必須要積極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一、從課文中引發(fā)興趣
〓〓語文是一門飛揚著作者靈性,飽含著濃郁人文特色的學科。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nèi)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無不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語文教材中有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的,有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有對偉人、對英雄人物的熱愛、敬佩之情,有歌頌偉大的母愛,有反映誠實守信、助認為樂品質(zhì)的,所有的課文我們都可以加以使用。只要我們在課堂中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有關(guān)的名家、偉人或有關(guān)的奇聞逸事,對課本內(nèi)有趣的文章進行指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nèi)ジ嗟亓私庥嘘P(guān)知識。如:在這學期的第八單元“走進毛澤東”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地搜集有關(guān)毛澤東的生平、毛澤東的有趣故事,特別指導學生閱讀毛澤東的詩歌,從中感受體會毛澤東這一偉大領(lǐng)袖的英雄氣概與才華橫逸的文人風采。一個單元學完后學生不但能熟練地背誦《七律·長征》、《卜算子·詠梅》,還能脫口吟誦《沁園春·雪》或毛澤東其他的詩歌,對毛澤東的生平事跡也有所了解,還有部分學生找來了《毛澤東詩詞集》進行閱讀。
〓〓二、在故事中激發(fā)興趣
〓〓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呼喚、鼓舞。”小學生最喜歡聽老師講聽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有目的地選擇學生喜歡的故事講給他們聽,但老師講故事也要注意技巧,要懂得把握時機,在他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就停下來制造懸念,讓他們?nèi)ラ喿x故事。記得在開學初,我無意中給學生講了《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當學生聽得入迷的時候,我卻忘了其中一部分,無奈之下我只得說:“欲要知道結(jié)果請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毕氩坏降诙煊袔讉€孩子告訴我這個故事的結(jié)果,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沒想到我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于是我靈機一動跟那學生商量好讓他在上課時把故事繼續(xù)講完,并讓他再往下講,但我也只是要求講一半,接下來連續(xù)一個星期都如此,真的想不到一股“阿里巴巴”風居然在班里刮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人們所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部分孩子在追求故事的情節(jié)中不知不覺把《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閱讀完了。
〓〓三、從環(huán)境中營造興趣
〓〓良好的環(huán)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更容易培養(yǎng)出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個喜歡閱讀的老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個喜歡閱讀的班集體更容易涌現(xiàn)出一批“小書蟲”,正所謂“潤物無聲”。因此,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 鼓勵組織學生經(jīng)常到學校的圖書館或班級的圖書欄閱覽書籍;2. 班里一定要設立圖書角;3. 教室四壁張貼關(guān)于讀書方面的標語,讓學生經(jīng)常看到或誦讀到,有利于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4. 老師不妨送給愛讀書的學生一些雅號,如“小書迷”、“小博士”、“成語大王”、“萬事通”等等。
〓〓四、從活動中保持興趣
〓〓小學生興趣不穩(wěn)定,只有學生長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學習上產(chǎn)生極大的愉快和積極的情感,而且小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好勝心強,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表演和競賽活動,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們得根據(jù)這一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尤其當孩子們都在讀同一本書的時候更需要這樣的機會給學生交流,對這點我體會特別深刻。在上學年我們班48個孩子不約而同地一起看新課程標準兒童版《西游記》,于是我便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在班里開展讀《西游記》——講《西游記》——演《西游記》——寫《西游記》一系列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閱讀之中,當所有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班上所有的學生都把一百多頁的《西游記》看完。
〓〓我們還可以利用早讀課、語文活動課、班會課,開展“好書推薦展覽會”、“詩文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課外知識大比拼等活動,讓孩子有個分享閱讀成果的喜悅。這些活動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