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龍
我曾在11歲時,有過一次看海的經(jīng)歷。只可惜,那時的我還不懂得大海的寬廣和磅礴,只知道與海水嬉戲,完全忽略了天邊坦蕩的云,灑著金輝的朝陽,還有人潮退去時,海濤傾吐的幽咽的涌動。匆匆一瞥之后,便離開了它。
再次看海,是在四年之后了。我剛在課本上讀到海子的詩,于是虔誠地希望見到大海,去感受海子詩中那個“春暖花開”的境界。到海邊時,也是快樂的。是啊,領(lǐng)略海風(fēng),不管它是凄厲的還是清爽的。面對大海,聆聽海的聲音,我似乎聽到了詩人的呼吸。
我不知道該如何詮釋海子,那個寫出最純粹的幸福,并把幸福變得似乎伸手可及的海子。那個在農(nóng)家伴著陽光雨露生長了15年的孩子,他說過也要用15年的時間去描寫田野,描寫農(nóng)村中的小樹與炊煙。可惜,他沒有活過30歲?!睹娉蠛?,春暖花開》是我最喜愛的詩作,但就在它誕生后的兩個月,當(dāng)海子還沒有來得及“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還沒有來得及“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時,山海關(guān)上,隨著汽笛一聲長鳴,他的軀體連同一本《圣經(jīng)》和那春暖花開的幸福,一起化歸虛無。
“泉水白白流淌/花朵為誰開放/永遠(yuǎn)是這樣美麗負(fù)傷的麥子/吐著芳香,站在山岡上”,而此刻,海子,你的靈魂真的是面朝大海嗎?
海水翻動起來,我的沉默最終抗衡不了陣陣濤聲。聽著大海的呼吸,我仿佛理解了大海的悲哀:它可能希望靜靜流淌,卻克制不了沖擊堤岸的欲望,就如同書寫幸福的海子斷送了自己的幸福一樣。孤獨(dú)的詩人,為何寫盡人間的希望,卻忘記留一點(diǎn)希望給自己?
是看透了人間的悲喜,想從死亡中尋求永恒?還是要擺脫塵俗羈絆,奔向逝去的伊甸園?抑或這樣的才情本就不應(yīng)屬于這樣的世界,注定如曇花一現(xiàn),剎那驚艷,旋即幻滅?
北島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蹦敲矗遣皇强梢赃@樣說——平庸是平庸者的護(hù)身符,先知是先知者的不歸路?
也許,我們冷眼旁觀海的無奈時,它在我們眼里就是一個藍(lán)色的蛹;當(dāng)我們感受到海的博大和精深時,它就會在我們眼中變成金色的蝴蝶。從蛹到蝶的蛻變,就是感情激變的過程。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會在看海時想到海子的死。
不是超然物外,相反,是因?yàn)橛刑嘈撵`羈絆,一顆心總學(xué)不會釋然,于是身心俱疲。
不是不愛這個世界,相反,是因?yàn)閻鄣锰?,敏感的心可以感知微小的幸福,也必將把痛苦無限放大。最令他感到孤獨(dú)無助的,卻正是他所熱愛的,所牽掛的。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是至高的人生境界,可自古又有幾人能及?
我轉(zhuǎn)過身去,不再看海,也不再聽海。因?yàn)?,我似乎明白了詩人的一顆玻璃心,明明折射出七彩光華,可稍一觸碰便會裂成數(shù)片絕望??墒?,它包容的大海啊,你會成全它們嗎?
愿逝者安息,生者珍重吧!
(作者系湖南岳陽市十五中學(xué)生)
(責(zé)任編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