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繼《變形金剛4》在中國內(nèi)地刷新最高票房紀錄之后,其“連鎖效應”繼續(xù)在民間發(fā)酵。這不,山東幾個農(nóng)民不種地,在家專業(yè)造“變形金剛”都上了《好萊塢報道者》,一個擎天柱能賣10萬元呢!
據(jù)報道,中國山東幾個農(nóng)民用廢棄汽車部件建造15米高“變形金剛”,幾可亂真。這些大家伙也供出售,約人民幣10萬元一個,供不應求,已賣出了100多個。
有中國媒體人實地走訪了山東章丘市圣井鎮(zhèn)小冶村,真實地體驗被“變形金剛”包圍的感覺。農(nóng)家院落內(nèi),造型逼真、比兩層樓還高的“擎天柱”“大黃蜂”默默注視著你……
這些機器人的主人是45歲的劉憲會,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沒有人指導,純粹是自己和幾個工人摸索著干。第一個“變形金剛”3米多高,很快被一家公司花3萬元買走。從此劉憲會看到“商機”,“根本停不下來”,開始研發(fā)各類“變形金剛”,甚至“原創(chuàng)”一些稀奇古怪的造型。
據(jù)悉,這些“變形金剛”是工人們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焊,一個螺絲一個螺絲地擰,純手工打造的。每個機器人都有個大概的圖紙,但具體到其身體某個部位的細節(jié),都裝在腦子里。從構思、選材到制作成功,小的需要5天時間,10米高的,也不會超過20天。
劉憲會的“變形金剛”很受歡迎,被購物中心和房地產(chǎn)商買去用來吸引顧客。外媒感嘆中國人對“變形金剛”如此癡迷,電影上映17天后在中國票房就超過17億人民幣,遠遠高出同期美國的12.9億元,如今連真的都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