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榮
摘 要:分層分類教學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張揚,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對每一位教師的育人理念、文化底蘊、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選課走班又是怎么回事?就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成績、興趣,選擇各科不同的難度層級、類型。學生們不再按傳統(tǒng)做法分班,而是"選課走班"。尊重學生對課程的選擇,變一班一張課表為一個學生一張課表,課表由學生自選的各門課程所組成。
關鍵詞:課改;教學質量;課程設置
"冬青剪頭看似平,哪勝萬紫千紅滿園春?肥城市丘明中學為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讓學生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高中階段,實施分類分層選課走班教學法,取得了顯著成績。"7月上旬,在山東省首屆創(chuàng)新教育節(jié)暨創(chuàng)新成果展示會上,省教育廳領導作出如是評價。
丘明中學的前身肥城礦業(yè)集團公司中學,2008年元月劃歸肥城市政府管理。2007年,隨著教育競爭的日趨激烈,曾經培養(yǎng)出過清華生的這所學校江河日下,高一級只招到27名學生,學校面臨倒閉的危險。校長嚴鐵軍臨危受命后,根據"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多樣化"的要求,立志通過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重塑昔日輝煌。主要思路是,實施分類分層選課走班制,滿足不同學業(yè)層次、不同特長學生的個性需求,幫助學生進行人生規(guī)劃和方向選擇,把"因材施教"理念落到實處,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多樣化人才支持。
針對學生個性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即按照"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多樣化"的要求,通過調整課程比重和課程深淺度,滿足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需求;通過增設校本課程,為學生拓寬選擇空間,以確保學生"吃進去、消化了、吸收好"。為此,他們堅持以"品德·禮儀·生本"為辦學主線,圍繞高校選拔適合學生升學需求的文管、音體美等組織實施。國家課程使用國家設立的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美術和通用技術等;校本課程以品德、禮儀、生本系列為主線,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左丘明文化教育;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明禮儀教育;生存生活生命教育等。
實施分類分層選課走班的主要做法是,根據學生入學原始成績、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特長,劃分為三個學業(yè)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學業(yè)(文化課)和專業(yè)(文管課、特長課)。教案則以分層課程標準編制,以分層集中教學和導師、學生"一對一"方式進行。由于專業(yè)走班涉及學生管理的諸多方面,為此,該校實行了專業(yè)班班主任責任制,由專業(yè)班主任配合行政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在課時分布上,實行周四下午專業(yè)集中走班,學業(yè)走班在周四下午外時間進行,以免學業(yè)走班與專業(yè)走班相沖突。教師則按照級部、班級和教師相協(xié)商的原則選配。為解決師資力量短缺問題,學校按照"1+1"模式,引進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同時,下發(fā)學生發(fā)展規(guī)劃指導書,讓學生了解課程設置;通過對學生特點和特長的觀察,與家長一起,幫助學生選擇發(fā)展方向,確定選課內容。
分層分類教學實施以來,師生關系更加理順了,學生的奮斗目標更加明確了,教學形式也更加規(guī)范有序了,學生的興趣、個性和潛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張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與此同時,也較好的調動了教師參與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丘明中學實施分類分層選課走班教學,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升。一是分類分層選課走班,使學生有了自主自由選擇的空間,學習興趣大增。特別是隨著學生社團的建立,活動內容的增加,學生特長獲得較大發(fā)展。二是評價方式明顯改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成了學生的普遍感覺;三是學生綜合素質有了較大提高。由于作業(yè)采用分層布置的方式進行,因而,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課堂成績,而且全面發(fā)展也得到明顯體現。課改前與課改后相比:2007年,該校高一級招生僅27人,2008年以后,招生數額則一路飆升,達到2013年的400余人。特別是2012年以來,升入本科人數成倍增長,贏得上級、社會和家長的好評。學校先后多次應邀到教育部、山東省和泰安市作經驗介紹,并吸引了海內外眾多學校和文化團體前來參觀學習。
當然,分層分類教學在我校的實施還遠不夠成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需要我們進行持久的不斷探索。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基于分層分類教學的學校辦學,已經為我校的特色化發(fā)展呈現了光明的愿景。 課程改革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我校當以"過程追求精細,結果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風,繼續(xù)著力提升課程改革的內涵實效,在課程改革中傾力打造一流學校,向更高的目標 邁進!
參考文獻:
[1]劉金川.分層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天地,2011(4)6.
[2]劉景升,周代駿,葛紹秀,等."分層施教"的教學實踐.數學教學,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