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后,城墻根下顯得有些荒蕪。
襄陽城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靠近大北門那一帶的墻體經(jīng)過多年的風吹雨淋早已顯出破敗相,加上解放戰(zhàn)爭期間槍炮的轟擊,有些地方已開始垮塌,在淡淡的月光下,在艾草的瑟瑟抖動中,倍感凄涼。
張二發(fā)悄然來到城墻根下,肩上背著一個包裹,腳踩碎磚爛瓦,不住地四下張望。突然間,幾條野狗竄了出來,從他身邊急速跑過,他嚇得跌坐在地上,仔細看去就發(fā)現(xiàn)亂草叢中有幾具尸體,昨天剛剛被鎮(zhèn)壓的漏網(wǎng)反革命,曾經(jīng)的土豪劣紳。
張二發(fā)一聲驚叫,急忙跳開了,捂住胸口愣了好一會兒,隨后便雙手合十對著尸體拜了三拜。平靜下來后忽然就想,這地方如此陰森,一般人是不會來的,這樣或許更安全,對,就這個地方了。于是便放下包裹,拿出一把小鐵鍬在地上挖了一個深坑,把包裹里面的東西埋了進去。
張二發(fā)一共挖了三個坑,都相距不遠,中間就是那幾具尸體。隨后,他在每個坑上面放了一塊城墻磚,用鑿子在磚上刻了兩個字:張記。忙完這一切,他坐在地上吸了一根煙,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說,但愿不被發(fā)現(xiàn),老天保佑我張家家產(chǎn)永固!煙頭忽明忽暗中,他的眉宇糾結在一起。
然而,張二發(fā)做夢都沒想到,李三財正蹲在離他不遠的草叢中拉大便。這李三財人稱“李大膽”,襄陽城里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正蹲著時,忽然看見一個人走了過來,從走路的姿勢他斷定是張二發(fā)。他感覺張二發(fā)一定在干不可告人的勾當,忽然就興奮了,一種窺探別人隱私?jīng)]被發(fā)現(xiàn)的快感。
張二發(fā)走了,李三財系好褲子后急奔土坑而去,搬開上面的火磚,三下兩下扒開泥土,露出了一個布包,拿出來抖落灰塵,隨后打開。
天??!李三財?shù)刮艘豢诶錃狻?/p>
布包里面全是珠寶,盡是些值錢的玩意兒。
更讓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那顆“襄王玉”,這可是稀世寶物啊!關于它的來歷,李三財記得有一個傳說:明朝時,朱瞻 被封為襄陽王,蓋起了一座豪華的王府,還在門前修建了一道照壁,取名綠影壁,造型別致,雕刻精細,圖案繁縟,堪稱古代石刻藝術中的瑰寶。最令人稱奇的是綠影壁上雕刻著幾條飛龍,圍著一顆寶珠做群龍戲珠狀。那顆寶珠就被稱為“襄王玉”。
后來,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率部攻破襄陽城,殺了當時的襄陽王朱翊銘,命人去取那顆“襄王玉”,卻怎么都取不下來,而且只要接觸過“襄王玉”的人都會莫名其妙地死掉,張獻忠心想那顆“襄王玉”也許命中注定不屬于我吧?于是就一把火燒掉了襄陽王府,隨后便率軍東進。
那顆“襄王玉”還在綠影壁上,很多人都想得到,其中就包括兩個珠寶商,一胖一瘦。這時候民間有一個說法:要想得此珠,須燒千擔紙,磕萬人頭??烧l有那么大的能耐呢?那個瘦小的珠寶商腦瓜子靈光,很快就想到一個辦法,提出跟胖子合作,得手后賣掉,兩人打平伙(一人一半)。
這天深夜,兩人來到綠影壁前,只見“襄王玉”亮閃閃的。瘦子拿出一根釬擔,一頭掛上一張火紙,又在胖子額頭上寫上一個“萬”字,先燒紙再磕頭,這時就聽咣啷一聲,那顆“襄王玉”竟然自己掉了下來。胖子抱起來撒腿就跑。瘦子在后面追趕,喊叫道,死胖子,等等我,你想獨吞呀?
喊聲驚醒了綠影壁上的龍,它們立即飛起來去追趕胖子,在護城河邊追上了,用龍須一扒拉,胖子就抱著“襄王玉”掉到水里淹死了。這一切都被瘦子看在眼里,他等龍們離開后,悄然抱著一根木頭下到護城河里,一番摸索后居然撈起了“襄王玉”。
然而,瘦子卻有意忘掉了當初跟胖子的協(xié)商,一人獨占了“襄王玉”。胖子在陰間也不依不饒,經(jīng)常在夜里來找瘦子算賬,搞得瘦子寢食難安精神崩潰,三年后就一命歸天,從此那顆“襄王玉”就下落不明了。
“我的判斷沒有錯,終于等到‘襄王玉’出現(xiàn)了,這些年的辛苦沒白費!”李三財在心里說。可張二發(fā)為啥要這么做呢?想了好一會兒,終于猜測出張二發(fā)的目的所在,隨后便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罵道:狗日的,藏寶真會找地方。
罵完了,李三財卻不曉得接下來該咋辦。再把珠寶埋回去?不行,那樣太便宜張二發(fā)了;向政府報告?可這樣做對我有啥好處?把這顆“襄王玉”據(jù)為己有,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天啊,李三財渾身顫抖了一下,他被這個大膽的設想驚呆了。忽然覺得祖宗的眼睛正滿含期待地看著他,肩上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裳巯碌臅r局,怕是不安全吧?
李三財作出決定的時候已近午夜,城墻根下安靜得像靈堂。他把珠寶重新埋好,拍拍身上的灰轉身離開。忽然響起一聲汽笛,他一下子摔倒在地,爬起來把一個布包夾在胳肢窩里沒命地奔跑。拐進青石后街了才稍稍緩過勁兒來,卻又從側面?zhèn)鱽硪宦暎骸袄钊?,你在干啥?”李三財一個激靈,趕緊扶墻站穩(wěn),草草地說了一句“沒干啥”,一溜煙跑了。
第三天上午,四個人走到“張記珠寶行”門口。
張二發(fā)略微詫異了一下,急忙上前迎接,雙手握住領頭干部伸出來的手,弓著腰身說,豐主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豐主任很快就抽出手說,不用客氣。哎,我們來不會影響你做生意吧?張二發(fā)擺擺手說,不會,不會,我平常請都請不到豐主任哩。一邊說一邊讓座敬煙倒茶,卻用眼角的余光打量豐主任一行。
豐主任看了看幾個正在忙碌的伙計,開口就問,張二發(fā),聽說你想通了,準備接受政府對你這珠寶行的改造?張二發(fā)點著頭說,是的是的,我想好了,從今天開始就跟政府公私合營,我拿珠寶行跟政府合股,隨政府給多少股息都可以,我也要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豐主任問,你不后悔?張二發(fā)說,政府也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有啥好后悔的?嘿嘿,如今是人民當家作主,還是國營好。豐主任點點頭說,那就好。隨后起身走到柜臺旁邊,隔著玻璃看下去是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還有一些古玩。
豐主任指著柜臺問,張二發(fā),你的家當都在這里?張二發(fā)趨身向前說,是的,都在這里。豐主任又問,沒有遺漏的?張二發(fā)晃著腦袋說,沒有沒有。豐主任接著問,真的沒有?張二發(fā)說,真的,沒有。豐主任忽然冒出一句:張二發(fā),你不會隱瞞不報吧?張二發(fā)有些慌亂地說,我 哪敢呀?
豐主任就說,你如果欺騙了我這個“公私合營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你曉得是啥后果嗎?說完掃了他一眼,張二發(fā)立即感覺那目光就像刺刀一樣,猛然想起城墻根下被鎮(zhèn)壓的反革命,腿肚子軟了一下,差點兒摔倒,好不容易穩(wěn)住神,勉強擠出笑臉說,我 不曉得 沒隱瞞?。?/p>
“啪”地一聲,豐主任猛一拍桌子,吼道:張二發(fā),老實交代,你把另外的珠寶藏到哪里去了?張二發(fā)飛快地看了豐主任一眼,旋即垂下頭說,沒 沒有啊。豐主任顯然沒有耐心了,就站起來說,老實交代,你是不是藏到城墻根下了?
啊?你 不!張二發(fā)一屁股坐在地上。
隨后,張二發(fā)被豐主任帶到城墻根下。豐主任似乎早已做好準備,吩咐手下用鐵鍬挖開磚瓦和泥土,布包便露了出來,里面果然是沉甸甸的珠寶。豐主任說,張二發(fā),這些珠寶都是你家的吧?張二發(fā)眼珠轉了一下,回答道,不,這不是我家的。
豐主任冷笑一聲,從地上撿起一塊墻磚,抹去上面的灰塵,“張記”兩個字便赫然在目。豐主任說,這是你刻上去的吧?張二發(fā)卻說,豐主任,那是墻磚上的記號,或許是當年窯匠留下的,你咋就肯定是我刻下的?豐主任就虎著臉說,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了,帶證人來!
當李三財出現(xiàn)在面前時,張二發(fā)的確大吃了一驚。豐主任說,李三財,你把前天晚上看見的再說一遍。李三財望了張二發(fā)一眼,跟張二發(fā)的目光相遇,他隨即卻移開視線,嘴唇動了動還是沒有說出話來。又看了第二眼,相同的動作又重復一遍。豐主任就拍著他的肩膀說,李三財,如今是新社會,你不再是“張記珠寶行”的伙計,受壓迫受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你還怕他嗎?
李三財終于鼓足勇氣開口了。
豐主任說,張二發(fā),證據(jù)確鑿,你還敢抵賴?
張二發(fā)說,我 我
豐主任說,我早就看出你不贊成公私合營,一直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我們對你夠寬大的,一直想等你思想轉過彎來自愿參加,可沒想到你竟然私藏珠寶,用這種方式來反抗公私合營,你曉得這是啥性質嗎?還有,你在墻磚上刻下“張記”,想把那些珠寶一直據(jù)為己有嗎?你難道想反攻倒算?
在當年的政治語境中,“反攻倒算”這個詞幾乎等同于反革命。冷汗順著張二發(fā)的臉頰淌了下來,他忽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報告豐主任,我、我、我絕對沒這個想法,我、我、我只是舍不得那些珠寶,我錯了 罪該萬死,我愿意把那些 珠寶都交給政府,請你放我一馬
豐主任卻說,早在干啥?晚了。帶走!
經(jīng)過李三財身邊時,張二發(fā)看了他一言,目光冰冷冷的。
張二發(fā)一五一十地做了交代,包括他的作案動機和珠寶的詳細數(shù)目。隨后,豐主任跟實際起獲的珠寶相對照,卻發(fā)現(xiàn)少了那顆“襄王玉”。張二發(fā)肯定地說那顆寶珠一起被埋在城墻根下,咋會沒有呢?這下把豐主任搞蒙了,看樣子張二發(fā)不像在撒謊,那么,那顆“襄王玉”到底跑哪里去了?
張二發(fā)痛心地說,那顆“襄王玉”是我張家祖?zhèn)鞯膶氊?,不能丟呀!豐主任立即糾正道,如今已不是你張家的,是人民政府的。張二發(fā)卻說,不管是誰的,它都是寶貝,你們一定要找回來。豐主任就問,那到底是個啥寶貝呀?張二發(fā)說,這一大堆東西,都抵不上一塊“襄王玉”。豐主任急忙問,真有這么金貴?
專家曾經(jīng)考證說,漢水流域有一種奇石叫“漢江紅”,其實就是包裹在和氏璧外面的那一層,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人卞和把它敲下來隨手扔在漢江里,于是就有了“漢江紅”。因為和氏璧價值連城,“漢江紅”便也沾上了富貴氣,歷來被視為珍寶。
至于那塊“襄王玉”,更是“漢江紅”中的極品。
聽完張二發(fā)的介紹,豐主任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派人到城墻根下仔仔細細地又找了一遍,幾乎是挖地三尺,卻還是沒找到。正愁眉不展的時候,張二發(fā)主動揭發(fā)說很可能是李三財打了拐(私自隱藏)。豐主任一想,一開始就是李三財報的案,整個過程中除了張二發(fā)就是李三財接觸過“襄王玉”,看來李三財具有重大嫌疑。
張二發(fā)補充了一句,李三財在我家當伙計的時候,早就在打那顆“襄王玉”的主意,他還以為我不曉得。豐主任沒有接他的話,命令手下人趕快去抓李三財。不一會兒李三財就歸案了,瞇著眼睛嘿嘿嘿地直笑,還以為是來領賞哩。
豐主任大喝一聲,李三財,李大膽,你把那顆“漢江紅”藏哪里了?笑容僵在李三財?shù)哪樕?,他用袖子擦了一把鼻涕,好一會兒才抬起頭說,豐、豐主任,你說啥呀?我、我沒看見“襄王玉”呀。豐主任立即抓住他的破綻說,我說過是“襄王玉”嗎?李三財點點頭,卻又立即搖搖頭說,不、不、不,我、我不曉得。
豐主任不想再多費口舌了,手一招,幾個人便走過來把李三財帶了下去。當李三財再出現(xiàn)的時候,他的眼睛似乎更加瞇縫了,臉比原來胖了一些;白色的襯衣上有好幾道血印子,走路一瘸一拐的。他好像站不起來了,就跪在地上招供。
豐主任帶著人馬急速趕到城墻西北角的夫人城下,按照李三財指認的位置挖開泥土,果然挖出了一個布包,里面就是那顆“襄王玉”。豐主任把“襄王玉”捧在手里看了又看。這顆玉石圓乎乎的光溜溜的,紅中帶黃,放射出柔和的光芒,用手指輕輕觸摸一下,頓時覺得涼絲絲的;仔細看,玉石上面隱隱有一條龍在游動,真是奇妙!堪稱玉石中的老大、頭人、精英,難怪會讓人鋌而走險。
許久之后豐主任才依依不舍地交給手下封存。
李三財被定了個盜竊罪,跟張二發(fā)關在一起。
張二發(fā)對李三財怒目而視,李三財卻始終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并且主動跟張二發(fā)打招呼:張掌柜,你大概曉得我的身份吧?張二發(fā)冷冷地說,你的身份算個屁!不過話又說回來,從去年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你有些不大對頭,懷疑你是為“襄王玉”而來,要不是看在你救了我老爹的份上,早就打發(fā)你走了。老實說,你是誰?
李三財忽然問,當年有兩個人,一胖一瘦,他們偷走了“襄王玉”,你肯定曉得這事兒吧?張二發(fā)就問,啥意思?李三財慢悠悠地說,你就是那個瘦子的后代吧?他死了后,兒子們搬到別處去避風頭,四十年后又回到襄陽,繼續(xù)經(jīng)營“張記珠寶行”。我說的沒錯吧?
張二發(fā)驚問,你到底是誰?
李三財說,我的祖上就是那個胖子。
張二發(fā)問,你想干啥?
李三財說,我只想拿回我們李家應得的那一份,我爺爺?shù)臓敔斒沁@樣對我爺爺說的,我爺爺也是這樣交代我的。我老爹花光所有的積蓄尋找了五年才摸清你們張家的底細,后來設計用板車撞傷你老爹,讓我及時出手相救,這樣才能混到你們珠寶行里當伙計。
張二發(fā)說,啊,一開始就是個套兒?李三財說,對,老子踅摸了好久,剛準備下手,沒想到來了個公私合營,我心想這下真沒戲了,沒承想你又去私藏寶貝,恰巧被我撞見,真是天意啊!可天算終究不如人算,還是逃不脫豐主任的巴掌心,奶奶的!
張二發(fā)問,既然你發(fā)現(xiàn)我藏寶,為啥不直接挖走,反倒去告發(fā)?李三財說,老實說我當時的確想把珠寶都拿走,可轉念一想人不能太貪心,還是拿回我們該拿的那一份吧??晌矣窒?,要是這陣風過了,你把那些珠寶挖出來,一看少了“襄王玉”,肯定會懷疑我,所以我就告發(fā)你,讓政府全部沒收,這樣一來你就會以為“襄王玉”是被政府收走了。誰想到你又反咬一口,這下我們算是扯平了。
張二發(fā)忽然問,啥叫該拿的?啥叫不該拿的?李三財說,屬于自己的就是該拿的。張二發(fā)又問,啥叫屬于自己的?李三財撓著后腦勺說,這個,我也說不清。張二發(fā)又問,你曉得朱瞻 當年是咋法兒得到“襄王玉”的嗎?李三財說,咋得到的?難道是撿的?騙的?偷的?搶的?“撿的撿的,過了眼的;偷的偷的,過了溝的”(襄陽俗語,意思是付出了勞動才得到的,就可以據(jù)為己有)。張二發(fā)見話不投機就開始閉目養(yǎng)神。
兩個多月后,處理決定下來了。
張二發(fā)被放了出來,但他所隱藏的所有珠寶都被沒收,包括那顆“襄王玉”;家里的金銀珠寶也被參與公私合營,鑒于他前段時間的表現(xiàn),決定取消他的股息,張家所有人都必須像店員一樣參加勞動靠工資生活。
聽到這個決定后,張二發(fā)當即感謝政府的寬大處理,還鄭重其事地給豐主任鞠了一個躬,可回到家里后,夫妻倆卻關門閉戶抱頭痛哭。隨后,他親自摘下了那塊傳承了三百多年的“張記珠寶行”的牌子。老婆說那塊牌子沒啥用處了,不如燒掉吧。張二發(fā)卻瞪了老婆一眼,罵她頭發(fā)長見識短。
李三財?shù)膯栴}比較復雜。在討論的時候,豐主任極力為他辯解,說他也是窮苦出身,爹媽去年走了,他一個人可憐巴巴的,盜竊珠寶完全是出于對剝削階級本能的報復,況且正因為他的揭發(fā)才使案件得到偵破,為國家挽回了巨額損失,應該給予寬大處理。上級采納了豐主任的意見,對李三財批評教育后釋放回家。
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豐主任忽然來到李三財居住的破舊的茅草屋里,手里還提著四樣鹵菜、兩瓶地封黃酒。李三財?shù)芍浑p鳥蛋般的眼睛,哈喇子連成了線。豐主任一巴掌把李三財拍坐在椅子上,說,還愣著干嘛?來喝幾杯暖暖身子。
由最初的惶惑不安到后來的大吃大嚼,李三財完全被美酒好菜給征服了。他沒有問豐主任來的目的,也許想都沒想。幾杯酒下肚,豐主任自己說話了,聽說你怪可憐的,就來看看你。李三財嗚嗚拉拉地說,感謝感謝,難為豐主任了。
豐主任問,蹲在班房里的滋味不好受吧?
李三財說,嗨,哪里是人待的地方?
豐主任接著又說了一大堆話,意思是說上級原本想判李三財二十年徒刑,都是他出面說情,才對李三財網(wǎng)開一面。李三財一邊頻頻點頭一邊繼續(xù)啃著雞爪子。豐主任斜眼看著李三財,搖了搖頭,隨后就換了一個話題:
三財,想不想天天吃鹵菜呀?
想,想??!李三財說。
呵呵,這樣的好日子誰不想?
那是那是。
停了一下,豐主任忽然話鋒一轉:三財,如今有一個機會在你面前,你要是抓住了,不只是天天吃鹵菜喝黃酒,還能買一座房子,娶一個漂亮媳婦,白天有吃的,晚上有日的,你想不想干呀?
哪有這樣的好事兒呀?李三財瞇著眼睛問。
有,我可以給你機會。豐主任說。
李三財這才認真地打量豐主任,只見豐主任正用熱切而期待的眼光看著自己,覺得他不像在開玩笑,于是就放下手中的雞爪子,想了一會兒,問,豐主任,你不是拿我尋開心吧?我除了拉風箱打銀器,別的都不會,能干啥呀?
豐主任說,就干你的老本行。
你是說 珠寶行?不是合營了嗎?
豐主任扳過李三財?shù)念^,對他耳語一番。
李三財騰地站了起來,漲紅著臉說,豐、豐、豐主任,這、這、這、這行嗎?豐主任把他按了下去,用手指敲著桌子,壓低聲音說,放心,有我在后面,你怕啥?李三財又說,可是,那顆“襄王玉”被你們鎖起來了呀?豐主任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你這笨蛋,不是說了有我嗎?
李三財打了一個響亮的嗝。
這天夜間飄起了雪花。李三財悄然潛入公私合營領導小組辦公室,很容易就進去了,很容易就撬開了鐵皮柜子,很容易就偷走了那顆“襄王玉”??僧斔叩綕h江邊時,迎面就遇到了豐主任。李三財喘著粗氣說,豐、豐、豐主任,得、得手了。
豐主任接過布包,卻突然大叫,有人盜寶,站??!不然我開槍了!李三財還沒反應過來,豐主任抬手就是一槍,李三財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豐主任隨后又開了兩槍,啪——,啪——,清脆的槍聲劃破了夜空。
一隊人馬很快就趕了過來,此時雪越下越大,地上的腳印都被掩埋了。豐主任站在河堤上,手里只有一把手槍。他告訴同事們,當晚他睡覺時忽然夢見“襄王玉”不見了,預感到情況不妙,穿上衣服就往辦公室趕去,半路上遇到李三財,發(fā)現(xiàn)他鬼鬼祟祟形跡可疑,懷里抱著一個布包,就是那個裝“襄王玉”的。豐主任命令他接受檢查,他卻撒腿就跑,豐主任鳴槍示警也沒用,為了保護人民財產(chǎn),只好開槍將他擊斃。
人們對豐主任的話深信不疑,于是就去打撈李三財?shù)氖w。人撈上來卻不見了“襄王玉”,在漢江里搜尋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最后只好作罷,倉促結案。從此那顆“襄王玉”就再度失蹤了。
多年后,白發(fā)蒼蒼的張二發(fā)重新開張了“張記珠寶行”,那塊招牌又被從床底下翻了出來。張二發(fā)掃掉牌子上面累積的厚厚的灰塵,親自掛了出來。他撫摸著牌子忍不住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一個豐姓老板在國外某座城市也開了一家珠寶店,里面赫然出現(xiàn)了一顆“漢江紅”。據(jù)知情人透露,就是那顆失蹤已久的“襄王玉”,那顆與卞和、朱瞻 、張獻忠、胖子、瘦子等人都有聯(lián)系的,曾經(jīng)鑲嵌在綠影壁上的“襄王玉”。
知情人還透露,豐姓老板的先人并不姓豐,而是姓吳,是明朝初年的一名玉石鑒定家,職稱算得上高級工程師。他曾數(shù)十次潛入漢江水底,終于找到了當年被卞和丟棄的那塊“漢江紅”,隨即收藏起來作為寶物代代相傳。
朱瞻 素愛珠寶,每到一地就四處搜羅。他任襄陽王期間,有人打小報告說吳家有一塊寶物,他就想拿過來玩賞。吳家不敢抗命,只好雙手奉上。朱瞻一看寶物眼睛都直了,玩了很久也不愿歸還。吳家去要了幾次,朱瞻 很是生氣。
一個得力干將看出了主子的意圖,就訓斥吳家掌柜說,你難道不曉得我家老爺是襄陽王?整個襄陽都是我家老爺?shù)?,襄陽境?nèi)的所有寶貝也都是我家老爺?shù)摹羌艺乒裾f,可那塊“漢江紅”是我家的。干將說,一塊玉石算個啥?你家的一切都是襄陽王的,連你都是襄陽王的,你信不信襄陽王可以隨時叫你死?
吳家掌柜真不識相,堅持要拿回寶物,干將一氣之下就殺了他,接著又想一鼓作氣滅了他全家。萬幸的是,吳家一個少年藏在水缸里躲過了一劫,逃出襄陽后就改成豐姓四處流浪。
隨后,朱瞻 命工匠把那塊“漢江紅”雕刻成球形,取名“襄王玉”,作為鎮(zhèn)宅之寶,以求朱家江山萬代,自家王位永續(xù)。當然,這些都是未經(jīng)考證的民間傳說,可以當做歷史來看,也可以當做小說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