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德園藏——歷代名家書畫賞析
張路(1464-1538年),字天馳,號平山,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少年聰慧,見吳道子、戴進所畫人物,臨摹肖其神,以畫成名,是明代追隨戴進、吳偉的重要浙派畫家,擅繪人物,師承吳偉,筆勢道勁。與朱端、蔣嵩、汪肇等同列為浙派名家,亦攻山水、鳥獸、花卉。其繪畫藝術很受世人贊譽,明朝詹景鳳就盛贊他“足當名家”。
張平山的人物畫繼承了吳道子、梁楷、牧溪的疏體寫意傳統(tǒng),發(fā)揚了吳偉放筆寫意的畫風,筆勢極為豪壯,透露出明清寫意畫盛期的來臨。中國歷代畫作中不乏有很多體現(xiàn)動物題材的精品,此幅明代《策蹇圖》(圖1)則畫出了宋代宋徽宗時期的朱子明畫驢的古意,為明代中晚期絹帛畫傳世品,能保存到這樣的程度很難得。人物形象質(zhì)樸、神態(tài)清朗,久經(jīng)歲月洗禮而更顯朦朧,整體意境寧靜致遠,又顯露出孤寂清閑之感。
張平山的畫作被故宮博物院、日本東京護國寺、南京博物院和濟南市博物館等收藏,作品價值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此幅畫作年代久遠,意象深邃,更有上海博物館書畫鑒定大師單國霖老師鑒賞題跋,其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毋庸置疑。
附
題簽:明張平山策蹇圖
鈐?。簡螄兀ò孜模?/p>
王鐸(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
王鐸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書法用筆出規(guī)入矩、張弛有度,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干鈞的力量。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fā)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diào)”。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他們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此作品原文為:“鄱陽歲使,應有書未得,豹奴此月,唯省一書,足慰耶。吾嘗話桓江州,助遣船迎。乙亥夏王鐸?!保▓D2)
王鐸的書畫市場價位較其他藝術家的書法作品仍處于高端層次。其作品《雒州香山作》在2013年年底以4,536萬元的價格拍出,并隨著書畫市場行情的火爆及持續(xù)走高,王鐸書畫作品的追捧者逐漸增多,其書畫市場價位還將持續(xù)走高。
金農(nóng)(1687-1763年),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所畫紅袍達摩造型奇古夸張,筆法古拙簡練,形象鮮明突出。畫家以焦墨渴筆勾勒人物形象,線條生拙簡樸,脫胎于南宋馬和之“蘭葉描”,他以自己特有的筆法創(chuàng)作人物肖像,使達摩的神態(tài)畢現(xiàn),引人哲思,下筆大膽果敢,“具金石之氣,得漢魏風骨”?!敖疝r(nóng)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于紙面??雌饋泶炙缀唵?,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達摩畫像與題款及詩文的“漆書”共同體現(xiàn)出生澀拙樸、奇絕脫俗的風格,正是這幅《達摩圖》所體現(xiàn)的精神。(圖3)
此作品經(jīng)過楊臣彬、單國霖、勞繼雄和蘇士澍四位國家級書畫鑒定大師的鑒賞確定,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不言而喻,實屬難得一見的精品之作。2009年金農(nóng)的《花果冊》以3976萬元的價格創(chuàng)下拍賣最高成交紀錄,可見其市場價值。
附
題簽:1.金冬心設色達摩像,辛卯年仲秋楊臣彬署。
2.清金農(nóng)達摩圖軸,辛卯秋月繼雄題簽時客陽羨。
3.清金農(nóng)達摩像圖,壬辰年仲冬單國霖署。
鈐?。簡螄兀ò孜模睿ò孜模┏急颍ㄖ煳模├^雄書畫(白文)
吳湖帆(1894-1968年),清代著名書畫家吳大澄之孫?,F(xiàn)代繪畫大師,書畫鑒定家。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后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并稱“三吳一馮”。善于畫沒骨荷花,婀娜綽約,創(chuàng)有新格。作為鑒定家,他與收藏大家錢鏡塘同稱“鑒定雙璧”。
此幅《枯木竹石圖》以淡墨為主,輔以焦墨,為吳湖帆1931年作,鏡心,水墨紙本。觀之似出岫延綿,不可方物。既有明末董其昌的作品風格,又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響。畫風沖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復合畫風獨樹一幟,此畫是以明清筆墨,運宋人匠壑。(圖4)
此幅作品深受國家級書畫鑒定大師單國霖、楊臣彬、蘇士澍老師的認可并附有鑒賞題跋,具有極高的藝術美和文化美,在2014年的投資市場上,定能成為收藏家追捧的熱點。2011年吳湖帆《石壁疏松》成交價為2277萬元,可見其市場價值。
附
題簽:1.枯木竹石圖,吳湖帆擬云林筆意,壬辰仲夏蘇士澍敬題。
2.吳湖帆仿云林枯木竹石圖,辛卯年仲秋,楊臣彬署。
3.吳倩庵枯木竹石圖,壬辰年仲冬,單國霖題。
鈐?。禾斐靥K氏(白文)士澍(朱文)楊(白文)臣彬(朱文)單國霖(白文)
鑒藏?。簾o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朱文),張大干閑章。
注:附蘇士澍、楊臣彬、單國霖題字照片。
徐悲鴻(1895-1953年),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zhèn)人,中國現(xiàn)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并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對中國畫壇影響甚大。
畫馬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diào)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悲鴻大師的這幅《駿馬圖》(圖5)于1942年所作,駿馬昂首舉蹄,大有瞻天下清寰宇之氣概,表現(xiàn)出抗戰(zhàn)期間激昂之民族精神。筆墨雄健爽利,形備而神全,為其盛年之佳作。用筆灑脫,墨氣清潤,形象真實生動,其洋洋欲奔之姿,意有千里之志,更表現(xiàn)出濃厚的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實乃悲鴻大師神韻具佳且不可多得之精品,宜珍藏之。
悲鴻大師的作品歷來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其畫作聲望可謂家喻戶曉,2012年更有《春山十駿圖》以1.05億成交,此幅《駿馬圖》亦被中國書畫鑒定泰斗楊仁凱老師和單國霖、楊臣彬老師鑒定為“真跡無疑”并附有鑒賞題跋。其上億元的作品已不罕見,此作品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不言而喻。
附
款識:可宜先生正之,壬午冬日悲鴻漫興。
鈐?。簴|海王孫(白文)
鑒藏?。簼檶汖S(朱文)
題詩塘:徐悲鴻駿馬圖真跡,癸未秋龢溪仁愷題。
鈐?。簵钊蕫疸b(白文)沐雨樓主(朱文)
邊跋:1.悲鴻大師駿馬圖昂首舉蹄,大有瞻天下清寰宇之氣概,表現(xiàn)出抗戰(zhàn)期間激昂之民族精神。筆墨雄健爽利,墨溶豐沛,形備而神全,為其盛年之佳作。癸巳四月單國霖題。
2.悲鴻大師為可宜所繪駿馬圖真跡,用筆灑脫,墨氣清潤,形象真實生動,其洋洋欲奔之姿,意有千里之志,實乃悲鴻大師神韻具佳且不可多得之精品,宜珍藏之。甲申三月記于陽羨愛清閣楊臣彬。
鈐印:楊彬(白文)臣?。ㄖ煳模┪能帲ò孜模?/p>
注:附楊仁愷對聯(lián)。內(nèi)容:題悲鴻先生畫馬拙句。昂立瞻天下,回首望晴空。甲申冬龢溪仁愷書于陽羨。
謝稚柳(1910-1997年),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繪畫及古書畫鑒定。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博物館顧問,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等。
此幅《梅竹山茶圖》為謝稚柳先生1945年所作,承襲了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的風骨并依稀窺探出元人的遺韻,畫工細膩,布局精巧,富有情趣和高層審美觀。畫面從左上角伸開的嫩綠竹葉與下面綻放的嬌艷山茶花相呼應,意韻古雅,紋路一絲不茍,布局謹慎開闊,散發(fā)出宋人院體繪畫的特有拙樸。(圖6)
《梅竹山茶圖》附國家級鑒定大師單國霖、蘇士澍和楊臣彬老師的鑒賞題字印章,此作品兼具謝老作品的精品化與稀缺性,因為“質(zhì)取于精”,也更因為“物以稀為貴”。參考2011年謝稚柳《仿宋山水畫冊》成交價4600萬,相信此幅畫作在2014年的市場表現(xiàn)更加讓人期待。
附
題簽:1.謝稚柳梅竹山茶圖,壬辰年冬國霖題。
2.謝稚柳花卉翠竹圖,壬辰仲夏蘇士澍敬題。
3.謝稚柳梅竹山茶圖,壬辰九秋文軒題。
鈐印:單國霖(白文)蘇(白文)士澍(朱文)楊臣彬?。ò孜模?/p>
注:附單國霖、蘇士澍、楊臣彬題字照片。
碗為人們?nèi)粘S玫娘嬍称?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zhì)淘米的碗,其制作工藝精湛,裝飾之豪華使其已改變碗的使用價值成為了陳設件。
此粉彩花卉龍鳳碗,口徑11.6cm,底徑5.8cm,通高6.2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米彩。署名引“天府紋新”四字篆玉軟,碗形呈半球狀,碗式之一。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于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壁形,中心為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nèi)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處。澆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也越來越精巧了,這種精美的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愛。
青白釉元青花纏枝紋人物故事梅瓶,口徑5.7cm,底徑14.2cm,通高41cm。梅瓶是盛酒之器,它的前身就是宋元時期的“經(jīng)瓶”。該器平口,短頸,豐肩,腹下部明顯收斂,整體器形用接胎工藝,接胎處用手觸摸有凸起感。器形碩大而不失精致之美,氣派宏
渾,線條流暢,規(guī)整古樸,充滿了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之美。
臨近觀察,青花發(fā)色艷麗,白釉泛青,光滑圓潤,自然形成的蘇麻離青鐵銹斑點綴著青花纏枝蓮,青花料深入胎骨,胎厚而重,細勻柔和,呈現(xiàn)暈化,觸感溫潤猶如嬰兒肌膚,這是時光給予的天然美;再看人物的描繪,服飾、面容、儀態(tài)等極盡畫工之能事,仿佛人物講述的文字呼之欲出,觀者感受到的是這梅瓶帶來的是屬于那個時代的故事。此藏品描繪精彩,屬珍稀之作。
和田玉高浮雕坐騎龍鳳紋尊擺件一對
左邊長10.8cm,寬3.1cm,高14.6cm;右邊長10.8cm,勉.6cm,高19cm。
此對擺件造型風格古樸生動,蓋部獸鈕,尊底走獸為托,整個器形主要分布不規(guī)則黑白兩色玉沁。尊體兩面淺雕龍紋,一條飄逸騰飛,一條盤旋蓄勢待發(fā)。酉己合尊兩邊的螭虎與飛禽,尾巴卷曲,線條生動流暢,整體顯現(xiàn)出中原文化的漢族風和皇族威儀。
高古玉深藏地下兩三千年以上,會發(fā)生“質(zhì)變”,如氧化白斑、鈣化、瓷化、晶狀物析出、次生物出現(xiàn)。高古玉沁色種類凡多,有紅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沁色所呈現(xiàn)出的顏色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綠色、紫色、藍色以及過渡色。沁色“雞骨白”主要說的是長期埋在土中的玉會在表面形成一種白色的粉狀氧化物。
隨著文化交流活動的增加,藝術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高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線,越是極品升值越快,應當把握好三要素;珍、精、稀,這是高古玉投資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元素。目前許多有著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華人長年進行高古玉的收藏和研究,國內(nèi)更有擁有雄厚經(jīng)濟實力的強大收藏群體,有著充足的資金在支持著藝術品收藏市場,待社會資本進一步開啟古玉器收藏時,將大幅提升高古玉的潛在價值。國內(nèi)收藏古玉屬起步階段,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市場對高古玉收藏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價格普遍偏低,與國外拍賣行價格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升值的潛力很大。目前藏家仍有‘機會以較合適的價格收藏到高古玉精品,同時也有投資眼光較好的藏家由國內(nèi)低價買入國外高價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