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才
“中國大媽”現(xiàn)在名聲在外。不但國內(nèi)的大小公園、廣場、路邊,她們浩浩蕩蕩,英姿颯爽;而且其足跡正排著方陣,出現(xiàn)在巴黎、倫敦、莫斯科等街頭巷尾,甚至被《牛津詞典》錄為新詞。不但舞跳得瀟灑,買金、購物、投資市場等都留下她們的身影……既引人注目,也遭到不少議論。
我不由得想起一件趣事,那是大學(xué)同學(xué)一次聚會。我們好幾桌男同學(xué)正綿綿舊話,細傾慢聊,突然,一陣呼喊聲從旁邊叫過來,一看,原來是鄰桌的女同學(xué)頻頻舉杯,熱烈非常。這些一貫溫文爾雅的女士,仿佛變成了一堆飲酒作樂、猜拳行令的豪客。好多同學(xué)嘆道:“這不奇怪?。‖F(xiàn)在不是很多男女退休前后的表現(xiàn)都倒了過來?在公共場合,跳舞、唱歌、舞劍,乃至旅游的,不大多是女的?而男的多數(shù)變成宅男,守在家里,撲在床上,打麻將下棋,守電腦看料。”
回家路上,意猶未盡,繼續(xù)探討何因。江濤說:“壓力唄!男的一輩子工作‘亞歷山大,老了想回家放松放松;女的守家守室久了,倒希望出來放松放松?!痹诖髮W(xué)任教的大漠從生理學(xué)上提出一條:“這和男女更年期不同生理有關(guān)。更年期后,女的雌性激素減少,雄性激素增加,所以性格變得活躍;男的則雄性激素減少,雌性激素增加,便變沉了?!辈粺o道理。
我倒是想,這首先是時代與歷史變遷的一種折射。回想以前,大媽們都是圍著鍋臺守著子孫的角色。很多沒有退休金,有也微薄,靠子女養(yǎng)老送終。做子女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據(jù),一天到晚滿打滿算,星期天單休日,全得用來買柴煤洗衣被(那陣沒有洗衣機煤氣爐)。眼巴巴看著這,做大媽的就算有點積蓄,也難自得其樂,只能和子女們“共度時艱”了。盡管雄性激素增多,又何能活躍得起?如今卻不同,日子好過了,有一間“老屋”可居,有一個“老伴”相隨,有一些“老銀”存袋,正所謂“居有屋食有余出有車花有錢玩有閑”,何不約一班“老友”共樂,瀟灑快活,養(yǎng)好一身“老骨”?“大媽”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又值得非議嗎?
自然,除了激素此消彼長外,男女性格也有差異。和男的多數(shù)比較厚實沉穩(wěn)不同,女的則比較感性細膩。如果說男人是“乾”是“天”,女人則是“坤”是“地”;男人是“山”,女人就是“水”:厚德載物,善利萬物,不爭不羈,開放流淌。因此,女性大多直率開朗,不藏城府。常常三五成群互吐衷腸,嘮嗑不斷。這也好,該倒的“垃圾”全倒光,該清的“污泥”全清掉,干凈利落、輕松自如。這恐怕是女性比男性長壽的秘訣吧。由此可見,“中國大媽”應(yīng)運而生,不僅有社會的、生理的,更有性格的、心理的諸多原因,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
社會應(yīng)該包容“中國大媽”,但大媽也應(yīng)該包容社會。要看到很多大爸大叔、事業(yè)中人需要協(xié)調(diào)、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可別讓跳舞隊伍把大街小巷全占滿,搞得無路可走;別讓各種響聲把公共場所全充塞,搞得耳根不凈;在家休息也要寧靜平和,嘮叨包容愛心,但過多了也適得其反。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好這些,大媽自然和社會融為一體。
過去說: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現(xiàn)在說,更年期到了,男女不一樣。在共同創(chuàng)造和維護一個安寧有序的大環(huán)境的前提下,隨心所欲、隨緣所就、隨意所為,像放飛藍天的鴿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正是我們社會幸福的標(biāo)志?
(江海燕薦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