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雨
漫漫人生路,就似一場萬里長征。你知道起點就在腳下,卻不知終點究竟在哪兒。人生,終須你一步步踐行。獨行還是眾行,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獨行,讓人走得更快。
獨行,需要一個定義。它指的是肉體上的孤獨,而不應(yīng)是心靈上的孤獨。心靈上的孤獨對人的要求太高。即便是絕五谷的得道高僧也需要有信仰之力作為支撐,更不必說普通人了。
獨行,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只有自己。剔除了喧鬧嘈雜、關(guān)懷溫情,余下的就是一顆澄澈玲瓏的赤子之心。內(nèi)心澄澈的人心無旁騖,前方有目標,他就會去征服。聽說過很多磕長頭朝圣的傳奇故事,朝圣者們獨自一步一叩往拉薩去,肉體上是孤獨,心內(nèi)卻滿是強有力的甜蜜信仰。若是一幫人拉幫結(jié)對地去“朝圣”,拖沓緩慢不說,更顯不夠虔誠。
我就深得獨行的好處:外出游玩,跟旅行團或者一大家子未免太累贅,于是告假獨自一人晃悠晃悠,走得無所顧忌,思緒快速飛揚;安靜學習時,有好友在身側(cè)是絕對不成的,兩人嘰嘰喳喳,效率極其低下,只余一人,便覺得靈臺清明,邏輯清晰,事半功倍。
人生路上未嘗不是如此。人要守得住孤獨。獨身遠行,就是卸下鐐銬的舞蹈,走得不一定遠,卻自由而舒心,就像甩開包袱的露宿者,補給不足卻有以天地為榻的豪氣。
然而獨行未免孤獨。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社會的動物?!币虼耍艘残枰娦?。
眾行,讓人走得更遠。
眾行,不僅有親友的陪伴,更有精神上的慰藉。眾人結(jié)伴而行,在合作歡笑中,人往往能走得更遠。
《百年孤獨》中探討了一個南美小鎮(zhèn)馬孔多百年興衰中的孤獨,從而映射出南美百年的落后孤寂歷史。其孤獨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思想的保守落后與小鎮(zhèn)(或是南美)的隔絕孤立。若是眾行,絕不至于走到在孤獨中滅亡的境地?;厮葜袊鴼v史:漢唐宋思想開放,對外交流頻繁,泱泱中華攜周邊小國共同發(fā)展,走得穩(wěn)健扎實,綿延數(shù)百年,屹立不倒。眾行帶來思想的碰撞交融,相互的提攜鼓勵,從而走向共同繁榮。
曾經(jīng)在瘋狂英語擔任過教學總監(jiān)的龔海,脫離瘋狂英語后成立了自己的英語學校:摩英。他有一句名言:“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朋友?!逼渲刑N含的合作眾行思想與那句非洲古諺何其相似:“要想走得更快,請獨行;想要走得更遠,請結(jié)伴而行。”
篳路藍縷的企業(yè)家大都是如此。任誰的事業(yè)初始都需要一群死心塌地的朋友。喬布斯難道能憑一己之力創(chuàng)立蘋果公司?雷軍難道是單槍匹馬為小米打下天下?顯然不可能。人們看到企業(yè)的光輝,往往將榮耀歸于一人,但不要忘記,就像“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的女人”一樣,一個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一群默默的人。同甘共苦,這是眾行的真諦。因此眾行,能讓人走得更遠。
人生中也常是如此,人耐不住寂寞。結(jié)伴同行,就是戴上不同的眼鏡看世界,走得不一定快,卻精彩而穩(wěn)健;就像帶著家當?shù)倪w居者,舉步維艱卻安心蹣跚而行。
獨行孤單,眾行喧鬧。兩者需要一種有機的結(jié)合。與三五好友相攜出游,恰似“浴乎沂,風乎舞雩”,自由而又歡暢;在繁華塵世中開辟一方空間,又像“武陵人自成洞天”,煩擾時獨居靜幽。在獨行時擁有眾行的伙伴,讓孤寂冷清的心在眾行的熾熱的火中翻滾一遍;在眾行時留下獨行的空間,讓眾行中火熱紛亂的心在獨行的冰冷的水中浸潤一下。
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走得又快又遠。
獨行還是眾行,還得看自己。不管是哪種方式,人生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去完成。人生路,要走得精彩而長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