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泉
(四川商務職業(yè)學院基礎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永久的懷念
——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
汪泉
(四川商務職業(yè)學院基礎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是現代小說的統(tǒng)領者。他以時間和記憶為線索而成就了現代小說的新概念——意識流。本文主要以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為主干線,探討作者的獨特時間創(chuàng)作方式和符號以及對新時代小說的影響和貢獻。
意識流;時間;創(chuàng)作形式
《追憶逝水年華》中,作者以時間為中心展開,去追尋失去的時間對自己的意義。普魯斯特的童年多病坎坷,沒有同伴一樣的幸福童年,只有封閉自己孤獨的現實,所以,對普魯斯特來說,他的美好都在對同樣逝去時間的正常人,而進行片段抽象的幸福回憶。這些記憶是美好的,片面的,甚至是錯亂的。而正因為普魯斯特的童年封閉,成長全憑自己的感知和感悟,而成就了他以自己為中心對事情的看待喜悅方式,以及對正常事物和事件的獨特角度,不同的人便有著不同的記憶方式。這正成就了普魯斯特對時間的看待方式和獨特的思想方式。
生命對我們來說,也許有太多的敬畏。而對普魯斯特來看,只是時間的一種形式。它綿延不絕,從不纏綿與山河,時間便在這匆匆的步伐中逝去。那些狂悅的時間飄著香氣在時間漸漸散去,我們無法去抵觸,而普魯斯特為了保留這心靈的狂喜,他只能以藝術的文字用自己的方式去刻奠它。很顯然,普魯斯特是個有著濃重懷舊情懷的人。如清晨散步的詩人,對一縷陽光能美好很久,對一飄落的葉子也會感傷很久。于是,他用獨特的方式去重蹈他記憶里的時光,或沉重美好,或凄涼悲傷。以我為中心的輕唱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符號,享受著沉淀下來的歲月靜好。普魯斯特用昏黃的光,微涼的秋風,低語的泉水來感觸他的思想和感情。我們可以從《追憶逝水年華》中看到一個豐富多彩情感多樣、崇高的普魯斯特。沒有人可以打破他的獨特思維方式。
普魯斯特用文字的方式,追尋那些記憶,并將其鑄就成一種永恒。我們無法去衡量一個永恒的思想,也無法去量比一個思想革命。“逆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來形容普魯斯特,是最合適不過了。在小說的文字世界里,他張揚跋扈卻平平淡淡的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引領了一代小說文字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了人類史上的一步進步。
在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里,時間是零散的,如一盤有散珠,卻可以有節(jié)奏的譜出一場盛世。它不是我們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不是我們由遠至近、由長到短的井然有序的傳統(tǒng)時間方式。他時緩時慢,時近時遠全取決于普魯斯特的情感。這是傳統(tǒng)小說中從沒有出現過的形式,在《追憶逝水年華》里,我們可以跟著普魯斯特的時間或急促,或緩慢的去尋找筆者的年華記憶?!蹲窇浭潘耆A》的時間創(chuàng)作方式,便主導了一場意識流小說的盛世。憑筆者的思維意識,創(chuàng)作著唯美唯幻的藝術文字。普魯斯特創(chuàng)作了心理獨白小說的形式,使讀者能更深入的去體會小說中主角的內心世界,亦可以深入去體會作者身在的社會的生活百態(tài)和對待這些的常態(tài)心理。
《追憶逝水年華》這部巨作,以“我”圍繞開始,描述家庭富裕,卻因身體多病,整日困在床上的沒有開心的童年。篇幅零散,時間凌亂,只是在蒙蒙中想到的事情,卻又記憶很深。以次為導火索,去追尋逝去的記憶。讀者往往看的飄飄然,當意識流沒有被廣泛傳播時,這無非使讀者覺得昆亂不堪??墒?,普魯斯特是獨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散發(fā)著他獨特的味道,世人開始接受這種新的形式,甚至是美的形式。普魯斯特的時間是永恒的,他把逝去的時間重鑄,鑄就成自己的永恒時間。他打破傳統(tǒng)的倒敘、插敘。沒有條條清晰的敘述,卻使讀者更深入的了解主人公的內心獨白。這便是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成功之處。
《追憶逝水年華》中,更加新穎方式的是符號。普魯斯特的文字里,那些外表張揚內心空洞的人是一種符號。他們在社交上傳遞著信號,滿足于接受到的信號,不行動、不思考。愛情也有符號,每種社交關系都有符號,在普魯斯特的世界里,那些空洞的人只能用符號去填滿自己。對普魯斯特而言,一個鐘樓也是符號,傍晚的一盞昏暗的燈光,門廳里滴進來的雨滴,狂風卷起的一片枯葉都是符號。這些普魯斯特世界里的符號,全用第一人稱體現在《追憶逝水年華》里。我們甚至很難理解這種符號,無法把一種關系看作成符號??墒牵瑢ζ蒸斔固囟?,他就是他的符號。由于年幼時期的封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也許他自己都是符號。這種看似復雜其實簡單的隨著意識行走的方式,無可厚非的會有一篇巨作等著他。
符號也分有意義和沒有意義的符號,那些空洞的符號并不能和有意義的符號進行交流溝通。這些符號之間的溝通,其實也全在于普魯斯特自己愿意不愿意溝通交流。普魯斯特用他獨特的抽象思想,表達著他自己本身的快活或難過。
《追憶逝水年華》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對象,普魯斯特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意識流小說的史詩。也許我們并不能完全去理解普魯斯特的符號,無法去感觸一片紙頁給普魯斯特帶來的無暇想象,也無法去拼湊普魯斯特的時間,甚至無法去感觸普魯斯特年幼多病,無所事事的孤單寂寞。但是,《追憶逝水年華》卻帶給我們一筆不朽的財富,成就了一批新現代小說的作家。
[1]賈蕾,鄭路.淺析《追憶逝水年華》中的意識流寫作手法[J].華章,2014, (2):87-87.
I106
A
1005-5312(2014)29-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