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
一般來說,我評價自助餐好壞的標準就兩點:一是東西好不好吃,這是最重要的。雖然大抵來說,自助餐的標準要相對降低,那么何不把評價的重點放在食材的新鮮度和菜色的豐富性上呢?第二顯然是環(huán)境,試想在鬧嚷嚷的餐桌之間起身去拿食物,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么如此說來,澳維酒店的自助餐就餐環(huán)境值得大力鼓掌。當然,這其中多少也是借了澳維酒店本身的光。作為重慶為數(shù)不多的超五星級酒店之一,來自澳洲的澳維酒店使用了經(jīng)典的巴洛克風格:從外觀上來看,類似歐洲十七世紀的宮殿,一旦走進去發(fā)現(xiàn)并不是虛有其表,華麗的大堂和瀑布似的水晶燈使人立刻開始考慮起腳步是否優(yōu)雅的問題來。
塔斯馬尼亞是酒店自助西餐廳的名字,一開始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猜測這拗口卻又帶著一絲魔幻意味的名字到底代表什么含義。后來才知道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位于澳大利亞以南,澳洲人稱其為“世界的盡頭”,除了標志性動物鴨嘴獸之外,這座島嶼也是澳洲漁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
于是乎這樣就很好理解了,以塔斯馬尼亞命名的餐廳,最大特色一定是海鮮。不過說實話,最開始我抱有的期望值還真不高。畢竟不管是潛意識還是現(xiàn)實遭遇,對星級酒店中的自助餐一貫的印象都是“環(huán)境不錯,菜品相當一般”??赡芎涂措娪耙粋€道理,期望值越低反而越有驚喜,塔斯馬尼亞的自助餐果然就贈送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晚餐。
海鮮確實是特色。餐廳中有一條10米海鮮長廊,海鮮種類超級豐富,光是切好的刺身便不下七八種,且肉質鮮嫩不失韌性,明顯不是冷凍魚肉的慘淡口感。唯一的遺憾是,片魚的師傅動作不快,有點慢工出細活的感覺。就連擺盤都慢條斯理,讓好刺身的食客如我等得心癢難耐。
除了普通的蝦蟹貝類,也有多種市面不常見的品種,據(jù)說都空運自澳洲。廚師的處理方式十分簡單:白灼。雖然有些食客對此頗有微詞,覺得太過簡單,不過我倒是十分認同這種烹飪方式。這是除了生吃之外,最大程度上能保證鮮味的做法。不過這種方式對食材的要求較高,越是新鮮的海鮮,白灼出來的味道越好。當然比如生蠔這種個性獨特的海鮮是例外,對于盆地居民來說生吃太猛,燒烤過后味道為佳。塔斯馬尼亞還有格外貼心的地方,給每位食客贈送的鮑魚撈飯是招牌特色,亦是一道溫暖的問候。而濃稠的鮑魚湯汁與大米的相遇,讓已經(jīng)吃得肚皮圓滾滾的我再一次被鮮得說不出話來。
驚喜并沒有就此結束,原本我是沖著海鮮去的,最后卻還是被一鍋紅油擊敗了。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讓大廚幫忙加工一些蔬菜,緩解一下塞滿大魚大肉的胃,結果服務員直接端來了一個小火鍋。當鍋內紅湯開始翻滾之時,眾人選擇的菜品立刻“混搭”起來:毛肚、肉片、蝦、貝、各種魚……乃至到最后硬生生變成了一鍋噴香的海鮮火鍋。究其味道,雖然比不上那些名聲在外的老火鍋店,不過氛圍一下熱烈起來。旁邊一桌食客也被我們吸引,馬上如法炮制。再然后,整個餐廳里的食客桌上陸續(xù)都擺上了小火鍋……這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場景,在典雅的西餐廳里,優(yōu)雅地端著紅酒,熱烈地燙著毛肚,也算是自助餐經(jīng)歷中的一段奇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