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權(quán)
(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化學實驗室,貴州 遵義 563006)
銅及銅合金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和耐腐蝕性能,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中的用量僅次于鋁。銅及 銅合金加工產(chǎn)品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電子及制造行業(yè)[1],銅及雜質(zhì)的含量嚴重影響導電性和其它物理性能,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要分析銅及雜質(zhì)含量,而且對測定精度要求高,為了保證其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準確分析它的材料雜質(zhì)元素含量是十分重要的。
國家標準銅及銅合金中的鎳量的化學分析(GB/T 5121.5-2008)中方法二——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2],對痕量鎳的分析采用電解后原子吸收法,存在電解時間長,電解中可能有雜質(zhì)析出包裹于銅中,分析重復性差等狀況。GB/T 5121.5-2008 中方法四——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3]存在下列不足:丁二酮肟甲烷溶液(10g·L-1)不易配制;各類銅及銅合金中的基體銅量有差別,用三氯甲烷萃取丁二酮肟鎳使之與基體銅分離時,附著銅不一致引起測定誤差;特別是測量痕量鎳,從25mL 錐形瓶中直接將顯色液移入比色皿中,可能帶入無水硫酸鈉或者凡士林引起誤差;以三氯甲烷為顯色試劑受溫度的影響大。本方法用丁二酮肟絡合鎳后,以三氯甲烷萃取,再用鹽酸反萃取鎳[4],在堿性介質(zhì)下,形成穩(wěn)定的丁二酮肟-鎳紅色絡合物,在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光度[5]。
PH5-3B 型精密pH 計,SPectrumlabs22PC 型分光光度計。
12.7 g·L-1碘溶液:6.35g 純碘加15g 碘化鉀,稀釋至500mL。
10 g·L-1丁二酮肟溶液:1g 丁二酮肟加8g 氫氧化鈉,稀釋至100mL。
100μg·mL-1鎳:稱取0.1000g 純鎳(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99.95%)置于200mL 高型燒杯中,加入40mL 硝酸(ρ=1.42 g·mL-1),蓋上表面皿,加熱完全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卻。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1mL 含100μg 鎳。
10μg·mL-1鎳:移取100μg·mL-1鎳標準溶液10.0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1mL 含10μg 鎳。
400 g·L-1乙酸鈉(用乙酸或氨水調(diào)節(jié)pH=6.5),密度約為1.05 g·mL-1的乙酸,10 g·L-1丁二酮肟無水乙醇溶液,鹽酸(1+23),1.42 g·mL-1硝酸,硝酸(1+1),0.9 g·mL-1氨水,500 g·L-1酒石酸鉀鈉,50 g·L-1鹽酸羥胺,500 g·L-1硫代硫酸鈉,三氯甲烷,氨水(1+49),鹽酸(1+11),250 g·L-1碳酸鈉溶液。
1.3.1 試驗方法
稱取5.000g(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0.005%時,稱取2.500g)試樣,置于250mL 燒杯中,加入40mL 硝酸(1+1),蓋上表面皿,加熱至試樣完全溶解,煮沸除去氧化氮,取下稍冷,用水洗滌杯壁及表面皿,將溶液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混勻。
移取10.00mL 溶液于100mL 的燒杯中,加氨水至沉淀產(chǎn)生并過量1mL,滴加乙酸剛好溶解,加2mL酒石酸鉀鈉、5mL 乙酸鈉和1mL 鹽酸羥胺,用氨水或乙酸調(diào)節(jié)溶液pH=6.0 7.0,加22mL 硫代硫酸鈉,再調(diào)溶液pH=6.0 7.0,加4mL 丁二酮肟無水乙醇溶液充分攪勻,放置5min。
將溶液移入125mL 的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三氯甲烷振蕩1min,靜置5min,將有機相移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原水相中再加入10mL 三氯甲烷萃取1次,將有機相合并,棄去水相。
向有機相中加40mL 氨水(1+49),重復洗滌1次,棄去水相。
向有機相中加10mL 鹽酸(1+23),振蕩1min,反萃取2 次,合并水相于50mL 燒杯中。
在電熱板上低溫加熱溶液至近干,冷卻,加5mL硝酸,加熱蒸干,冷卻,加5mL 鹽酸(1+11)溶解鹽類,冷卻。將溶液移入25mL 容量瓶中,加2.0mL 碘溶液、6mL 碳酸鈉溶液和2.0mL 丁二酮肟溶液,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放置10min。
在分光光度計上480nm 處,用2cm 吸收皿,以隨同試樣空白為參比測量吸光度,用擬合曲線方程求出鎳的質(zhì)量。
1.3.2 空白試驗
隨同試料做空白試驗。
1.3.3 擬合曲線方程的制作
分別移取10μg·mL-1鎳標準溶液0、1.00、2.00、3.00、4.00、5.00mL 分別置于一組50mL 的燒杯中,加水至體積約10mL,加2mL 酒石酸鉀鈉,然后按上述分析步驟進行操作,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其吸光度,以吸光度為因變量,鎳的質(zhì)量為變量,求出擬合曲線方程。
1.3.4 計算
式中:ω(Ni)為鎳的質(zhì)量分數(shù),%;x 為從擬合曲線方程中求出的鎳的質(zhì)量,μg;m 為試樣質(zhì)量,g;y為試樣顯色液所測吸光度;b、k 為擬合曲線方程中系數(shù),b 為截距,k 為斜率。
吸收波長見圖1。由圖1 可見,本方法的丁二酮肟鎳絡合物最大吸收波長位于480nm[6],但丁二酮肟鎳絡合物最大吸收波長一般位于530nm,偏移了50nm,原因有待研究。
圖1 吸收波長Fig. 1 Absorption wavelength
稱取相同的銅合金試樣,用本方法取不同量的三氯甲烷萃取,試驗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三氯甲烷萃取實驗結(jié)果Tab. 1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fferent chloroform extraction
由表1 可見,加入5mL 三氯甲烷時,所測吸光度偏低。每次三氯甲烷萃取的加入量須大于10mL,量少可能萃取不完全,過多不必要,方法中確定加入10mL,三氯甲烷萃取丁二酮肟鎳完全。
配制10 g·L-1丁二酮肟甲醇溶液及10 g·L-1丁二酮肟乙醇溶液,按試驗方法測試銅合金中痕量鎳,所測結(jié)果無大區(qū)別,本方法選用10 g·L-1二酮肟乙醇溶液作顯色劑。
試驗表明,丁二酮肟與鎳形成絡合物的最佳pH=6.5,考慮試驗的可操作性,在pH=6.0 7.0 內(nèi)試驗,測試結(jié)果滿足要求,故本方法確定pH=6.0 7.0。
在鎳濃度0.20 2.0μg·mL-1范圍內(nèi),配制一系列標準鎳溶液,用1.3.3 方法試驗制作擬合曲線,吸光度(y)與鎳量(x)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求得回歸方程為:y=0.013 x+0.004,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90。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上述濃度范圍內(nèi)兩者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用同一標準樣品重復測定及加標試驗結(jié)果見表2 及表3。由表2、表3 可知,方法的精密度為3.3%,方法的平均回收率為100.7%。
表2 重復性試驗結(jié)果Tab. 2 Results of repeatability test
表3 回收率實驗結(jié)果Tab. 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4)
[1] 賈耀卿.常用金屬材料手冊(下)[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39-41.
[2] GB/T 5121.5-2008,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方法二: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S].
[3] GB/T 5121.5-2008,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方法四: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S].
[4] 符斌.有色冶金分析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版社,2004:517.
[5] GB/T 223.23-2008,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鎳量的測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S].
[6] 吳勝軍,吳太白,萬皆寶.銅合金中痕量鎳的測定——碘化亞銅分離-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J].福建分析測試,2003,12(3):183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