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您的女兒黃瀾在杭州學軍中學就讀的時候就是一個優(yōu)秀學生,聽說她當時就是學校的學生會副主席?,F在她在北京成了影視界的“大腕”,她擔任制片人的電視劇,如《辣媽正傳》《大丈夫》反響火爆。您覺得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您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黃:總的說,還是一個管理寬松,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的家長。家長的好些想法只是家長自己的,不一定對,有一些其實已經很落伍了,怎么辦,那就只能更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做家長的,要更多地看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我記得女兒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剛推進門,就聽到她悄聲在給同學的家長打電話,內容是勸慰那個同學的家長,說不要因為孩子這一次的測驗成績差,就責怪他,因為那個同學已經很難過了?!巴德牎绷苏麄€一通電話之后,我就覺得作為中學生的女兒早已有足夠的認知和能力去處理問題,所以我就跟我妻子統(tǒng)一了想法,今后再不要用一些絮絮叨叨的“大道理”去煩她了,這些“怎么做一個學生”的大道理她早就懂了。所以她后來戀愛、結婚、生子、工作,我們幾乎就沒有操過心,只是提供一些咨詢意見,都尊重她自己的想法。
記:雖然您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我怎么從您寫的文章里感覺到,您在女兒面前就是一個既為女兒驕傲又生怕被女兒認為有點過時的父親的形象?你們倆會就完全不同的題材的影視創(chuàng)作交換意見嗎?
黃:確實有點吧。有代溝,也正常。我覺得,她可能以前有點不太完全認可我熱衷于寫的那些題材,但是這次《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播出之后,她也高興,每天用微信給我報央視的收視率,還說她所聯系的一些編劇要跟我溝通,互相聊聊。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認可。當然,對于那些高收視率的家庭劇,雖然我不擅長寫那樣的題材,但是我覺得也不錯。收視率高是代表國民喜愛。這個社會就是需要多元。
記:您成名很早,是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因此會讓人覺得身上多多少少會有點身份感。但我覺得您對社會有種近乎天真的熱情。您怎么評價自己的性格?
黃:人活著總是要留一些天真和熱情,不能過于世故,那樣活著很累。就是像鄧小平這樣的偉人,也有天真的一面呀。他的家人就回憶,他很喜歡在院子里的櫻桃樹下數櫻桃,他也很愛揪外孫女的小辮子。女兒評價我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好像她比我成熟。
記:站在一個長輩的角度,您認為高中階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黃:該學習的時候,就是要學好文化知識。雖然我是個作家,但我覺得數理化很重要。鄧小平對數字就有一種天然的敏感。他無論是作報告還是私下談話,都喜歡引用各種數字。數學不僅是思想的體操,而且是思想的骨骼。要感謝偉人的精于計算,他算出了穿藍色補丁衣服的10億中國男女的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銅子兒的答案,并且迎著重重阻力,義無反顧地去改變這個答案,并且,謝天謝地,他也成功地改變了這個答案。這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是不是?
此外,高中生要注重用各種機會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為將來進入社會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