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
雖然很少有人注意出汗這件事,但其實作為身體的散熱器,汗水調節(jié)著體內水鹽平衡、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所以,中醫(yī)常把出汗情況作為判斷病癥的一個依據(jù),但什么樣的出汗算是正常健康的呢?
看出汗的部位。最好全身均勻,并沒有哪個部位集中多汗。
看出汗量的多少。在沒有劇烈運動或高溫情況下,微微有汗,感覺身上有些潮,但不至于汗流浹背,不停淌汗。我們人體大約有200~400萬個汗腺,正常情況下,我們一天要蒸發(fā)約600~700毫升汗水,高溫天氣里進行劇烈運動流出的汗液重量會占到體重的2%~6%。
看出汗持續(xù)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并不會突然出汗,也不會很快就停止出汗,符合上面兩個條件,持續(xù)時間長更好些。
汗液的顏色和氣味。汗液中99%是水,其次為尿素和少量的金屬離子、乳酸、氯化合物、鉀、鈉以及一些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正常情況下,它們是沒有什么顏色和味道的,但是身體不適或者遇到皮膚表面的細菌后,汗液的顏色和味道就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有研究稱,因壓力而流出的汗液最難聞。
如果你汗腺不發(fā)達,但排汗量突然變大,或者排汗的部位與眾不同,你就要留心這是否是身體在給你發(fā)出健康異常的信號。
●額頭多汗 中醫(yī)認為額頭出汗過多,可能與肝陽上亢相關,你可以多留心自己最近的情緒情況。
建議:可以檢查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尤其要少熬夜,保證睡眠。每天喝些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鼻頭多汗 鼻子愛出汗,很可能是肺氣不足的表現(xiàn)。還要注意自己最近的免疫力情況,免疫力低,也可能有這種表現(xiàn)。
建議:雙手敲打雙腿,并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適當?shù)拇碳た梢赃_到調理肺經的目的。
●頸部多汗 一般而言,頸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不會出太多汗。如果有頸部多汗的情況,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可以對身體激素水平進行檢查,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多運動,生活要規(guī)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guī)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
●胸口多汗 胸口常出汗,中醫(yī)認為是脾胃失和。這樣的人體內的代謝循環(huán)多半較慢。
建議:盡可能避免過度焦慮,減少情緒波動,以免驚嚇過度更傷心和脾。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腋下多汗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但如果汗液突然分泌太過旺盛,就要多注意觀察味道、顏色等方面的異常變化。
建議:不要穿臂膀過緊的衣物,要讓腋窩處通風干燥。有些人會在腋窩用止汗類產品,這其實對健康是不利的。
●手心、腳心多汗 濕熱重的人手心最容易出汗,其發(fā)生原因與交感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過高有關。氣血兩虛的人身體循環(huán)差,津液易隨手腳瀉出,所以手腳多汗。
建議:飲食規(guī)律且要節(jié)制,吃些清熱健脾的東西,能較好地抵制濕熱,減少出汗次數(shù)和數(shù)量。盡量不吃冷飲和刺激性的食物。
●背部多汗 背部汗腺分布較少,所以背部愛出汗說明你的身體陰陽虛弱,容易疲勞。
建議:少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飲食要豐富且保證其營養(yǎng),以滋陰補陽為主。平時要注意身心調養(yǎng)。
如果說身體哪些部位出汗讓你很難做出判斷,那么以下這四種汗則是比較好分辨的,這是身體發(fā)出的預警信號。
●自汗 并未處于容易出汗的環(huán)境,也沒有進行什么劇烈的運動,無明顯誘因就會“揮汗如雨”,出汗不止,大多表現(xiàn)為身體比較虛弱,有氣無力、食欲較差,這是氣虛“自汗”的表現(xiàn)。
建議: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jié){、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排骨,以緩解氣虛。
●盜汗 睡覺時出汗,醒來汗止,而且伴隨心煩、潮熱、手足心熱、口咽干燥、失眠等癥狀,陰虛內熱,這是身體虛弱的警示。
建議:此類人飲食上宜多食百合、銀耳、甲魚等,少吃羊肉、狗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黏汗 出汗后,覺得黏膩發(fā)稠,這通常是身體患有一些疾病時的表現(xiàn)。例如高燒發(fā)熱,或者退燒后,身體濕熱等引起。
建議:避免頻繁地在冷熱交替的環(huán)境中進出。避免在冷氣房中運動、吃麻辣火鍋引發(fā)出汗,造成陽氣虛衰,也不要在冷氣房吃冰冷的食物、飲料,在體內產生寒氣。
●黃汗 一般來說,正常的汗是沒有顏色的,一旦發(fā)現(xiàn)汗色出黃,口中黏苦,就要引起注意了。黃汗可能是因大汗后沖澡,濕寒進入身體內導致。臨床上認為,肝臟疾病會引起黃汗。飲食導致的脾胃濕熱也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建議:桂枝加黃芪湯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現(xiàn)在許多人漸漸失去了主動出汗的能力,運動量越來越小,天氣熱就開空調,汗腺幾乎被閑置起來,是時候主動出汗了!
排汗系統(tǒng)動起來:相信身體的自身調節(jié)能力,少吹空調,讓閑置的排汗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如果你不得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可以多喝溫熱的水,還可以用生姜片泡水,適當搭配枸杞和紅棗,散濕暖脾,促進排汗。
泡澡或泡腳:在40℃左右的水溫下泡澡或泡腳,有利于身體排汗、緩解疲勞。
曬太陽和運動一個都不能少:每天曬20分鐘太陽,還可以做半小時的慢跑、跳操等運動。運動出汗,可以疏通毛孔,讓體內的毒素通過流汗排出,增強體質。秋冬養(yǎng)陰,注意運動不宜過量。
汗過依然留香
出汗有些時候會讓人出糗,想要汗過依然擁有宜人體香嗎?
節(jié)制重口味:節(jié)制蔥蒜、無肉不歡的重口味吧,多吃些綠葉蔬菜,同時多吃木瓜、香菇、黑木耳、紅豆等利于排毒的食物。
香體產品:噴霧類香體產品比較適合較大面積使用,但千萬不要把香體露灑遍全身,那樣會因汗水無法排出而造成體溫失調,不利于健康。
杏仁浴液:杏仁提取物配制出的浴液比一般浴液能更有效地消除體味,且市面上含杏仁成分的洗浴用品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