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桓
冬天,總是給人收斂、蕭殺、孤寂和靜謐的感覺。如果下點兒雪,便會覺得有點靈性和動感,否則,這數(shù)九隆冬,真是俗不可耐,令人煩悶。不過,在這靜謐中,如果能來點悠揚、悅耳的琴聲,再加上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那感覺可就大不一樣了。優(yōu)美的琴聲與歌聲,猶如天籟之音滋潤著枯燥的心靈,它們更像綻放的蠟梅,讓單調(diào)灰暗的冬天有了明快的亮色,裝點著人們心靈的各個角落。
人們勞作和奔波了一天,茶余飯后,面對剩下的大長夜,再沒有別的念想,也沒有更多的去處。于是,就發(fā)揮我們的智慧吧,啟動自己的愛好,愛拉琴的、愛歌唱的聚在一隅,絲竹管弦,高歌淺唱,任琴聲恣意流淌,任歌聲隨心飄蕩,讓我們的時空快樂輕松,讓音樂按摩我們的身心,舒緩我們緊張的神經(jīng)。
最近一年多,不知不覺的,我成了這快樂一族中的一個“混混”?!盎旎臁彪m然不好聽,但很貼切,因為我對器樂和聲樂都不大懂,僅僅憑興趣和直覺,一知半解地跟著瞎摻乎,跟著各位樂友“混”拉琴,“混”唱歌,“混”快樂,大家不嫌棄我,我就跟著一起玩。我總覺得生活里有點歌聲和琴聲才活躍才充滿生機,不該總是板著臉,總是處于一個劍拔弩張、異常緊張的狀態(tài)。聽著歡歌笑語總比整天裝模作樣、道貌岸然、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勾心斗角強得多,更比聽罵人吵嘴瞎扯胡鬧來得文明些。
我這個快樂的“混混”從小就喜歡拉二胡,也能吹笛子和葫蘆絲,當年還帶少年樂隊上臺伴奏演出過呢,我甚至還能半生不熟地彈彈中阮。再放開些,也能在熟悉的人中間,在各種樂器的伴奏下,放開歌喉唱幾嗓子。中學時,我甚至還教同學們高唱“五首革命歌曲”呢。其實,有了這些“混”的資本,就足夠了。雖然許多年不碰絲竹,水平也不高,但是跟著大家“混”還是可以的,只要臉皮厚些就行。就這樣,不知不覺,我那塵封了40多年的老琴蘇醒了,我換掉了生銹的老弦,裝上了新的琴弓,我的手指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開始靈動,身體里沉睡已久的音樂細胞也漸漸活躍起來。少年時代遺失了的那本厚厚的樂譜本子好象失而復得,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就又積攢了厚厚的幾大本子,新歌、新旋律也學會了不少。收獲巨大的,是結識了一些有著共同愛好的新朋友,其中不少是多年來持之以恒熱愛音樂的人。聽朋友們拉琴、吹笛、彈奏和歌唱,那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冬天里,這琴聲和歌聲集結著一群知音,大家樂此不疲。每天吃完晚飯,大家就用QQ或者手機相約,或者事先約定好聚在一起,于某某家的暖室里,沏上一壺熱茶,調(diào)定琴弦,選好曲目,便開始了屬于我們自己的快樂今宵。那歌聲和琴聲,劃破了冬夜里的枯燥與寂靜,開闊了堵塞的心靈空間,讓生活有了滋味,有了熱情,有了情調(diào),有了樂趣。這讓大家不得不感慨,人生除了苦苦奔波在謀生的路上,除了每日辛苦不停勞作和拼搏,我們還可以有這快樂的琴聲和優(yōu)美的歌聲相伴。
這種簡單的自娛自樂的生活方式是極其高雅的精神生活,這歌聲和琴聲是對我們心靈的尊重與慰問,是給予人生的最高潔、最聰明的補養(yǎng)與呵護。我愿這冬天里的琴聲與歌聲伴著白雪飛揚,伴著紅梅開放,伴著我們平淡平凡的日子快樂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