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輿論引導工作,并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輿論引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我們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工作的科學指南。
理想信念是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的思想基礎
理想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更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無疑也是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工作的思想基礎。
我們的理想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我們的信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然而一個時期以來,有的人理想幻滅、信念動搖,因而導致思想迷失、精神萎靡,政治上渾渾噩噩。正因如此,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由此可見,理想信念是旗幟,是方向,是黨的各項工作的精神支持,也是輿論引導工作的行動指南。堅持理想信念,就必須堅持黨的宗旨不動搖,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信“英特耐爾”一定能實現。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定力、有自信,而“定力與自信”,正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重要問題。
定力源于自信。自信的內涵是什么?就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特別講了一段話:“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庇凶孕牛拍芤庵緢远ǖ厥冀K沿著正確的輿論導向前進,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工作作風。
弘揚主旋律是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的重要職責
習近平同志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fā)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僅揭示了新聞宣傳的本質特征,更是明確了輿論引導的重要職責。我們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如果沒有弘揚主旋律,沒有傳播正能量,就是嚴重失職。
當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重點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習近平同志對此高度重視,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把握兩個方面。一是發(fā)揮道德價值的作用,大力宣傳中華傳統(tǒng)美德及其在當代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二是發(fā)揮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積極作用??傊谛屡d媒體的眾聲喧嘩中堅定不移地唱響主旋律,努力在全社會傳播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主流輿論,使科學發(fā)展的理念始終成為輿論引導的主旋律。同時,強化服務民生理念,熱情關注大眾需求,積極回應群眾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期把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貢獻上來。
把握好時、度、效是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的重要方法
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8·19”講話中指出,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這是對新形勢下輿論引導工作精髓的高度提煉,對新形勢下輿論引導工作方法的高度概括。
“時”就是時務和時機。要求全面掌握和客觀分析輿論態(tài)勢,從而在精準研判的基礎上選擇好輿論引導的最佳時機,既不超前也不滯后,以期把控好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度”就是速度和適度。新聞事件尤其是突發(fā)事件的輿論引導,關鍵在第一時間掌握話語權,并且解決好“說多少、說多久、怎么說”的問題;推進輿論引導,要把握好之初、之中、之后等節(jié)點;運作輿論引導,要把握好分寸與火候,切忌煽動情緒、激化矛盾。
“效”就是效率和效果。做好新形勢下的輿論引導工作,必須切實增強輿論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入研究當前媒體分眾化、對象化新趨勢的基礎上,遵循媒體傳播規(guī)律,適應受眾接受心理,講求新聞宣傳藝術,努力實現輿論引導的題材、形式、風格多樣化,杜絕政策報道文件化、工作報道概念化、會議報道模式化、典型報道臉譜化等現象。在日常新聞宣傳中,要善于用事實說話,避免空洞說教,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使新聞作品可親可信,以達到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此外,做好新形勢下的輿論引導工作,還要加強新興媒體建設,充分發(fā)揮新興媒體在輿論引導中的特殊作用,開創(chuàng)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局面。
(作者單位:上饒縣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胡江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