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麗
我們終將原諒這個世界,原諒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如此善意對待的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
生活是什么?是由一大堆無厘頭事件組成的零亂日子?是由幾次意外、相遇、離別構成的生命傳奇?或許是,但生活的真義遠不止如此。如果閱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作品,生活會呈現(xiàn)出另一種樣貌,她以最真誠的善意還原了被我們忽略的生活本身。她的作品寧靜得如同一道深潭,波瀾不驚處別有深意,每一篇短篇都是充滿張力的命運傳奇,有著滿含愛意的豐滿靈魂。
今年她的短篇小說集《親愛的生活》中文版面世,由14篇獨立的短篇小說組成,門羅再一次將自己的靈魂注入到她筆下的角色和她熟悉的休倫湖旁的小鎮(zhèn)之中?!拔蚁Mx者從《親愛的生活》開始讀我的小說,這是我最好的作品”,或許這也將成為門羅的封筆之作。在生命的回望中,作者展現(xiàn)的是另一種平靜和宏大,千帆過盡再苦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再濃烈的感情也要攤薄到生活的細水長流之中,她于“正?!钡纳钪锌吹讲徽?,于不正常中看到由荒謬與離奇交織出的真實生活,有些許禪意,又有些許不甘。
門羅一生都關注小人物的命運,且擁有罕見的敘事天賦,不論是生死、別離、危險、欺詐、背叛,在作者云淡風輕的筆下,一切都發(fā)生得那么自然,甚至來不及讓文章的主人公發(fā)出一聲悲吟,故事就又順著河道繼續(xù)流淌,泥沙俱下,積累越來越多的雜質(zhì),與生活本身別無二致。在門羅的筆下,每一個人物都血肉豐滿,而這種豐滿不是通過直接的性情描述展現(xiàn),而是在流動的故事中層層抽絲剝繭,不到故事的最后,人們很難看清一個人的真實性格,也很難為他的人生悲喜定調(diào)。當故事或者說是生命嘎然而止的時候,過往的浪潮又層層疊疊翻卷而來,是排山倒海還是細密如絲,則要因讀者的感受而異。
門羅筆下的人物、場景,似乎皆處于社會的邊緣,不論是喪父的富家女、被命運拋在荒野的女孩、背上無名之冤的沉默保姆、意外喪生的民間歌者,以及作者在類自傳的文字中映射出的父親、母親、自己,都給人一種被社會遺忘、被邊緣化的感覺。在這種邊緣化之中,這些人又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有的竭力掙脫現(xiàn)實,想擠進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有的甘于在寂靜中困守,任憑命運的河流,將自己帶向未知;而有的又活得相當自我,在平靜隱忍中突然給世界一個意外,消失再復歸。
在作者筆下濃縮的是一些小人物的悲喜苦難,而濃縮的結果是文章看似平平淡淡,而實則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語匯又都筆力千鈞,要一點點閱讀、一點點品味,才能看清被生活的霧靄掩藏的真相,看清作者筆下主人公濃得化不開的情感,那些偏執(zhí)、哀怨、抗爭,那些被假相蒙蔽的真相,也才一點一點浮出水面。作者的筆調(diào)平靜、沉穩(wěn),在生命的大悲、生活的無耐,甚至是精神的荒原面前,都不見有強烈的情緒起伏,即使直面生死,描述一個可悲的死亡故事,作者也是不露聲色,就如同描述一杯由熱漸涼的茶,由青而黃的葉子。
生活再艱難、再苦澀,人總要活下去,而身在其中,若不被外事外物打擾,人們往往又不以苦為苦。比如作者筆下無依無靠的天真貝爾,即使生活已經(jīng)陷入絕境依舊不以為然,懷念爸爸則念著父親未完成的小說,懷念媽媽則幻想著她依然在身邊,只是不能說話。對她而言生活只能是這個樣子,隱忍成了一種習慣。在臨終前,她則對陪伴她走過最后一程的杰克遜講述了心中隱藏了多年的故事,事關倫理、親情,事關她自己的救贖,貝爾說出了她對生活的理解,對生活的寬恕。雖然這一切不能改變死亡的臨近,也不能改變杰克遜必須奔往生活下一程,遇見新的人、經(jīng)歷新的事,開始新一輪的飄泊,開始對她的遺忘……但對于貝爾來說,這總是一種超脫,一種救贖吧。
親愛的生活,作者筆下的生活實在算不得美好,但它又是真實生活的寫照,沒有人可以逃離。生活真的是親愛的嗎?未必。但不親愛的生活,我們也終是要活下去,即使不與他人相戀,也要與生活本身相戀,與各種各樣的人生際遇相戀。
或許,愛上生活比生活本身更重要,這才是親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