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蘭
新課標提倡學生“寫真實的作文,表達真情實感”,可學生的作文要么有真實卻干巴巴沒有一點血肉,要么是假話、空話連篇。在作文中,如何讓習作體現“真”,散發(fā)真情的魅力?這里我們先看看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左眼瞎、右腿瘸的國王。一天,國王請畫家給他畫一張像。
第一個畫家畫了眼瞎腿瘸的國王端坐在寶座上,那國王畫得可真是與真人一模一樣。國王一看畫像大怒:“這是我嗎?把畫家推出去斬了?!?/p>
第二畫家,吸取了第一個畫家的教訓,便畫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國王。國王一看畫像怒氣沖天:“這哪里有我的影子?”又把畫家推出去斬了。
第三個畫家,戰(zhàn)戰(zhàn)兢兢。畫真實,要殺頭;畫假的,也要殺頭。怎么辦?突然他聽到國王的隨從在談國王打獵的愛好。于是他構思了這樣一種姿勢:畫面上,國王右腿踏在一塊巨石上,左眼緊閉,正向天上一只飛行的大雁,彎弓搭箭。國王一看畫像,喜笑顏開,重賞了第三個畫家。
用這個故事來說明作文中有關“真”的話題,頗有意味。第一個畫家太真不美,第二個畫家太假不真,第三個畫家既真又美。這個美其實就是體現了真情的魅力——畫家對國王的尊重和贊美。寫作就要如第三個畫家一樣:真實唯美。作為語文教師,該怎樣引導學生的習作散發(fā)出真情的魅力呢?
一、突破思維定式,引導學生感悟多元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歇。”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只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就會有話可說,有情可發(f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對許多似曾相識的東西,怎樣避免“照樣畫瓢,無話可說”的現象呢?我們要抓住學生的思維及個性特點,引導他們從周而復始的生活現象中去找尋發(fā)現美。
學生對周圍的生活現象常常是熟視無睹,這就是他們缺少觀察思考的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對話。如“放鞭炮”是最尋常不過了,短短的幾秒鐘就化作硝煙,騰空而去,炸成紙屑,灑滿一地,你會聯想到什么?有的學生可能會聯想到人生短暫的一輩子,應該怎么書寫自己的“成績報告單”;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一鳴驚人需要積蓄力量;也有的學生會想到放鞭炮對環(huán)保的破壞等等,字里行間充滿了靈動的悟性,飛揚的激情。這種情感真實的文章,讓讀者觸摸到學生張揚的個性,感受到他們放飛的心靈。這些文章都包含了個人的獨特感受和真實體驗。
二、捕捉心靈的火花,撥動學生情感心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靈魂,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滲透著真摯的情感,“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學生在作文時,只有吐真言,抒真情,真的做到像巴金說的“把心交給讀者”,才會打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在學生筆下卻異常平淡,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抓不住生活中的能表現這種情感的細節(jié)進行描寫,這就需要教師能從學生普通的文字中發(fā)現學生的情感閃現之處,通過心與心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回憶,再現過去的情景,幫助學生在真情流露的狀態(tài)下進行寫作。如“拔河比賽”場面描寫,教師抓住“緊張激烈的比賽”順勢給予提示:所有運動員是怎樣動作的?運動員中哪幾個比較突出?什么地方突出?你作為啦啦隊員是怎樣喊的?心情怎樣?能形象地寫一寫嗎?于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喚起了寫作與表達的欲望,以致情動辭發(fā),習作流暢有真情。
三、鼓勵創(chuàng)意表達,拓寬學生真情表達的空間
宋代謝枋得指出:“凡學文,初要膽大,終要小心……初學熟之,開廣其胸襟,發(fā)抒其志氣……必能放言高論,筆端不窘束矣。”指導學生學習寫作,必須讓學生盡情去想,放膽去寫,暢所欲言??蚩蚨啵瑢W生受的束縛就多,不敢越雷池半步,心靈不能自由放飛,內容單調乏味,情感就不能自然流露。
寫日記是真情無拘無束自然流露的最好場所,學生可以不受限制,心靈自由放飛,思維任意暢想,情感自由揮灑。讓學生勤寫日記,真情便會在字里行間彰顯表達出來。寫放膽文,少寫命題作文。學生不受約束去寫,心靈伴著情感的流淌,學生有了思維的靈光,有了智慧的火花。如竇桂梅老師的習作指導《錘錘樂》就讓學生放膽寫,自由寫:《“錘錘樂”的自述》《錘錘樂說明書》《錘錘樂趣事》《錘錘樂歷險記》……學生快樂習作,張開了想象的翅膀,升起了個性的風帆,拓展了思維的空間,真情流露、暢意表達。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挖掘語文教材的情感資源,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情感的共鳴中,受到熏陶,得到升華。鼓勵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拓寬了學生真情表達的空間。
生活之美需要思想,語言之美需要品味,創(chuàng)造之美需要探索,一旦把握了情感的主線,抓住了習作指導的關鍵,我們的習作教學就一定能實現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一再強調的:“作文要有感而發(f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边@樣學生的寫作就能真情自然流露,習作自然就散發(fā)出真情的魅力。◆(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八一小學)
□責任編輯:王 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