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瀾
摘 要:在中國文學史上《紅樓夢》與《金瓶梅》都是有著重要文學地位的文學作品,并且為國人所熟知,但是《紅樓夢》與《金瓶梅》之間存在的關系卻鮮為人知,在《紅樓夢》中有“深得金瓶壸奧”的脂批,可以說這一脂批道出了《紅樓夢》與《金瓶梅》的淵源關系。本文從《紅樓夢》的文本出發(fā),與《金瓶梅》在題材選擇、構思立意、人物塑造等方面相印證,論述《紅樓夢》對《金瓶梅》的繼承和超越。
關鍵詞:《紅樓夢》;《金瓶梅》;繼承與超越
0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文化領域也逐漸開放活躍,對于《紅樓夢》和《金瓶梅》這樣的不輕易觸碰的書籍,也開始有學者嘗試進行深度的解析,但是在國內的文化領域對于《紅樓夢》的研究者相較而言更多一些,甚至形成了以一本書為基礎的“紅學”科目,但是反觀《金瓶梅》卻乏人問津被遺落在故紙堆中,本文試圖分析《紅樓夢》與《金瓶梅》的內在聯(lián)系,讓人們知曉《紅樓夢》是對同樣優(yōu)秀的《金瓶梅》的一種繼承與發(fā)展,從而說明《紅樓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品位。
1 《紅樓夢》對《金瓶梅》的繼承
1.1 在題材選擇上,兩部小說寫的都是俗人俗事
《金瓶梅》是一部以一個家庭的世俗生活牽扯出廣泛的社會生活的,以小見大的小說題材,在《金瓶梅》中雖然是以一個市井中的小人物起筆,但是你在小說中可以看到晚明時期的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了解當時各個階層的現(xiàn)狀和階層與階層之間的關系,小說的中心人物是集商人、官僚、惡霸于一身的西門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圍繞著他,《金瓶梅》卻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幾乎所有人物,從皇帝、權奸、太監(jiān),到僧尼道姑、巫醫(yī)媒婆、流氓無賴……當時社會存在的行業(yè)、人物幾乎無所不包,而且在《金瓶梅》的寫作過程中,其中描寫的人物并不像《三國演義》那樣是主宰國運的帝王將相,不像《水滸傳》那樣是叱咤風云的英雄豪杰,不像《西游記》那樣是光怪陸離的神仙魔怪,甚至不是我們茶余飯后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金瓶梅》中描寫的人物就是切切實實存在于當時生活中的人物,而且《金瓶梅》在對這些人物的描寫中沒有摻入一點超越現(xiàn)實的藝術手法,對人物的描寫沒有一點高于生活的夸張,整篇小說的敘述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似的歷史畫卷,是晚明的《清明上河圖》,所有的人物都如實地展現(xiàn)讓你身在其中?!都t樓夢》的開頭雖然像是一部神話,但是我們深入其中卻發(fā)現(xiàn)并不如此,紅樓夢那些神話部分并不是小說的主旨,只不過是小說開頭的引言和小說結尾姻緣宿命的一個推諉借口,小說的開頭賈寶玉那“銜玉而生”的神奇出場方式和在當時禮教下如狂似傻的行狀,還有眾多佳人的非凡才情,似乎給作品增加一些明亮的顏色,但是整部小說讀過之后,那些詩詞歌賦的浪漫歡樂只是讓衰敗的歷史必然看起來更加悲傷而已,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寫作過程中“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zhèn)髡摺?,正因為《紅樓夢》所選擇的題材是人們最常經歷的家庭生活題材,而且毫不矯揉造作地描寫了一個封建大家族坐吃山空,最后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所以胡適才說:“《紅樓夢》的真正價值正在這平淡無奇的自然主義上面”。
兩部小說都取材于俗人俗事,寫作中藝術夸張較少,但是對當時的生活描寫卻極富質感。
1.2 在構思立意上,兩部小說都旨在通過一個家庭反映一個社會,都是悲劇結局
《金瓶梅》托名于宋,卻像鏡子一樣映照出了作者所生活的晚明時期的腐敗社會,在對腐敗墮落的舊社會的描寫中也顯露出一些新的正在萌芽的東西,小說的主人公是西門慶,作為西門家的一家之主,是封建社會典型的“官商”,在官僚中他是商人,不講律法、只講利益,匪氣十足;在商人中他是官僚,經商過程中毫不講商人的信譽行規(guī),依靠權奸,由官而商、以官經商,只追求自己的潑天富貴。在對西門慶的描寫過程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社會晚期的腐化墮落,看到封建制度崩壞之后產生的權柄與商人相結合,由權為牟利,牟利后攫取更大的權利的周而復始的權利與利益的運作模式,同時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崩壞的時期,我們在《金瓶梅》中也看到了明中后期商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勢頭,而西門慶就是典型的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企業(yè)主的形象,由此可見《金瓶梅》由一個典型社會中的典型家庭,反映出了一個時代社會的特點。
《紅樓夢》雖然描寫了四大家族,但是主要寫的就是賈家,小說的一個主線就是,描寫賈府這樣一個士家大族是如何從“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描寫了封建士族在禮儀文明之下是怎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環(huán)境,揭露了封建社會在文明嘴臉下掩蓋的貪婪、虛偽、荒淫等等罪惡,尤其在賈府開始衰敗的過程中,封建家庭中的人是如何掙扎、如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一線希望之中希望將封建制度延續(xù)下去,又如何從希望走向幻滅,總之在《紅樓夢》中描寫了一個封建家庭由盛轉衰的過程,但是在那樣的社會中,賈府就是當時封建社會的縮影,賈府的覆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自身的腐敗墮落和自身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以及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
1.3 在人物塑造上,兩部小說都寫了一個有追求的女性世界
在《金瓶梅》中圍繞西門慶這一個主人公,描寫了很多的女性。例如,金、瓶、梅以及王六兒、林太太等,她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淫蕩,但是對于小說中的人物,尤其是《金瓶梅》這樣的小說中的人物進行分析,我們不能用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去進行評價,也不能用今天的道德禮儀觀念去要求她們,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在“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禁錮下,她們追求情欲的滿足被視為一種罪惡,但是她們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了,這樣一種放蕩應該被看做對當時封建禮教束縛的最直接和最本質的挑戰(zh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作者這樣的描寫只是對傳統(tǒng)禮教的一種挑戰(zhàn),而且是對傳統(tǒng)禮教中最不能容忍的淫蕩的挑戰(zhàn),可以說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本質上的挑戰(zhàn)。
《紅樓夢》中也是圍繞一個主人公描寫了眾多的女性,最有代表性的是金陵十二釵。在與《金瓶梅》中女性的對比中,《紅樓夢》中的女性沒有了一點淫蕩的表現(xiàn),但是卻仍然存在著自己“人欲”的要求,個性的張揚、才華的表現(xiàn)、追求自己的幸福等等,可以說《紅樓夢》中的女性一樣反抗禮教追求自我,只是她們的方式不同,人物直接表達自我意識的強烈程度不同。
2 《紅樓夢》對《金瓶梅》的超越與發(fā)展
2.1 《紅樓夢》具有更為深廣的社會歷史內涵和文化思想底蘊
《紅樓夢》雖然和《金瓶梅》一樣描寫俗人俗物,但是《紅樓夢》的寫作并沒有像《金瓶梅》一樣在寫作過程中,將小說的內容停留在對社會現(xiàn)狀刻畫和真實反映上,《紅樓夢》作者利用他高超的寫作技藝將對封建家庭的描寫與對封建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大勢的描寫結合起來,在描寫微觀的封建家族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向人們展示了封建社會的傾頹趨勢,我們比較兩部小說的結局就可以看出,西門慶家族的衰亡是因為西門慶的暴亡,西門家因為家主的暴斃一夜之間崩潰,表現(xiàn)出了一種偶然性,但是賈府的衰敗是一個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賈府中的中堅人物不斷去世、賈府不斷失勢、家境每況愈下,是人們可以看到的一種衰敗,甚至是賈府中人都深刻感受到的衰敗,這種衰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這樣一個對衰敗過程的描寫,不僅是一個封建家族的毀滅,也在事實上動搖了封建社會與日同存的人們心中的固有觀念,人們開始對封建社會的合理性產生懷疑,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衰敗,在這一點上《紅樓夢》要比《金瓶梅》廣泛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在中國文學史上甚至世界文學史上,《紅樓夢》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就在于作者曹雪芹的超凡才華,很難想象一個作家能夠有如此淵博的雜學知識,正像周汝昌說的一樣:曹雪芹是古今罕見的一個奇妙的復合構成體,他是大思想家、大詩人、大詞曲家、大文豪、大美學家、大社會學家、大心理學家、大民俗學家、大典章制度學家、大園林建筑學家、(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大服裝、陳設學家、大音樂家、大醫(yī)藥學家……作者本人的知識令人恐怖的廣博,所以在作品《紅樓夢》中對于當時社會的描寫幾乎無所不包,而且都極為深刻,很多紅樓夢中的詩和詞在現(xiàn)代還有傳唱,可以說《紅樓夢》超越、發(fā)展《金瓶梅》的根本就在于此。
2.2 《紅樓夢》具有更為深厚和精湛的藝術功力
《紅樓夢》雖然在選題和人物刻畫上有不少借鑒《金瓶梅》的地方,但是對于《紅樓夢》這樣的百科全書似的小說來說,小說中更多的是作者原創(chuàng)的東西,如果說《金瓶梅》是從世俗事件中用一種對抗的方法,以描寫與封建禮教格格不入的人物和人物行為的方式,來表達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和對人性的從反面的瘋狂歌頌,那么《紅樓夢》中的那些“水做的骨肉”那些美女佳人就是從正面的,符合禮教的角度出發(fā),用那些在禮教下勇敢追求自我的女孩們的悲劇經歷,來訴說如此人物、如此才情的佳人即使順應禮教要求,也不會實現(xiàn)自我、不能得到好的結果,用這樣一個個鮮活的正面人物的悲劇,抨擊了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指出了封建禮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即使只是生活在禮教之下也會讓人失去自(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我。
2.3 《紅樓夢》“蟬蛻于穢”,具有更高的境界和藝術品位
如果說從單純的情欲到情愛是一種感情的發(fā)展,那么從《金瓶梅》的“肌膚淫亂”到《紅樓夢》的“意淫”,則是作者和小說追求的一種升華,在《紅樓夢》中脂批“意淫”為“體貼”,實際上是對文中描寫的那些美好女子形象的一種體貼和近似憐愛的同情,是一種完全祛除了肉欲的純粹的尊重與愛護。小說全文都遵循了這樣一個主旨,并不是因為作者不可以寫,因為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就必然要涉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是作者從全文的角度出發(fā),從更高的審美視角出發(fā),為小說選擇了一個更加透徹純潔的角度,所以《紅樓夢》中賈府的那些追腥逐臭的事情都經過作者的潤色變得含蓄起來,而不是像《金瓶梅》那樣將赤裸裸的欲望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相比較而言人們還是愿意接受這樣修飾過得更顯含蓄的表達方式,所以在《紅樓夢》中本可以寫的放肆露骨的情節(jié)變得可喻可觀了:賈瑞被鳳姐毒設相思局害死,并無多少淫邪筆墨;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寫完之后又刪去了;賈寶玉只身來到午睡的黛玉身旁,也并沒有任何不軌之心,《紅樓夢》對這些事物的處理可以說顯示了作者的高雅情趣和超越《金瓶梅》的審美追求。
3 結論
《紅樓夢》作為封建時期創(chuàng)作的最杰出的文學作品之一,它并不是基于一個時代創(chuàng)作的,而是站在一個時代的尾巴上對舊時代的腐敗墮落進行了深刻入骨的刻畫,對新的時代從反面進行了揭示,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現(xiàn)代文學界“紅學”的興起,可以說既是對《紅樓夢》作品的肯定也是對《紅樓夢》的繼承與發(fā)展,希望我們的文學和我們的文學工作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承和發(fā)展紅(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樓夢精神,在它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劉妍雪.《紅樓夢》審丑藝術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 2012.
[2] 戴義濤.論張竹坡對《金瓶梅》崇禎本評點的繼承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3.
[3] 申明秀.明清世情小說雅俗流變及地域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2.